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鸿章对甲午战争失败负有多大责任?

 查理13 2018-05-23

 


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己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万名常备兵和23万名预备兵的陆军,并拥有排水量7.2万多吨的海军舰只,总吨位大大超过了北洋海军。此外,日本参谋部还不断派遣特务间谍潜入中国,窃取政治军事情报,秘密绘制了中国东北和渤海湾的详细地图,做好了大规模侵华战争准备。

相形之下,我们清政府则依然还是傻乎乎的状态中。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虽然有洋务运动,有同光中兴。但是,用鸿章的评价来讲,纸糊的呀,糊弄国内可以,糊弄国外,不易。

清政府虽然于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但该衙门的五大臣奕闇、奕劻、李鸿章、善庆、曾纪泽皆不习海军,且均另有要职,无一人为海军衙门专官,海军衙门几近空设。海军没有有效的统一指挥,互不相统,力量分散。不单海军,大清陆军也是散布各省,由督抚主政,兵部堂官并无调度会合之权,与改用西法,陆军、海军皆归部臣节制的日本差了好几条街。

此外,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成军后,再未增添任何船只,1891年以后又停购枪炮弹药。为嘛呢?因为相当多的满汉权贵将北洋水师视作李鸿章的水师,如果再加以壮大,恐用于御敌之不足,挟之于自重则有余,一句话,老李要是反了咋办?两句话,中国传统,向为是防内贼的。所以醇亲王建议挪用海军经费去修颐和园,这样老太后高兴了,就少虐待他亲儿光绪了;再一高兴,这个扶上马送一程,就不会持续为送终程了,户部尚书、光绪帝师翁同龢甚至“奏定十五年之内不得添置一枪一炮”以“窘李”——翁同龢同志跟老李同志是有公仇私怨的。于公,老翁既是清流领袖,又是帝党,老李则是洋务领袖,虽算不上后党,但更不是帝党。于私,1862年(同治元年),时为安徽巡抚的翁同龢之兄翁同书被曾国藩弹劾,折子是李鸿章同志代写。翁同书当时虽然只是安徽巡抚,但翁家多牛逼你们知道吧,其父翁心存是咸丰帝的老师、恭亲王奕的老师。其弟翁同龢后来又是同治和光绪的老师,李鸿章这个刚出道的初生牛犊,用六百余字,干掉了翁同书。鸿章当时,一个折子震天下,其中一金句,我们都会背,据说就是这一句击中了翁家命门的:“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是否有当,伏乞皇上圣鉴训示。”恨死翁同龢了,终身跟李鸿章别扭。

上面如此绊马腿,下面也好不了多少。海军将士贪腐成风,往往是报销千金,经手者侵蚀二三百金,更有甚者,干脆购买泥沙、煤灰以实炮弹,而旅顺、威海之炮台竟有不堪一放者。腐败的仅是李鸿章主管的北洋海军吗?非也。全面腐败——赫德管理的海关除外。

如此不堪一击的腐败军队,还缺乏有效的指挥系统,没有指挥部,没有参谋部,作战只靠指挥官临时拍脑袋不说,还互不协调,比如战争期间,湘军就只听命于刘坤一。

大清再不败,老天爷都没法交待!

要说李鸿章的责任,主要在于其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等国的调停,战前没有制定出切实可靠的战略防御计划。李鸿章没有接受袁世凯等人的建议及时向朝鲜添拨重兵,还多次电令叶志超坚忍约束、切勿多事;令丁汝昌禁止在朝舰船士兵登岸,以免引发衅端;不允许清军先占义州,早立脚步。李鸿章这样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太清楚大清的家底,也不愿将自己挟以自重的北洋家当全部拚光。其实,拚也光,不拚也光。

1897年7月25日,高升号事件发生,日本不宣而战。

8月1日,中日两国政府宣战,甲午战争开始。

9月17日,黄海战役发生,双方均损失惨重。

此后,李鸿章实际是“主战”的。

黄海海战的次日起,李鸿章就电示丁汝昌尽快修理伤舰,出海巡弋,防日舰复扰北洋,即使不能制敌,亦可在口外近边游弋,使彼知我非束手待毙。对丁汝昌将兵舰全数伏匿的做法,李鸿章质问其意欲何为?在清廷和李鸿章的焦灼催促之下,10月18日丁汝昌才率六舰由旅顺驶至威海。28日,闻听日军将在花园口登陆的李鸿章令丁前去探明贼踪,丁29日去了,但并没有袭击正在花园口进行艰难缓慢登陆的日军,丢弃有利战机。11月初,李鸿章令水陆协同作战,共守旅顺要塞。但丁汝昌畏敌,在旅顺未失的情况下,擅自率舰队撤往威海。李鸿章知道后很是生气,电丁:“旅顺警急……寇在门庭,汝岂能避处威海,坐视溃裂?!速带六船来沽,面商往旅拚战……刻即启碇,勿迟误。13日,丁汝昌率舰队到旅顺会晤了陆军守将,当晚又驶返威海。后来,李鸿章复令丁汝昌继续赴旅顺巡弋,但丁汝昌却以“威防亦甚吃紧”等为由屡屡拒绝。22日,旅顺失陷。

 

此后,李鸿章多次要求丁汝昌早日布防威海,做到水陆协同,妥筹调度实力防剿,并令其率船巡探,相机迎击,以免坐困,但丁却以“若远出接战,我力太单”为由拒绝出港巡击敌舰。直至威海被日军占领之前,李鸿章多次要求丁汝昌出海拚战,“即战不胜,或能留铁舰等退往烟台”,“挟数舰冲出,或烟台、或吴淞。勿被倭全灭”,丁汝昌却始终株守军港坐以待毙。

总之,黄海战役之后一直图谋“保船制敌”,“避战保船”的是丁汝昌,而不是鸿章,责任也自应由丁承担。李鸿章在黄海战役之前,一直谋和,想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中日争端。北洋水师、驻朝陆军没有做好战前预案,坐失战机,与李鸿章有很大关系。但黄海战役之后,李鸿章一直是图谋保船制敌的,所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不是李鸿章一个人能承担的。外电讥讽,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但责任,却不是李鸿章一个人的责任。别说鸿章一个人了,鸿章身后,中国还不是日本的对手嘛,如果不是美国出手,有得咱们拚的。战争打的是真刀真枪,硬实力要硬,软实力要软,你硬实力不硬,软实力不软。人家是近代化的政治政府,近代化的组织技术,你是中世纪的政治政府,中世纪的组织技术,你跟人家拚啥哩?你总不能说,来,咱比比谁的烟花漂亮,谁的书法牛逼,谁的满汉全席好吃吧?

【端木赐香系头条问答签约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