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冯七公kg6eiql9 2018-05-23

你是不是经常觉得:

脸色暗淡无光;常年手脚冰凉;明明天气回暖了可还是怕冷;吃点儿凉的瓜果就拉肚子;变天时莫名地感觉到关节疼痛;即使是夏天也不敢吹空调、开电扇……

如果你有这些现象,很遗憾,你大概属于体寒人群中的一员了,这种种迹象都在提示你:你的身体,可能太“寒”了。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万病之源,起于“寒”

春夏养阳是中医养生原则之一。“阳气”不足,身体虚弱,并加速衰老。

很多人总是觉得身体哪里不对劲,但自己也说不上来,到医院检查也没有查出任何异样。这些人里面,9成以上可能都是因为有潜在的“寒症”!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13种体寒症状,你有吗?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体寒?看看下面的症状,你中了几项:

1、面色暗淡,无血色。

2、睡眠质量差,睡眠浅。

3、起床时手脚发麻。

4、怕冷,手脚冰凉。

5、容易感冒且感冒恢复期长。

6、易疲劳,关节部位易酸痛。

7、生理期经常迟到,经痛严重,天冷后易延期或量少。

8、口腔内易发炎,易长口疮。

9、容易便秘,经常觉得肚子涨。

10、皮肤干燥易干裂。

11、爱吃水果、冰激凌等冷食。

12、尿频,尿液不易排出。

13、下半身水肿严重。

如果你的测试结果符合以上3项,就有可能是属于轻度体寒人群了;

超过6项,要考虑自己是否是中度体寒体质了;

而测试结果超过9项符合的人,要小心了,你可能是一名重度体寒患者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无论男女,体寒还会给我们带来肠胃炎、腹泻、便秘,甚至还有头痛、腰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等各种疼痛症状。

赶走体寒,打通你的“不老穴”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艾灸是中医三大疗法之一。古人认为,艾灸可以透诸经而治百病。《扁鹊心书》就有言: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小小艾灸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

艾灸好处多

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即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适应范围十分广泛。

春夏艾灸找准这几个穴位

春夏肝火最旺,身体阳气一旦充足就会自动冲击潜藏了一冬的病灶。

此时用传统的艾灸疗法祛除体内邪气效果最理想。春夏养生,重在养阳,艾火循经,疏肝利胆,经常艾灸可以让您轻松避免常见疾病,度过春困夏乏之际。

  • 痰湿、咳嗽:

    丰隆穴

此穴主治头痛、眩晕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另外,艾灸谷穴艾、足三里、解溪穴等也都有祛湿的功效。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 调节内分泌、治通经:

    关元穴

关元穴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常艾灸关元穴,可起到治痛经、补肾虚、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 镇静止痛、防感冒:

    合谷穴

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艾灸合谷穴,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 活血通络:

    膻中穴

膻中在人体躯干的黄金分割点上,是脏腑之气汇聚的地方。艾灸膻中穴,可以扩张血管,调整心脏功能,还可调节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咳嗽、呃逆等症。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 暖腰膝:

    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肚脐窝正中,为元神出入之所,也被中医称为人体的“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蒂”。艾灸这个穴位,可以温煦肾阳、暖腰膝。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 改善手脚冰凉、关节怕冷:

    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坐直腰,以两手中指按住脐心,左右平行移向背后,两指会合之处便是命门穴的位置。

艾灸命门穴可以改善女性手脚冰凉、老年人关节怕冷等症状。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艾灸的作用很多,但由于个人使用方法及艾灸的穴位不同,同时加上每个人体质的区别,在效果上也会存在差异。

艾灸注意事项与禁忌

艾灸期间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饭后不宜艾灸,建议2—3个小时后进行,注意保暖;

② 艾灸时不可以过饱或过饥,要保持心情平静舒缓;

③ 艾灸过程中可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

④ 艾灸完,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故艾灸完半小时内,不宜用冷水洗手洗脸,隔几小时后再洗澡。

⑤ 艾灸后,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多休息。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艾灸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发烧、牙痛、耳鸣、流鼻血、咽喉发干发痒,有的女性则会出现月经过多或者过少的现象。其实这是正常的,如果这些现象反复出现,可以减慢艾灸的频率,隔日施灸,直到症状减轻后,改为保健灸。

【皮肤潮红】因为艾灸的热力刺激毛细血管,使之扩张,从而促进血液加速流动。这时只要不受凉,不久即会自行消退。

【艾灸出水泡】这也是艾灸中很正常的现象,是体内排毒的过程。而且艾灸出水泡也是有规律性的。水泡大都分布在人体虚弱处和下半身的某些穴位上,如破腹产的刀口处、关元穴、足三里。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使用禁忌】

① 大醉大怒、大恐大惊、情绪不稳、过劳过饱时禁艾灸;

② 皮肤过敏者、孕妇、经期不宜艾灸;

③ 严重心脏病、局部红肿热痛慎灸;

④ 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艾灸时出现头晕,恶心,惊慌出汗,颜面长白,是为晕灸,应该立即停止艾灸,或适当开窗通风。

“阳气”不足,万病起!正值春夏养阳好时机,错过等一年!

你中了几项?你的“阳气”还充足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