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边境行(22):鱼米之乡同江,赫哲人打獐狍……

 老骆驼4753 2018-07-28

【题记】走一次东北边境线,有多少你我所不知道事情......


     从抚远往西第一个城市(县级市)就是同江。同江最有名的是松花江在这里汇入了黑龙江,由我国的内河转变为国际河流,奔向了海洋。

    同江还是我国著名的的产粮基地,据说每年可以产十三亿斤粮食,全国每人都能分一斤。


    同江市也是中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现有赫哲族1500多人,别看这这小点人口,已经占到中国赫哲族人口的三分之一,要不怎么叫“六小”民族呢。


    到达同江已经是傍晚,给我的印象小城挺热闹,夏天的街道挤满了簇拥的人流,并不算窄的大街奔跑的汽车也是满满的。先找家客栈住下,再到街面找家“江鱼馆”吃点河鲜,物价不高,味道不错,这里人挺实在,不是旅游城市,人们显得安静不浮躁。同餐馆人交谈中很快我就知道这里有三江口、街津口、赫哲族民俗园可看。


    早晨六点钟起来直奔三江口

    黑龙江、松花江两江流到同江形成三汊口,也叫“三江口”。 

    三江口其实离市区很近,沿江修建了一个很大的公园,这里江岸很长,公园也很大。东北边境自驾以来走了鸭绿江、乌苏里江,沿岸看了很多县市的城建设施,同江应该是最完美之一。不仅最好看也是规模最大的,还分成了不少主题。无论是布局,还是雕塑都用心了,显得落落大方,雅而有品位。

     广场中心有一个巨型标志建筑,一把剑刺云端,不知道是何意义,想想它的东面是东极,西面是北极,这里代表什么?

    后来看标示,是“起点”的标志。

    广场有很多主体公园,这是爱情主题的“爱情海”。

    这是前领导人“纪念公园”,他在任时到过这里,黑龙江、同江人民没有忘记他。(有些词属于敏感词,只能这么写)

    三江口的江面非常辽阔,水面宽有一千多米,是我见到中俄界河最宽的一处。

    中国第244块界碑,这一路拍了不少中国界碑了。

    江边有不少钓鱼的,这个季节松花江、黑龙江都是禁鱼的,属于母鱼回流季节,这些大鱼逆流到上游产卵,这个时节也是江鱼最多的,由于管理严格江面上不见一艘打渔船。

    公园里有很多各种字体雕刻的“起点”,原来这里就是“三同G10高速公路”的起点啊(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

    出了三江口公园我沿着黑龙江堤大坝往东走,我要到45公里之外的街津口看看,其实昨天晚上我已经路过了这个地方,只是天色晚了,又不熟悉情况直接开到了同江,现在属于走回头路,这也是事先没有做背书的结果。


    这次东北边境线自驾游太随意了,地图没带,线路不具体规划,只有方向没有目的的,信马由缰的走,期望每天的遇到与缘分,渴望旅途上没有一点准备的发现与看见。这样仓促的旅行其实凭的是旅行经验的积累与地理人文知识的经年沉淀,也算胸有成竹的结果。东北单车独行一路非常顺畅,可能同我的年龄以及一口标准东北话也有关,让我在同当地人各种人交往与交流上没有了隔阂与距离。

    说到东北话,南方人认为差不多,其实东北人自己知道其很大不同。辽吉黑三省辽宁的方言最多,其中有海味的(大连、丹东);有边味的葫芦岛、锦州;有满味的沈阳、辽阳;有土味的朝阳、阜新。


    我虽然是辽宁人,但在辽宁各地走,张口就会被听出不是本地人。而吉林与黑龙江的汉人历史短,语言没还有能形成独特的地域方言,很快就被普通话给覆盖了,所以语言也相近。我所在的城市属于建国后因煤炭而兴起的城市,外来人口多,初期是语言杂,南腔北调,我读书时老师的语言南腔北调杂烩,后来都逐渐规范为标准普通话,所以我们城市出了不少电台、电视台主持人与播音员也就不足为奇了。我小的时候在农村待过一段,结果回城后一股“山根子”味说话,也让能人笑抽。

    我的语言在辽宁别的城市会被听出外地音,但在吉林和黑龙江往往被认为是当地人,这给我这次旅行带来了很多方便。我也感受到了东北人的淳朴与豪爽,特别是四五十岁的人,你问路和求助都会热情告诉你。每当你停车都会有当地人凑过来询问你干啥,这是我在国内其他地方旅行不多见的。总之是“乡音”帮了我,这边游走二十多天竟没有陌生异乡的感觉,就如同在自己“母语”的家乡。


   同江的堤坝公路非常好走,路面好,车又少,还可以欣赏黑龙江风光。据说当年中苏关系紧张时对面也是住有重兵的,岸边也有碉堡之类的,他们也是防备我们的。江边一个放牛的老汉引起我的注意,下车闲聊,他说以前黑龙江里的鱼特别多,现在不行了,打的太厉害了,过了禁渔期江上的船一条接一条,一网连一网的打,都快捞净了。江里的鱼也精了,都跑到对面俄罗斯一边不过来,以前还可以过去偷偷打,现在俄罗斯有巡逻艇看着,不让过界。

    江堤下有很多钓鱼的人,此时正是母鱼的回流季节,它们逆行到松花江和黑龙江的上游产卵,所以大鱼很多。打渔禁止了,但钓鱼的是防不胜防啊。

    一个人在收东西,准备回家了,他是昨天晚上十点来的,已经钓了二十多条,有五六十斤,最大的一条有五斤,早上有人出一百元他没有卖。

   另外一个坐在江里垂钓者看我过来很挑衅的说了一句“告诉你,不许照我啊”,大有东北那句“你愁啥?”的架势,本没想照,到是提醒了我:就照你,能怎地!

   同江是我国著名的的产粮地,这一带全部是平原,过去一说东北就是“大豆高粱”,而现在大部分是经济作物,高粱生长期长黑龙江很少种,现在玉米也少种,就连小麦都少了。除了大豆,主要是种水稻,这里有黑龙江,有松花江,不缺水,更有肥沃而宽广的土地,都是机械化作业,东北大米已经卖到全国了。


    好不容易看到田里有两个除草的人,地头停着拖拉机,母子在用锄头手工铲草。小伙子说打过除草剂了,但有些草不吃除草剂这一套,必须要人工除掉。其实剩下的草不是很多,似乎可以忽略,但这母子干的很认真,是做事极致的人。小伙子告诉我他们家有100多亩地,都是两个人干,也不太累,主要是用机器,忙就一阵儿。

    他说现在年轻人村里不多了,不是读书后留在城市就是外出打工了,种地挣不了多少钱,粮食卖不上价,他是家里没有劳动力才没有出去,另外他刚刚离婚了,日子过的不太舒心。

    这一块牌子说明了什么?想问问,但周围没有人。


    文革期间曾经有54万各地知青来到北大荒贡献青春,一位上海知青看我发的朋友圈留言“我在虎林待了五年没有吃过一顿大米饭,现在上海到处卖虎林大米”,另一位北京朋友看我到了富锦说“我在那里战斗了八年”。由于各种原因,后来一些人选择了留下,他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呢?北大荒对于多少知青人,不是留恋,而是一块永远的痛呢?

    街津口距离同江市区东北45公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赫哲族的聚居地。

    其实街津口就是靠近黑龙江的一个小山村,过去赫哲族人在这里打渔、打猎,度过了漫长的几千年。靠江边有座小山叫街津山,上面有一个“望江亭”,这里是看风光和拍照的好地方,可惜我到这里已经中午了,拍的照片不是很好看。

    街津山上有个解放军街津口哨所,建设很漂亮,可惜不认识人不能参观(我眼睁睁看着十几个老头老太太从里面出来,坐着当地牌照车走了)。

    望江亭边的247号界碑提醒着这个景区的不同。

    山上有很多荒芜的沟壕,应该是中苏对峙时留下的防御工事,这里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不仅可以封锁黑龙江,也是周围几十公里沿江最高的据点。

    景区停车场旁有很多卖烤鱼商贩,已经中午想起还没有吃早饭,同小姑娘闲聊,问他们是赫哲族人吗?她笑了说这里只有一个做鱼皮画的是赫哲族,其他的都是外乡的,她是汉族,景区里经商的都是外乡人。

    小姑娘信誓旦旦说鱼是早上才送来的活鱼,五十元一条,但吃到嘴里立刻感到不对劲,绝对冰箱里放了好几天。整个村里在修路,尘土飞扬,游客也很少,据说以前游人很多。

    赫哲民族文化村是这里一处新建的景点,门票80元有些贵了,但好处是人特别少,一伙儿当地人在门口提某某想不买票没有好使,因为实行了一人一卡,没卡谁也不行。整个参观行程也没有看到超过五个人,都是外地人,很快就出去了。一个小男孩说他妈妈在里面卖东西,放假就过来玩,他陪我到处走,但不能讲解什么,只能回答我学校里的事,他在班里学习排第三。

    虽然门票很贵(有表演,我时间不对,没有看到),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可以看的。展区也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实物,文化的挖掘不深、不透也不够,我印象里的赫哲族应该有更厚重的人文与历史,不该这么浅显草率。

    赫哲族有6000多年的历史,在北方这么复杂的人文环境下依然顽强的存在着,这很难得了。虽然赫哲族人口现在只有五千多人。但国家依然把他们称为“民族”,是五十六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给予了极大的尊重和认可。

    关于五十六个民族的划分,学界很多非议,认为当年过于草率和不科学,而民间也有很多的不服。比如最少的珞巴族只有2300人,外来的俄罗斯族有15393人。而云南泸沽湖的摩梭人虽然有五万多人却不能称为“摩梭族”,他们的身份证只能填“汉族”、“蒙族”、“未识别民族”。还有一些民族如苗族、瑶族、侗族、藏族跨越地区大,生活习惯也不同,统归一种民族划分也不尽科学。当然了中国是多民族大家庭的融合,如果由着性子细分还不得上千个民族啊!还不如一统都叫“中华族”算了。

    赫哲族自古以来就是以打鱼和狩猎为生,这里守着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鱼不愁抓能用瓢舀;茂密的森林与荒地,各种猎物多得可以用棒子打。除了冬季寒冷,自然条件艰苦一些,古代这里人的生活还是挺滋润的,他们打猎、食肉,穿着兽皮、鱼皮制作的衣物,唱歌、舞蹈、喝酒,可以想象他们彪悍的样子。

    赫哲族在少数民族中“名气”还是比较大的,这主要是老一辈歌唱家郭颂的功劳,他有很多名曲都是演唱赫哲人生活的,《乌苏里船歌》和《大顶子山高又高》里,这样唱到'我们赫哲人在这里打獐狍……',一下子全国都是知道了。

    一个民族,无论大小,只要有文化就有凝聚力,只要自强不息就有生命力。赫哲人从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时濒于灭绝的300人,到1953年450人,再到1964年的718人,最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已经5354人。这是一个顽强的民族,祝福你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