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达人说】探访赫哲故里

 来来永胜 2018-05-23

文/李振科

宋代大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有句名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意为世间奇妙雄伟、壮丽奇异、非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于艰险和僻远,而且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古人对美好景色有这样的感悟,常常激发起笔者寻幽探胜的欲望,且屡试不爽,收获颇多。

在祖国的东北边陲,生活着一个古老神秘、勤劳勇敢的民族——赫哲族。“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是过去对这个渔猎民族生活的写照。今天的赫哲人生活状况如何?早就想探个究竟。今年“五一”假期与文友相约,终于成行。

在交通、通讯都很发达的今天,远,早已不是问题。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和素有“东极名城”之称的佳木斯都有数个班次的火车、客车直达国家一类口岸同江市。这里是赫哲人口最多的聚居地,有两个赫哲族乡。同江市旅游局的朋友向我们介绍,同江,原名“拉哈苏苏”,是赫哲语“老屋、废墟”的意思,100多年前,这里曾是赫哲人世代居住的小渔村……一到同江,我们就感受到了赫哲族的气息。

沿着黑龙江右岸的景观大道东行45公里即可到达赫哲族的聚居地之一——街津口赫哲族乡。这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也是AAAA级风景区。坐在疾驰的车上,远远望去,起伏连绵的街津山张开热情的臂膀向我们扑来,心情不由得兴奋起来。

“赫哲故里”,横亘在景区大门上的四个大字映入我们的眼帘。“停车、停车!”文友们下车,一通神拍,然后琢磨起雕刻在大门两侧的一幅对联来:“出神入化肃慎沉积赫哲遗风传后裔”、“鬼斧神工街津酝酿萨满余韵绕图腾”。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文友们一脸凝重。


经过景区大门前行,远远地看到了群山环抱中的街津口,满山清翠的山林、绽放的达子花,风格迥异、整齐划一的民居,宛若一幅巧夺天工的山水画儿。“真乃世外桃源也。”“小桥流水人家。”一群文人不由得就来了“酸劲儿”。

无巧不成书。还真的有“流水”,一条南北流向的河,当地人叫“莲花河”,就温顺地依偎在街津山脚下;也真的有“小桥”,一座精致的小桥坐落在莲花河上;过了这座桥,自然就是赫哲“人家”了。路口迎面立着的一块巨型迎宾石上刻着七个遒劲的大字:“赫哲故里欢迎您”。赫哲同胞的热情豪放蕴含在字里行间。

“西艾一(赫哲语:你好)!欢迎朋友们来来到我们赫乡赏美景、访民俗、尝美食!”身穿民族盛装的导游姑娘一语破的。众文友齐声附和:“好好好!”、“好好好!”

车子从镇中间干净平坦的大道向北,缓缓穿过路两旁民居墙壁上绘有反映赫哲族渔猎生活场景的小镇,直接来到位于镇北的山脚下。众人下车,沿着石阶登上半山腰的一个平台处。回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街津口赫哲族小镇,北、东、西三面有90平方公里的街津山环绕,西面便是由南向北流入黑龙江的莲花河,古往今来,赫哲渔民从莲花河架渔船直接下江撒网捕鱼。正在我们为赫哲先人聪明的选择而慨叹时,旁边不远处有人向游客们朗诵起诗来:“街津口,街津山,三面环山水一湾,自古人杰地灵处,不亚塞北小江南。”循声望去,诵诗之人竟是全国作家协会会员、生于斯长于斯的赫哲族作家孙玉民。是啊,身居如此胜地,谁不说咱家乡好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翻过这个平台向北,走过一座架于两山之间的吊桥,便来到了街津口的天然标志物——深入黑龙江中的钓鱼台。当然,这座吊桥和钓鱼台上一位垂钓老人的雕像是后人为旅游开发后建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街津口插队落户的杭州知青庄启雄用相机记录了钓鱼台原貌。

关于钓鱼台,当地赫哲人中有一个妇孺皆知的美丽传说。这个传说故事收录在黑龙江省赫哲族研究会的孙玉森先生主编的《同江赫哲风物》一书中:相传很早以前,黑龙江边有个“盖金”部落,人们捕鱼狩猎,过着宁静的生活。有一天突然妖气弥漫、狂风卷浪,把渔家的鱼篓子、连人带居住的撮罗子(赫哲人过去住的尖顶窝棚)卷进了大江里。人们请弗里兰(专主祈祷或向神灵说情的萨满)为他们祈祷。他们供奉的飞由合(树神)说,照直往东走,半山腰山泉里有件宝贝,得到它,灾难就会平息。一个叫芒格的莫日根(赫哲语:英雄)自告奋勇,背上弓箭,鹿皮兜,拿上激达(类似扎枪的狩猎工具),领着猎犬,径直奔向东山。历经千难万险,终于看到了半山腰上祥云笼罩之下的山泉。芒格想这一定就是神灵指点的山泉了。找到山泉,就能得到宝贝,族人也就有救了,别提芒格有多高兴了。就在这时,“哼”的一声,一头足有两头老牛那么大的野猪,张着大嘴,呲着獠牙向芒格冲了过来。芒格闪身躲过,野猪气得发了疯,嘴里冒着白沫,横冲直撞。撞到了一搂粗的大树,攉碎了坚硬的岩石。芒格的猎犬见主人危急,从野猪身后嗖地窜了上去,死死咬住野猪的耳朵。趁此机会,芒格冲上前去,将手中紧握的激达猛地扎进了野猪张开的大嘴里,野猪咬着激达摔下了山涧。芒格攀到半山腰的山泉边,看到泉眼里漂着一只铮明瓦亮的小石龟。芒格正寻思呢,就听树上有只小鸟说话了:芒格,芒格,这就是你要得到的宝贝!芒格拿着宝贝才到家,刚巧村北的江面上刮起一阵腥风。随着一阵滔天恶浪,一个象山似的鳇鱼精来到岸边,震天地吼道:听着!每年六月初八给我送一百头鹿、一百篓鱼干、你们永远也别想安宁!说完喷石吐沙,直搅得天昏地暗。芒格鹿皮兜里的小石龟飞了出去。真是神了,一流金光闪过,这个逞凶害人的鳇鱼精连声惨叫,一阵翻滚,趴在江边再也不动了。制服了鳇鱼精,乡亲们高兴极了。大家端来了喷香的达勒格切(赫哲语:刹生鱼),摆上最好的酒肉,扭动腰铃,敲起鹿皮鼓,敬奉帮助他们的各路神灵。这时,那只小石龟在水面上连蹦三下,变成了岸边的一座小山。乡亲们正在惊奇,忽见江水中涌来了怀头、鱤条、胖头、鲤子等,密密麻麻的各种鱼类一齐围向小石龟变成的小山。过了好半天,人们才试着爬上这座小山,用藤条拴上木钩,甩到鱼群里,一条条往上拽。打这以后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谁要想吃鱼,就爬上这座小山,甩下钩去绝不空手。日子久了,人们习惯地把这座小山叫作钓鱼台。现在的街津口北山,人们还说是那个被制服的鳇鱼精变得呢。传奇的神话故事,折射出赫哲人对莫日根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街津口北山的制高点上建有边防哨所的瞭望塔,当地人称“观光塔”。每到夜晚,塔上绚烂四射的灯光给宁静的赫乡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站在塔下的平台上极目远眺,黑龙江对岸的异国风光尽收眼底。

下得山来,我们来到位于修恩湖北侧鲟鳇鱼养殖基地旁边的一个文物收藏所。主人徐军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让我们惊讶的是,这个收藏所中反映赫哲族生产生活的上万件文物竟然是徐军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个人投资一千多万元收藏的。有心人在民间,文友们不约而同地发出这样的慨叹。在这里检查工作的街津口赫哲族乡党委书记王立兵表示,乡里决定为徐军提供一个更大的场所,让更多的游客通过文物了解赫哲族的发展史。

从街津口小镇向南,路过“国家森林公园”大门,便来到了位于街津口南山的“赫哲民族文化村”。

偌大的停车场里早已停满了各种车辆,操着各地口音的游客纷纷在古色古香的大门前合影留念。进得门来,迎面矗立的图腾柱下,身着民族盛装的赫哲人跳起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萨满神舞热情迎接四海宾朋。一曲终了,被深深震撼的游客们突然回过神来,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人们争先恐后地和演员们合影留念,我们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利用演出的间歇,我们和赫哲民间依玛堪艺术团的团长、天鹅舞和赫哲婚俗省级传承人吴玉梅攀谈起来。今年63岁的吴玉梅是土生土长的赫哲人,自幼受到先辈的影响,酷爱民族文化,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一辈子与民族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在街津口赫哲族乡当文化站站长时,一曲“天鹅舞”跳上了各地的舞台。当了同江市群众艺术馆的馆长,她将推广和普及民族艺术、培养文艺新人当做应尽之责。退休后,为了发展民族旅游事业,让更多的人们了解赫哲,她亲自编创“赫哲神歌”、“江畔神韵”、“青根(黑龙江特产鱼之一)大”等舞蹈,带领赫哲渔家子弟成立了“赫哲民间依玛堪艺术团”,常年坚持在景区为游客演出。

参观民族文化村,67岁的赫哲族老人尤秀云是我们的导游。参观了赫哲族博物馆、萨满屋和分布文化村中的各种各样的雕塑。每个雕塑的背后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老人家诙谐幽默、如数家珍的解说中,我们的思绪从远古一路走来,对赫哲民族的发展史有了感性的认识。

对于不正经工作、没长性的人,我们往往说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与好逸恶劳分不开的。但是,尤秀云老人的一番话却彻底颠覆了我们对这句话的认知。她说:“朋友们,早先我们街津口附近水域鱼特别多,赫哲人捕鱼靠的是鱼叉,而渔网则是用植物纤维编织的,打三天鱼,必须要晒两天网,否则这网让水泡坏了就没法用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必须地,可千万不要以为我们懒啊。”看着展厅了展出的渔网,大家露出会心的微笑。

见多识广的文友们慨叹:尤秀云是自己遇到的年龄最大、解说最精彩的导游。她的解说词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话里话外流露着她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和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如果在导游行业搞个评比,“金牌导游”的桂冠非她莫属。

在镇子东北不远处,我们参观了由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和招商引资建起的占地各200亩的葡萄园和玫瑰花园。巧遇利用假期来这里现场办公的同江市主抓旅游产业的同江市政府副市长那慧敏、同江市旅游局女局长修俊枫、街津口赫哲族乡党委书记王立兵、女乡长孙俊俊,他们正在和专家们研究落实从玫瑰花中加工提炼高附加值的玫瑰精油一事。

那市长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依托丰富的地缘资源优势搞好旅游开发、实施旅游兴市,是同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战略之一,我们要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让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富起来。修局长插话:我们要把景观农业与旅游结合起来,将来这大片的葡萄园、大片的玫瑰园不但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还可以收到不错的经济效益。虽然我们来的早了一些,北国的玫瑰花尚未到开放季节,但是,我们分明看到了盛开的鲜花、累累的果实……

前行不远,我们来到了由当地退休干部投资兴办的“怡园农庄”。主人介绍:目前农庄有葡萄园30亩,所产葡萄全部用来酿造葡萄酒,已经注册了“山行水处”商标,可生产系列品种的葡萄酒。葡萄是用山泉水浇灌,酒也是用山泉水酿造的,庄园里一次性可供数百人就餐。若是能在这里住上一晚,围着冉冉篝火,观赏赫哲舞蹈,听着山林涛声,举杯对明月,“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佳境足以让人陶醉了。

导游带着我们沿着山中观光路赶往下一个景点——位于黑龙江畔的得勒乞广场。路旁迎面而来又快速向后退去的亭亭白桦和天然次生林上一簇簇的冬青,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赫哲民族百折不挠的顽强生命力。

走近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造型独特的各式地窨子、撮罗子和广场上涌动的人流。宽阔的江面上是赫哲渔民作业的渔船。耳边传来赫哲人粗狂优美的歌声。一下车,阵阵菜香夹杂着酒香扑面而来。这才发现,时近中午,大家的肠胃实在经不起美味的诱惑了。

我们被让进了一个外表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地窨子。里边装修得却是干净整洁,丝毫不亚于大城市里的农家乐。区别只是赫哲元素多了些。

“赫家有酒先敬客,三杯过后尽开颜!来,朋友们,干杯!”一直陪同我们的原同江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退休后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赫哲族老干部吴彩云一身豪气。指着一桌子美味佳肴:“欢迎大家品尝我们赫哲族的传统美食!”随即逐一介绍:“这是刹生鱼,这是生鱼片,我们赫哲语叫达勒卡乞,这个是清蒸鲤鱼,这个是鱼丸子汤,这三个菜分别是黑龙江特产名鱼鲫花、鳌花和鳊花,这是炸大马哈鱼块,这个是家鸡炖蘑菇,……”满满一桌子菜,堪称全鱼宴,色香味俱佳。盛情之下,大家纷纷动筷。只是那两个生鱼备受冷落。看出了大家的犹豫,吴彩云边给大家示范生鱼片的吃法,边说:“这两道菜是赫哲人的传统吃法,我们几乎天天吃、顿顿吃,还真没听说因为吃生鱼得毛病的。大家放心品尝。”大家终于向生鱼伸出了筷子,夹菜的量逐渐加大。话题也自然转到了生鱼的原料、制作加工过程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街津山、黑龙江给生活在街津口的赫哲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纯天然绿色食品,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赫哲美食备受青睐,四海游客慕名而来。


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吴彩云即兴为我们演唱了一段“依玛堪”。也许是受到了感染,旁边餐桌上的一位60多岁的赫哲族同胞举着酒杯不邀自来,热情地为大家献歌一首:“阿拉哈尼那,阿拉哈尼那,哈哈哈尼那给跟……”刚一亮嗓子已经是掌声爆棚。说实话,来街津口之前,赫哲民歌也没少听。身临其境,听赫哲人亲自唱,感觉就是大不一样。看着歌唱者似醉非醉的神态,自然而然舞动的身姿,那歌词分明就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一向手不离相机的摄影家们一时间竟然忘记了拍照。

返程时,再次路过景区大门,发现大门背面竟然还有一幅对联:谈笑间渔猎传奇意犹未尽,酒酣处赫乡小调语音绕梁……



同江旅游微信平台

畅游江城,因你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