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法

 江山携手 2018-05-22

                             南平三中佘冬妹

   为了避免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的现象的发生,这些年一直都在作努力的探索。当今语文教材的容量太大,时间紧,要完成教学任务,语文老师一定要努力钻研教材,教出自己的风格。

     人教版一个单元安排5篇课文。比如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五篇课文1,《在山的那一边》(两课时)2,《走一步,再走一步》(两课时)3,短文两篇(一课时)4,《紫藤萝瀑布》(三课时)5,《童趣》(两课时)6,《作文教学》(两课时)7,《阅读教学》(两课时)8,《课外古诗教学》(一课时)9,《练习讲评》(一课时)10,《单元考试》(两课时),

   这样算来要完成第一单元的语文教学任务最少得有18课时。可是按照教学进度,我们每两周就要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可是每个星期只有六节语文课,两星期12节,就是再加上早读课每个星期两节共四节,也只有16节课,况且早读课我们都得安排学生做朗读积累。因此教学任务重,时间紧,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这一教学法就叫“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法。

一,一个学期,教会学生一种阅读法,本学期教会他们使用“圈点批注”读书法。完成习惯养成。

二,一个学期,教会学生一种写作法,本学期教会他们使用“听读训练法”完成写作积累。

三,一单元,教会一种阅读技巧,本单元教会他们鉴赏“赏析文中加点的词意义,并说明有何作用(好处、妙用)?”方法附文后:

四,每个单元重点讲析一两篇课文,其他放手让学生自学,老师设定考题检查自学效果。或者把练习册作为他们自学成果的检测。

  这样放手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让他们学的自信,学的轻松,学的快乐。以上是我语文教学的一点尝试,写来与同行商榷。

 审美鉴赏类题考点二:赏析文中加点的词意义,并说明有何作用(好处、妙用)?

  答题技巧:此类题一般有固定的答题套路(1)这个词原意是……(2)文中的意思是……(3)生动表现人物或事物……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4)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或……性格 

典例分析(一)

(1)当众朗读,是那时语文课上的一大快事,务求读得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学的羡慕,老师的赞许。童年就是这样一个痛快的年纪。展示自己不会被说成“出风头”。投入的感情也没人认为是“做作”。我的朗读一向很好,又年少不知“差”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学中,我很容易争取到读书的机会。但有多少次“眉飞色舞”地朗读,我已经不记得了。

结合语境说明文中加点词语“眉飞色舞”一词的意义以及它的妙处。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对词语作用的赏析能力。我们首先分析加点词语的意义然后再分析它的妙处,这里“眉飞色舞”是形容词,形容词的作用有固定的答题套路:细致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参考答案:分步骤:

(1),“眉飞色舞”的原意是形容喜悦或得意的样子,(2)文中生动形象地表现“我”朗读时抑扬顿挫,神态飞扬的神态,(3)表现出“我”当时的喜悦和兴奋。

“眉飞色舞”的原意是形容喜悦或得意的样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痛快淋漓地展现自己,投入感情忘我表演的情态,表现出“我”当时的喜悦和兴奋。(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是抑扬顿挫、神采飞扬的情态),表现出“我”当时的喜悦和兴奋。

典型分析(二)我常伏在窗口痴想”,“痴想”的是什么?在这里有什么意义?

(1)“痴想”原意是发呆的想。(2)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3)生动写出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向往外面的世界。(4)表现我对理想不懈的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