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病要诀

 wyatt2343 2018-05-21

气在人体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说,先天之气来源于父母的遗传,后天之气来源于脾胃之中水谷精微物质。后天之气,再加上吸入的自然之气。二者在胸中汇合,称为“宗气”,然后由肺主宰,出入升降,无处不到。气输送到皮毛,就温暖皮肤,滋润皮肤,调剂汗孔开泄,推动血液运行,也是水液分布、升降的动力。

每一项脏腑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气的这种特殊作用,被称为“气机”。虽然“肺主气”,然而,气的升发疏泄,与肝的升发疏泄、脾的运化转输关系密切。

若脏腑受病,则容易气机郁结,或气逆不降,发为“气病”。气病涉及的范围,从广义上说,有气滞、气逆、气虚等,包括实证和虚证两个方面。而这里所指的“气病”,是从狭义上来说的,仅仅是指实证而言,气虚证我们在前边的补法里已经做过介绍。

气病实证多见气滞和气逆。气机郁结病者,须以行气剂,行气解郁结;气逆上冲者,则须用降气剂,降气以降逆平冲。

脾胃气滞,主证见有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呕吐食少,大便失常等,常以疏理脾胃气滞的药物,如陈皮、木香、川楝子、乌药、香附、厚朴、枳实、小茴香、橘核等为主,组成方剂,进行治疗。常用的方子有木香顺气丸、胃苏冲剂等。 

肝气郁滞,主证见有胸腹胁肋痛,疝气痛,妇女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常以疏肝理气、解郁散结的药物为主,组成方剂或制剂,如柴胡舒肝丸、加味左金丸等。

肺气上逆,多见有气喘咳嗽等,常以降气平喘药物为主,组成方剂或制剂。气逆与气滞证候,常同见于临床,故常用降气和行气的药物组合成方,如苏子、杏仁、沉香等,方剂如苏子降气丸等。

胃气上逆,常见有呕吐、反胃、呃逆等,常以降逆止呕药物为主组成制剂。常用降逆和胃、止呕药组成方剂,药物如旋复花、代赭石、半夏、陈皮、丁香、柿蒂等,方剂如旋复代赭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气滞胃痛冲剂等。

血在身体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来源于饮食的水谷精微物质,经过吸收,注入心脉,在心阳的作用下,化生为血。“血主濡之”,不仅皮肤的润泽来于血液的滋润,而且肢体运动,耳听目视等都需要血的参与。

血属阴,它的运行要靠气的推动,中医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说的就是两者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

血在运行的过程之中,气滞、气虚都会引起血流不畅,形成血瘀证;血液如果受到寒邪、热邪、湿浊邪气的阻碍,也会凝涩不畅,发生血瘀。

血瘀发生之后,可以影响许多环节,发生于外的主要证候就是疼痛、肿胀,中医常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血瘀时也可以伴有面色、舌色紫黯,舌有瘀斑。

治疗血瘀,以活血化瘀为主,可以兼顾理气、补气、散寒、除热,以消除造成血瘀的原因。

活血化瘀是祖国医学治疗大法之一,是血瘀证的特有治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斗争积累的宝贵经验,已形成系统的理法方药,指导着中医辨证论治。

瘀血学说始于《内经》,其中记载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血瘀证的形成原因,治疗以针刺为主,方剂还不成熟。

汉代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制订了不少活血化瘀的方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治蓄血证,鳖甲煎丸治疟母,桂枝茯苓丸治妇人腹中包块,下瘀血汤治腹中干血及经水不利等。

宋代《和剂局方》的失笑散治疗心腹痛。

元代李东垣《医学发明》的复元活血汤治从高处坠下,恶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明代《古今医鉴》消瘀饮,治瘀血腹痛;《寿世保元》活血汤,治死血腹痛,痛处不移。

清代《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治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和痛经;陈修源《时方妙用》丹参饮,治气滞血瘀导致的心腹胃脘痛等。

尤其需要提出的是,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对活血化瘀学说有重大贡献,制订了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等系列方药,疗效卓著,治愈了很多顽难病证。他还用补阳还五汤主治半身不遂;身痛逐瘀汤主治痹证诸痛;癫狂梦醒汤主治癫狂;下瘀血汤主治血臌,其治疗范围更加扩大。

他除了常用当归、赤芍、川芎、丹皮、桃仁、红花、蒲黄、五灵脂、没药、地龙等活血化瘀药外,还配合柴胡、玄胡、香附、枳壳、乌药、小茴香、麝香等理气通络药。这些方药都具有活血化瘀、散结通络的功效,适用于瘀血凝滞所致的各种疾病,这是《内经》“结者散之”、“留者攻之”和“血实者决之”等治则的具体运用。

现代活血化瘀研究更加深入,甚至日本等国也参加了有关领域的探索。活血化瘀的有关机理,逐步得到揭示。

2003年度国家科技奖在京隆重颁发,在获奖的项目中,医药卫生类项目共有26项。“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中医药学界自1984年国家始颁科技进步奖以来,第一次获此殊荣。

痰湿是中医特有的病理概念,虽然西医也说痰,但是,西医所说的痰都是气管里的分泌物,不涉及全身影响。中医所说的“痰证”,其含义要复杂得多。

痰证是因体内水液代谢失常,而产生一系列证候的一类病证。

痰的形成,主要是来源于体内的水湿,水停下来,或者水分太多,就形成湿;湿浊聚集就形成痰,比痰清稀一点的就是饮。

历代有“痰饮”、“流饮”、“淡饮”等不同名称。一般有广义之痰和狭义之痰的区分。狭义之痰指呼吸道的分泌物,咳之可出,有形质可辨者,又称有形之痰;广义之痰,多为无形之痰,表现症状纷繁,不易被查知,故有“怪病多痰”之说。

《诸病源候论》将痰与饮分为两证,即后世所说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这种对痰饮证的分类法,影响深远。现今一般中医的教材中,均列痰饮一证。

痰证是中医领域中许多疾病的一个带有共性病机的一类证候,涉及的病种很多,故有“百病兼痰”的说法。

由于其症状纷繁庞杂,尤其是一些无形之痰,也就是没有吐痰,却停留在体内许多组织部位的痰,这样的病证辨识起来有相当的难度。症状不典型,又无明显形质可辨,有些奇病怪病又多责之于痰作祟。故痰证中有相当比例的证候确属疑难,中医说“怪病多痰”就是这个道理。

尽管如此,痰证中大多数病证还是可辨可治的,而且只要积累丰富的辨痰经验和用药经验,疗效比较理想,部分病例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

由于脾主运化水湿,所以中医说“脾为生痰之源”;因为,肺和气管有病变的时候,经常可以咳出痰来,所以中医又说“肺为储痰之器”。

明代《景岳全书》说:“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有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凡是痰证,非此即彼,必与二脏有涉。”

临床上根据痰饮的病因、证候和部位的不同,又为分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虚痰、实痰、气痰等病证。

因风生痰:风为六淫之首,风邪伤人,首先犯肺,肺气失宣,清肃失司,水液不布,聚生痰浊,可见咳喘咯痰之症。如风夹痰浊,流窜经络,可见口歪眼斜,或肢体游走痹痛,麻木不仁。

因寒致痰:寒为阴邪,易伤人之阳气,寒盛阳虚,水液失于温运,凝结成痰,其证见咳喘、咯痰清稀色白、骨痹冷痛等证。

因湿生痰:湿邪重浊黏滞,如气候潮湿,坐卧卑湿,涉水淋雨,则湿邪侵犯人体,留而不去,久聚生痰;或湿郁化热,湿热相煎,炼液为痰;或湿困脾胃,脾失健运,遂成生痰之源。

因暑生痰:暑邪乃火热所化,伤人易耗津伤液,炼液为痰。且暑邪易夹湿,暑热蒸化湿浊而生痰邪。

因燥生痰:燥邪伤人,最易伤肺,致津液燥干为痰。临床见症常为干咳少痰,或胶结难咯,或痰中带血,咳而不爽。

火热生痰:六淫之火,多指直接感受的温热邪气,或由他邪郁而化火而成。温热邪气,首传肺胃,肺居上焦为贮痰之器。火为无形之气,必附于有形之痰,方能猖獗为害,轻则致肺气受阻,宣肃失司,为咳为呕,甚则痰热久滞,蒸迫心神,为蒙为瞀,扰动肝风,为闭为厥,诸症多端,皆与痰火作祟有关。

肺主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外邪袭肺,或肺气本虚,津液可聚而生痰。所谓“肺为贮痰之器”,此既指肺脏本身之疾致肺内生痰(如肺系疾病的咳喘多痰等有表之痰),又指肺不能输布津液,停聚变生的痰,及阴虚火旺灼液为痰,还涉及他脏之病影响肺,而产生广义之痰,如脾肾功能失常,生痰上壅于肺。

情志失调,可引起脏腑功能活动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生痰。且痰之为病,又常引起情志异常,如痫证的反复发作、癫狂之失态及中风之昏迷,皆多为痰证所致。

饮食自倍,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皆可致脾胃运化水湿功能失常而生痰浊。饮食自倍,食物不能及时腐熟运化,食滞过久,郁而化热生痰。

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主运化水湿水谷,散津于周身。若脾失健运,水谷精微转化失其正,输布失其常,则聚湿生痰。

肾阳虚衰,火不制水,阳不化阴,水反乘脾,脾失运化,可湿聚生痰。或肾精不足,阴虚阳偏盛而虚火内炽,灼津为痰。

肝主疏泄,为气机之枢,津液之输布赖肝正常疏泄,但肝气易郁、易亢、易横逆犯土。若肝气郁结,则津滞为痰;若肝阳亢逆,则阳热灼津为痰;如肝木乘土,致脾失健运,聚湿为痰。

心主血脉,心之阳气不能推动血液、津液运行,津血迟滞可生痰瘀之证。或由于心之气血不足,他脏之痰乘虚入心,变生痰证,如常见的痰阻心窍、痰蒙心神等证,均是心之功能失调,而痰证遂生。

停留在人体内的湿,其来源有天、地、人之不同。

暑天炎热,雨湿充沛,氤氲蒸腾,可以影响人体的水湿代谢,容易发生湿病。人们感受雾露雨淋而生病,是天之湿伤人;久居潮湿之地,江河湖海之滨或水中作业发生湿病,是地之湿伤人;暴饮无度,过食生冷,素嗜浓茶,或饥饱失常,过食肥甘厚味,伤及脾气,造成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的病证,是人体自感之湿证。

天地之湿伤人,常在脾气不足之时;而伤于饮食的内湿,又多有脾虚。因而,脾虚湿盛是发生湿浊为患的主要原因,脾胃功能的强弱与湿阻证的疗效、预后、转归有密切关系。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湿邪既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病因,一旦停留于体内,不仅阻碍气血运行和津液的输布;同时,又可使脾胃进一步受损,影响气血的化生。

如果年老体衰,消化转运功能日渐衰退,易受环境、饮食、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损伤脾阳,致脾失健运,湿邪停聚,化源不足,是容易发生湿阻证的根本原因。湿阻证大多脾胃虚弱,所以健脾利湿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说来,外湿侵袭,邪在肌表、肺卫,需要芳香化湿,可使用藿香正气散治疗;中焦脾胃的湿阻证,多见呕吐腹泻,应当健脾利湿,可以使用参苓白术散、泻心汤等加减治疗;湿浊停聚下焦,小便不利,大便不爽,肢体重着,应当淡渗利湿,可以使用六一散、五苓散加减治疗。

总起来看,中医所说的气滞、血瘀、痰饮、湿浊,它们的形成都是因为脏腑功能失调,使本来属于生理精微物质的东西,转化为了病理产物。

它们都是因为流动性不够,而形成停滞的病理物质。中医治疗这些病证的目的,就要转化这些病理物质,使它们活化起来,重新回到生理状态,变为有用的精微物质,供给生命代谢需要。停滞的水湿,可以通过“利湿”的措施,逐渐活化,形成流动的水液,重新成为升降出入的生命物质;停滞的血液,经过活血化瘀治疗之后,“瘀”化了,血活了,又流动起来。

影响气机运行,阻碍新陈代谢的“邪气”,在中医的手里,竟然又成了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基本物质。这是多么美妙的战略!

化饮利水,健脾利湿,消食导滞,升清降浊,育阴散热,回阳救逆等等,都与活血化瘀一样,体现出中医的大智慧。

作者: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现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河北中医学院硕士导师、河北省第四批师带徒指导老师。《燕赵中医药丛书》执行主编、《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主编、《国医年鉴》副主编。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先生的徒弟。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中医大智慧》等著作18部。善于治疗呼吸道疾病、风湿病,调理亚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