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思古人功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 谨慎独处会使得心胸泰然自若;庄严尊敬会使人身体强壮;追求仁义会使得别人心悦诚服;思想诚实,待人真诚就会使神灵都为之钦佩。谨慎独处确实会让人思维更加清晰。审视自己的内心,明晓世间的道义。慎独也。 二、古之精相法,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古代的人精通相术,并说读书可以改变人的骨相。但是,想要得到改变人气质的方法,最重要的还是确定坚定的志向。莫言儒生终龌龊,万一雏卵变蛟龙。立志也。 三、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的实,养的灵,有活泼之胸襟,有坦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比不至于内伤。 圣所以为圣,佛所以为佛,关键在于遭受大的磨难挫折时,把心放的踏实,养的灵润,有活泼乐观的心胸,有坦荡的胸襟,即使身体受了外部伤害,也不至于伤到身体内部。心实也。 四、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但凡人们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将全部的精力专注于这件事上,做事情的开始和结尾都不能懈怠,不可以见异思迁,做着这件事情想着那件事情,坐在这座山上还望着那座山。专注也。 五、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近处,我能看到事物的更深远的一面,这就是高明;他人只能看到事物的大概,粗略、明显的一面,而我能看到事物的细微、精细的一面,这就是精明。对于不熟悉的人,只言片语的不注意就可能造成误会,不留意的玩笑可能就会被对方视为侮辱。聆听对方时,注意手上不要有小动作,不停地玩弄小物件表明你没有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地话,很容易令对方不满。细心也。 |
|
来自: j乚x08gg2a8l > 《182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