分享

“参差不齐”不形容意见不一致

 老刘tdrhg 2018-05-21

陈林森

邵丽的散文《老茶》中有一段话:

不过,拿如此老茶与姊妹几个品了评了,意见竟参差不齐。方知各人好恶其实难同,也各能自圆其说。……见仁见智,在在有异,其唯茶乎!(《散文选刊》2014年第8期)

这里用“参差不齐”形容姊妹几个人的意见不一致,因为好恶不同而对“老茶”的看法见仁见智。这不符合成语的使用习惯。《现代汉语词典》对“参差”的解释是: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参差”的解释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汉语成语词典》对“参差不齐”的解释是:长短高低不齐。《中国成语大辞典》对“参差不齐”的解释是:高低长短不齐。可见,“参差不齐”多形容长短、大小、高低(等具体形态)不一致、不整齐。在语言实践中,“高低不一致”用得最多,既可用于具体的高度,也可用于抽象的高度(水平、素质、程度、能力)。虽然《现汉》对“参差”单独解释为“不一致”,但在语言实践中,它一般不用于意见不一致;尤其是组合成“参差不齐”后则更不用于意见不一致(“不齐”就是不整齐,我们不能说意见不整齐)。我们在北大语料库上搜索关键词“意见参差不齐”和“意见参差”,结果均为零。在百度新闻上搜“意见参差不齐”,虽然获得相关新闻71篇,但真实组合只有6篇,其中无一篇出自纸媒。

从北大语料库搜索“参差不齐”可得583条结果,其中有各种不同的组合,如:工资收入|文化水平|专业素质|寿命长短|产品质量|发展水平|个头|管理水平|庄稼长得|了解程度|基础|年龄|接受能力|牙齿……以上组合可见与抽象名词组合占多数,但没发现一条是与“意见”搭配的。

在文中,如果要用成语形容意见不一致,而又不与下文的“见仁见智”重复,可以将“参差不齐”改为“各执一词”(同时删去“意见”,因为“各执一词”中已经包含了“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