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第4期】762厂 杜天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秦岭之尖 2018-05-22


秋风 来自西北三线建设 04:49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015年,正逢762厂建厂五十周年。今天的我,早已年逾古稀,此时此刻,回顾我个人的成长与经历,心中感慨万千,作为762厂培养成长起来的一代技术人员,是那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了我,是励精图治、献身军工的崇高使命造就了我,更是马勺沟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当我提笔回忆三十余年前的奋斗与思考时,难忘当年从零起步的学习历程,难忘那挥汗如雨的热烈场面,难忘那激情燃烧的青春时光。

从开始接触到独当一面

一九七O年六月,我在厂职工食堂接受再教育后,被分到三车间装联二班学习广播机装配工作。刚刚上班不到十天,突然接到通知,调我去参加以龚协亨为领队的“排测设备测绘队”去北京参观学习。我们这个团队进行了大体分工后,急忙赶赴北京。同行的有二车间主任黄体风,技术员董少林、张旭成,优秀工人张凌、客瑞山等共计十余人。

我们在京期间,主要参观了北京电子管厂的大型电子发射管生产设备。我当时就觉得,建国二十年了,电子工业突飞猛进,然而作为一个大型企业,连一台像样的设备都没有,一切都是靠自己制作拼凑而成。我们一行人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学习期间,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了排气台、测试台的生产工艺。

回厂之后,为了赶生产进度,我们进行了原材料和主要元器件的初估。因为无样本,许多东西都靠平时积累和记忆,难免出现差错。按照厂领导安排,我们坚持按正规图纸生产。经过两三个月努力,先后完成了FU-22s测试台、FU-105(104)测试台、FU-105(104)排气台、FU-106排气台,FU-106测试台的生产用图,整体工作年终基本结束。队里人员回各单位,留下我一个负责维护生产。

维护生产是个艰难的过程,特别是我,刚参加工作,对工厂生产和车间工作都不甚了解,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就更多,加上这次图纸搞的比较急,缺乏仔细审核出现错误和遗漏现象较多。那时,我就像个救火队员,哪边有火就扑向哪里,一天到晚跑完这个车间又去那个车间,忙个不停。

生产中最怕的就是外购件有问题。由于那时国家标准太落后了,各个生产厂家的产品外形尺寸不统一,给使用者带来极大不便,经常出现排测设备重新出图安装的现象。我曾经就为了维护生产,适应安装需要,先后出了一千多张各种幅面的图纸,排除了种种困难,厂里先后生产了十多部各种型号的排测设备。

在生产维护过程中,图纸是起决定作用的。图纸质量高问题少,施工就快,产品质量相对就高。客瑞山、张凌同志来自一线,他们出图速度快、错误少,他们扎实的业务水平和高度的事业责任心,确保了任务提前完成。客瑞山同志参加了机箱的生产革新,成为当时机箱和配件革新中的领军人物。

生产维护给了我和工人师傅相处的机会,也是我向工人师傅学习的好时机。工人师傅纯朴、直率的性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图纸有问题,他们会毫不客气地指出,使错误迅速得到纠正。当施工某方面失误,引起偏差他又会征求你能否使用,他们对产品的认真态度常常使我感动。为此,我也养成了一种习惯,到车间先不发言,看图纸找问题然后请求师傅应如何解决。生产过程中每个零部件对工人都有时间要求,问题处理晚了,耽误了时间,影响工人完成任务,这会影响工人情绪,工人师傅不愿接受排测设备的活叫排气台为“受气台”可以理解。生产维护中,你摆正了自己位置,以真诚的心和工人师傅相处,他们会给你一切的。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实践使我不断成长、成熟,直至走向独当一面的效果。

 

遗憾与怀念

一九七五年十月,我受命和周焰英同志一起去湛江某海军基地参观。到部队第二天,在参谋的带领下,先乘汽车,又转轮船最后到达海上某舰艇上,当时舰艇外壳已完工,部分机舱在安装,参谋带我们去了某机舱,简单介绍了几句,提出要求,我们量了尺寸,谈了机器固定方法,交换了一些看法就离开了,后来才知道该舰是为海军制造的某指挥舰,当时这是国家机密。

后来,我去南京某厂学习单边带机。那时候,正逢文革,该厂技术保密工作严格,不愿转让,只得回厂另找出路,经过几番周折,我们又组织人员去天津764厂学习。说是学习10KW单边带发射机,还不如说是“抄产品”,厂方整机资料和各种文件都给我们看,但是不得抄,不得拿出厂区,连我们学习用的笔记本也编号登记,下班不准带出。这样,我们坚持学习了一个月,带着艰巨的任务回厂。

回到厂里,我们进行了具体分工,我负责电源控制抽屉。因为任务急,要求高,厂里从生产、供应各环节都安排及时,我们自己动手安装、试验和调试,反复多次,直到满意为止。

整机各部分都按时有序地进行着,直到装配完工准备调试。突然有一天,我们接到厂里通知,说此项工程停了,由于涉及国家机密,问其原因都说不清。虽然此工程不搞了,但对我个人收获却不小,这次完全使用晶体管、电阻、电容等无接点进行,是大型机程序造化的初步尝试,对我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对工厂产品质量的提升都将起着巨大影响,工程虽未完成,对我来说,既是遗憾,也是永久的怀念。

 

国事与家事

记得那一年,厂里确定开发10KW脉宽调制Ⅱ型广播发射机的项目,成立了以蔡凯同志为整机负责人的设计队伍,我参加了高频末级的设计工作。我们先后去江苏南通电台、江苏连云港台、辽宁锦州电子管厂考察,确认FU-832F管能达到整机的功率要求,依此为据对产品进行设计工作。

搞大型机高频末级,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按产品要求在末级上要节省两三万元搞个低成本机型。对照同样的产品,反复推算考虑该机只能用风冷管以减少用蒸发冷却系统的成本,用板电容代替陶瓷真空电容,为不同频率电台的需要配足全波板电容,减小线圈的体积,重新设计新线圈以满足整机要求。

我和同事摸着石头过河,一切都按照厂里确定的时间表进行着。1984年初,机箱在四号厂房拼装成功准备进行整机安装,厂根据搬迁工作进度,决定整机装配移至咸阳新厂进行,这部发射机就成为762厂在铜川马勺沟生产的最后一部发射机机箱,同样也成为三厂合一在咸阳新厂生产的第一台发射机整机。

由于工厂当时正逢搬迁,整机装配工作有点向后延迟。。这时我不幸得了痛风病,脚肿得连路都走不成,不得不去医院治疗,稍好些即去车间参加安装,直到整机装完。整机调试工作开始后,由我担任整机调试负责人,先后使整机各部调试稳定、无振荡打火,功率指标初步达到要求,仅失真度这项还没有达到攻关技术要求。

正在攻关时刻,老家父亲来电,告诉我老母病危住院需人照顾,我只得奉命回家。老母得脑梗瘫痪住院,不会说话,病情时好时坏,医生说时刻都有危险,我不得不守在母亲的病床前,尽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但我的心里,却时时想着厂子里我们未完成的工作。我在医院没多伺候母亲几天,就告别病榻上的母亲回厂继续工作,遗憾的是回厂后十多天,老母亲与世长辞,无奈又回山西老家处理后事。至今,回想起老母亲离世前,我未能守在身边,虽有遗憾和歉疚,但相信老母亲在九泉之下定能理解作为儿子的我身上所承担的责任,所肩负的重担。真是“自古忠孝两难全”呀!

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这个团队日夜奋战,经多次反复试验,终于解决了失真度的问题,使失真度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一以下,机器经过进一步调试,进行稳定实验,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攻关要求后,厂里召开了技术鉴定会,与会的各级领导和用户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和稳定性给予高度评价。

应用户要求,我和常成祥、王亦工、徐峰忠一起去湖北黄石为用户安装调试此机。我们对机器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熟悉,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全部安装完毕,又用了不到一天时间调整完毕,指标达到厂内鉴定会所测指标,当晚该台即开始用发射机发布新闻。事后,我们又在黄石台进行了10KW脉宽调制Ⅱ型机推广应用会,向社会宣传和推广了该产品。由于用户对该机的喜爱,加上其过硬的指标和质量,此项机型后来生产了近百台,被评为陕西省电子科技进步一等奖,电子工业部电子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和蔡凯、常成祥、侯张峰、闫长海等人均获得了荣誉证书。

时光荏苒,往事依稀。当我回忆起那些断断续续的奋斗历程,感激762厂培养造就了包括我在内的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感谢那些年曾经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各级领导、同事以及工人师傅,我也为自己当年的奋进与付出而无怨无悔。借此文向当年并肩战斗过的所有同志表示真诚谢意!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昨天的点点滴滴,是留给今天的历史。五十年峥嵘岁月,五十年波澜壮阔,五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是凝眸一瞬,但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却是一部永恒的记忆。762厂五十年的历史,凝聚了几代人为我国电子工业、军事通讯、广播事业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激励着我们的后代永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本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