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科语文练习题

 romini 2018-05-23
怀化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什么,考试培训中心,教师资格 1对1服务,量身定...
广告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含答案)
2018-04-22 23页 0分  陈小栋
用APP查看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一
练习题第一套
一、论述
1. 试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关系。 2.谈一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应当注意哪些问 题。 3.举例谈谈你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对话关系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
《花未眠》教学设计(摘录)
江苏省侯集高级中学 李莉
(一)导入课程
同学们学过也阅读过许多散文,能否给散文分类,举个例子?
板书:叙事散文 《背影》
写景散文 《荷塘月色》
师: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类别的散文——说理散文《花未眠》
(板书)作者:川端康成
……
二、编写教案(共 40分) 《发问的精神》
练习题第二套
一、论述题
1. 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目标从哪三个维度来设计,这种设计思路与以往语文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 设计的思路在理念上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之。
2.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语文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3. 为什么要提倡研究性学习,谈一谈你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案例,试从新课标的角度进行评析这堂课:
杜甫《登高》教学实录
江苏省常熟市碧溪中学 周卫鸽
【教学课的缘起】 :在与学生一起讨论写秋的古代诗句时, 学生举了好多有关秋的诗词名句。 从唐代王建的 “今 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到刘禹锡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 特别有同学提到了杜甫的 “万 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可以说同学们已不仅仅是从写景体现秋季来回答问题,而是大多从秋所蕴涵 的感情色彩角度来展开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便萌生了上一节《登高》课堂探究讨论课的想法,借此引导学生正 确、全面地认识诗歌所表现的意图与思想情感,能够既感受到诗歌的形象性,更能领会诗歌思想蕴涵的深刻性,培 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识,汲取古诗丰富的营养,为学生课外阅读古诗奠定基础,提高欣赏品位。
导入:
……
三、编写教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二
练习题第三套
一、论述题
1. 试分析综合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异同。
2. 如何看待多媒体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把握。
3. 什么是语文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案例分析题
下面是法国 2001年高中毕业会考作文题。 法国高中三年级分文、 理、 经济三科, 每科均出三题, 考生可以选作一题。
高三文科:
(1) “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权力都伴随着暴力”?
(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 “ ‘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 人痛苦的惩罚。 ”
高三理科:
(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2)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
(3)试分析卢梭论“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产生 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因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
1
高三经济科:
(1)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
(2) “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 ,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
(3)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 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种现象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阅读完上面的材料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你认为上述作文题目有哪些特点?
2. 请比较这些题目与近年来我国高考作文题目的异同;
3. 法国高三毕业会考作文题目给我国中学作文教学改革以怎样的启示?
三、编写教案 《囚绿记》
练习题第四套
一、论述题
1.语文教材改革趋势如何?你理想中的语文教材是什么样的?
2.结合实例,谈谈语文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3.试论述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内涵 .
二、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课例,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予以评析:
一堂没有备的课
江苏如皋搬经中学 郁俊生
顶着凛凛寒风,踏着皑皑自雪,想着《故乡的榕树》 ,走向沸腾的教室。上课的铃声失去了往日的威严,教室 里依旧是片叫声、笑声。待到我的身影从窗口闪过,同学们才飞快地窜向座位。一位同学迅速打开了教室门,一个 雪团从门檐滚落下来在地上炸开了花。我知道这是同学们想跟我开个玩笑又怕炸弹”真的掉到我头上才提前引爆的 保护措施。我微微笑走进教室,并且做了个快速扫描,只见同学们头发上、衣襟上和课桌上、地面上到处都是星星 点点的雪,同学们的头也微微地埋着,有此同学还边窥视我边在用眼睛互相交流着。我明自他们的魂旱已被雪勾去 了,他们正在拼命压抑着自己的兴奋呢。我想,不是说学生是上帝,老师的教学应该国绕着学生转吗 ? 何必强扭着大 家在这大雪纷飞的冬日去感受夏日榕树下的阴凉呢,就让大家去拥抱下自雪公主吧。
……
三、编写教案 《一片树叶》
练习题第五套
一、 论述题
1.语文学科性质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2.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应从哪些方面 进行训练? 3.举例论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语文学习中的关系。 二、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新课程的相关理念对该中考语文命题做出评析:
2003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 1大题(含一道作文题和与作文相关的两道简答题) 。共 4页。考试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作 文、简答题的答案须写在作文格内。
2、答卷前,请将自己的考试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和姓名填写在试卷密封线左边的方格内,不得在试 卷上做任何标记。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深圳中学生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一片已收成的果园里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棵树上都还有一些成熟 的果实没有采摘。同学们纷纷询问缘由,果园的主人回答说:“那是留下来给鸟儿们吃的。 ”大家一时无语,陷入了 沉思。
造物主的赠予,我们不能尽数带走,还得留下什么,人类为自然留下什么,历史为今天留下什么,岁月为人生 留下什么……常言道,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其实,无论自然、社会,还是家庭、个人, 每天都在为自己、为他人留下什么。
要求:
1、请以“留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字。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 20行。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
同学们,完成这篇凝聚你的才思的文章后,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你的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的字数不多于 40个字)
2、你最欣赏自己这篇文章的哪一点?(千万别说你这篇文章没有可欣赏之处哦! )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字 数不多于 60字)
三、编写教案 (略)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一 答案
练习题第一套 答案
一、论述(每题 10分,共 3题,共 30分)
1. 课程标准是确定学校教育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准、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的纲领性文件。国家课程标 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都曾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指令性文件,尽管语文课程标准已经逐渐 取代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指导作用,但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在性质、内容、功能等 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承继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 语文教学大纲的大部分内容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的叙述, 而 语文课程标准则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年之后各方面学习结果的行为的描述;
(2)语文教学大纲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教学是语文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缺乏 对语文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是站在课程统整教学的 “大课程观” 角度来定位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3)语文教学大纲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而言的,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更倾向于开放的课堂;
(4)同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把注重结果的评价变成注重过程的评价,在过程评价 中注重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评价。
2.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时间。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是学生的课余活动,也不是学生的假期作业,必须安排一定 的课时组织来进行;
(2)保证全员参与。教师不应有功利的思想,将其变成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
(3)帮助学生成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起点不要太高,切入口不能太大,要由浅入深,由简单 到复杂地开展活动;
(4)体现个性化。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应自有特点。
3.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一阅读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就其本 质而言,体系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 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 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知识一种共同参与一 直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绝对不是消极被动的,读者也是文学活动的主体。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
(1)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3)注意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 二、案例分析(每题 30分,共 1题,共 30分)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 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夜半醒来, 而对寂然盛开的海棠, 留下的千古佳句。无独有偶,千年以后,一位日本作家发现了凌晨四点海棠的美,心灵有所启迪, 写下了一篇言辞优美,意绪深远的散文。这就是本文,世家著名文学大师川端康成的随笔散文《花 未眠》 。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作者从夜深仍然开放的美丽的花朵,感受到邂逅和亲近是美获 得的途径,美的获得是要有“机缘”的:从艺术美、生活美、特定的时间是感受、邂逅美的机缘与 诱因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本课教学,以教材选文为基础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对课文语言的深入挖掘,将 文章抽象、概括、艺术的事理以具体、细节的重点语句的分析和理解,来帮助学生明确文章的有关 审美主旨,领会作者触景生情下对自然和艺术的美的执着追求。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 意蕴,深刻体会课文中关于“审美”的论述,教师补充了作者的生平事迹、文学观点、美学追求。 通过对课文难句的解析,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日本京都晚霞图的描绘更是锻炼了学生的语言 实践能力。
三、编写教案(每题 40分,共 1题,共 40分)
《发问的精神》教案
教学目的:1. 懂得发问的意义,学会做一个乐于发问、善于发问、勤于发问的人。 2. 学习正面论证 与反面论证相结合来论证论点的写法。 3. 学习本文在正反论证过程中采用举例和讲道理论证的方法。 重点难点:
1. 重点:学会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2. 难点:如何紧扣论点选择典型论据。
学法引导:
1.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章中心论点,与上一课《怀疑与学问》尝试比较体会异同。
2. 细读课文,理清结构层次,找出正面论证、反面论证的部分,并具体分析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论 说道理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 解释下列词语。
景仰:佩服尊敬;仰慕。
平淡无奇: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点出色的地方。奇,特殊的。
寻根究底:寻求根由,追究底细。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对,正确。
潜修静想:形容专心研究,认真思考。
典籍: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也泛指古代图书。
2. 阅读课文,编写阅读提纲。
二、导入
所谓学问,一是学,一是问,虚心求教才是应有的态度。这篇文章的意图是提倡发问。读后想想, 我们从中受到了些什么启发。
三、正课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思考:为什么要提倡发问的精神?不问不行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 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古今中外有成就者都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牛顿等人的事例就足 以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而不问则不能求得真知,因为不问就不能研究,文明就不能进步;不问就 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发现的问题越多,才能对实际事物看得越清楚,对所学才更有 把握。所以,提倡发问精神又有了它的必要性。能发问、勤发问,就拥有了开启密库里的珍奇的钥 匙,何不多问呢?
(2)从下面四句话中选出文章的论点:
A. 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
B. 发问的精神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C.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 发问开端。
D.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2. 仔细研读课文,思考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
(2) 课文前半部分从正面证明论点, 举了哪些事例?列举这些事例的段落是怎样同上下文紧密联系 的?(列举这些事例之前,先在第 4段用“能发问、勤发问的人……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这 两句,分析“能发问、勤发问的人”的共同特点,然后用“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引起下 文。列举这些事例之后,在第 9段用“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过渡,用“举出这几个人物,无 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一句归结到论点。这样写文章上下文之间过渡自然,论点论据配合紧密。 (3)第 9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能否改成“大思想家大科学家”或别 的称谓呢?
讨论并归纳:不能。 因为这关系到上文列举的四位名人的顺序, 前两位是 “大科学家” , 后两位是 “大 思想家” ,所以这里在归纳时按上文顺序写成“大科学家大思想家” 。这体现了文章语言表达非常严 谨周密。
(4)你觉得课文选用的四个事例是否很妥贴?为什么?你能为课文补充今人好问的事例吗?
四、总结
本文通过讲道理,设比喻,引出“发问的精神”的论题,接着提出中心论点,并列举了四位名人的 事例,从正面论证论点。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预习: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二。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分析课文的后半部分,这一部分和前半部分不同,先提出一个错误观点, 然后证明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这应该怎么写呢?
三、正课
1. 仔细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1) 课文后半部分提出了什么反面论点?分哪几个层次对反面论点作分析论述, 指出其 “漏洞” 的? 又用哪些词语把几个层次串联在一起的?
分三个层次对反面论点作分析论述:
A. 墨守旧说,不能发问,就不能研究,文明就不能进步。
B. 一味吸取,不去审问,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
C. 发现的问题越多,才能对实际事物看得越清楚,对所学才更有把握。
提出反面论点后,先用两句作总的否定:“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 然后用“第一” “其次” “更进一步说”等词语关联,衔接紧密,层次清楚。
(2)篇末“那么,你万不可忘记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句中的“那把钥匙” 指什么? 它与前文哪些语句相呼应?
(3)本文的论点与《怀疑与学问》一文的论点有何异同?
(4)本文多次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请从课文中找出来,谈谈反问句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2. 请根据以上分析,编拟出课文段落层次提纲。 (见板书)
3. 巩固练习。
读下面的语句,答题:
(1) 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密库石室里的珍奇, 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 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 指出这两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
答案:A 本体-事物的道理 喻体-封锁在密库石室里的珍奇
B 本体-发问的精神 喻体-钥匙
(2) 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 柜吗?这段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加点字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使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两脚书柜”是比喻只拥有知识而不会运用知识的人。
四、总结
文章从如何做学问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 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 ”的论点,并运用确凿的例证和透辟的分析进行正 反论证。有直接的阐述,也有反面的驳斥,破立结合,增强了说理的说服力。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练习题第二套 答案
一、论述(每题 10分,共 3题,共 30分)
1. 第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比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放眼世界的开阔胸怀、 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高品位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第二、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比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训练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 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第三、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比如语文知识目标包括:语音、文字、词语、语法、修辞、标 点符号、文言文基础知识、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读写知识、工具书使用知识等。语文能力目标包 括:阅读能力目标、写作能力目标、口语交际能力目标、搜集处理信息与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2.角色一词最早源于戏剧舞台,指演员在舞台上依据剧本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其角色行为主
要取决于特定人物的地位。根据这一隐喻,角色被借用并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角色的概念 主要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一套社会行为模式;其二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角色行 为真实地反映出个体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出的位置;其三是指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 范、责任和义务等去行动。
教师角色是职业角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角色期待主要指社会对于教师这一特定职业所给 予的期待。教师的角色意识是指教师对与所扮演角色相适应的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认识与 理解。教师的角色行为则专指教师这一角色在社会期待及个人意识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行为表现。教 师在教育乃至社会体系中具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角色具有以下特征:语文教学的组织者;语文学习的引导者;人际关 系的协调者;社会道德的示范者;语文学科的研究者。
3.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自主性”学习层次上的一种高级学习阶段,是学生的学习触角深入到 知识的深层去探究其联系和区别、并在近乎独立的情况下就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而建 立自己的观点并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独特思路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潜能。这种潜能一般出现在各学科 教学的高级阶段,尤以高一高二明显。这个阶段学生语文学习呈现如下特点:语文学习的内容更深 入,范围更广泛;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增强,能从语文学习的意义上改变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一些 片面认识,不仅在课内学习中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将自觉性迁移到课外;语文学习表现 出一定的思辩性,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观点、态度、理智与情感去体验生活,感受作品,在语文学习 中表现出更强的概括能力、议论能力和逻辑抽象能力;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形成并有所发展。 二、案例分析(每题 30分,共 1题,共 30分)
《登高》是中学古诗歌的传统教学篇目。诗歌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以往 的古代诗歌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教学方法:教师从分析诗歌语言入手,告诉学生这句诗的意思,具 有什么象征意义;另外,给诗歌划分节奏。然而,却缺乏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和鉴赏诗歌,没有 让学生通过自己正确的诵读体会诗歌的意义,去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上面的《登高》的教学案例 中教师既训练学生读诗、鉴赏诗的能力,又使学生转变了传统的古代诗歌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合 作和探究的氛围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加深了对诗的感情。总的说来,这个教例的成功之处体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适当和有效的引导;
第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在合作中集体解决诗歌鉴赏中的难点;
第三、对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充分调动了学生对诗歌的探究热情。 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新语文学习方式,三者相互渗透,学生在整个的语文课堂学习中自主地发 现问题,在合作中和同学、老师共同探究问题,打破了以往诗歌学习的传统简单翻译模式,使学生 在学习中有了对诗歌的新的体验,并且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当然,诗歌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 样的,每个教师对同一首诗歌的理解也是多样化的,但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 兴趣,让他们成为诗歌学习的主动探究者。
三、编写教案(每题 40分,共 1题,共 40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案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 2、感知苏东坡豪放的词风,复杂的性格。
教学重点:朗读,推究文理,品味意境。
教学难点: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词人的胸襟抱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一首《水调歌头》牵动了多少人的情思,一句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更是表达了天下多少离人 的美好祝愿。这位北宋的苏轼又引起了多少后人的关注。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接触到几篇与苏轼 相关的文章。请作回忆。 (《水调歌头》 《涣溪纱》 《核舟记》 《记承天寺夜游》 《荷》 )
二、温故知新,简介作者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 唐宋八大家 ” 之一,与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合称 “ 三苏 ”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 “ 欧苏 ”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 “ 苏黄 ” 书法与黄庭坚、米 芾、蔡襄并称 “ 四大家 ” ,词风豪放与辛弃疾并称 “ 苏辛 ”
三、文体小常识
婉约派:语言 畅达流利奔放,高亢激昂,直抒胸臆;内容 多以雄奇阔大意境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 豪爽的英雄本色。
豪放派:语言 清新、含蓄、委婉,情思曲折而真切;内容 以情感为题材。
四、文本解析
(一)初读感知 判断风格
1. 轻声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及有理解障碍的词句。
2. 小组合作,交流疑难,理解词的大意
3. 小组推选代表概述词意,可以合作完善。
4. 在了解词意的基础上初步判定风格 --豪放
5. 以怎样的语气腔调读这种风格的作品? --豪迈奔放,高亢激昂
6. 个别试读 --听录音 --齐读(注意读出高亢激昂,豪迈奔放)
(二)二读品析 感受豪放
1. 听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感受到风格豪放的作品在语言上的气势。刚刚仅仅是了解大意,初步判断 风格为豪放,现在细读课文找出判断的依据,作进一步的确认。请再读本文从内容上判断哪个字最 能表达词人当时的豪放之情?
--狂
2. 狂在何处,采用什么手法写出这种狂?
-- 狂在 “ 老夫聊发少年狂 ” 的豪情;狂在 “ 左举黄,右擎苍 ” , “ 锦帽貂裘 ” 的英姿;狂在, “ 干骑卷平冈 ” 的阵容 ;狂在, “ 为报倾城随太守 ” 的场面;狂在 “ 亲射虎,看孙狼 ” 的气概;狂在 “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 的信心;狂在 “ 会挽雕弓如满月 ” 的忠心;狂在 “ 西北望,射天狼 ” 的雄心;
典故:(补充背景,出示地图,帮助理解词人情感)
亲射虎,看孙郎自喻孙权,虽年近四十, 仍有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小结:以 “ 狂 ” 字统摄全词,豪放在其出猎场景的壮阔,在其报国之心的浓烈。上片的叙事为下片的 抒情铺垫。全词巧用典故,借出猎的表达报国之心。这也确实是一首风格豪放的词篇。 (中心主题) (三)三读吟诵 再现豪放
以高亢的音调、充沛的激情 ,再现词人不可抑制的豪情! (对照板书,尝试背诵)
五、拓展研读
1. 这首词不仅我们读来感受到万丈豪情,就连苏轼自己也较为得意,他自己说 “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 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 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 其实这是他的第一首豪放风格的词,在豪放派词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 义,苏轼也成为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再欣赏他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豪放风格的词篇。 (读出豪情)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 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 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思考:如果说《密州出猎》豪放在其场面的壮阔,报国心的浓烈,那这首词有表现在何处? (雄奇壮丽的景色、如画的江山、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一切都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 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
2. 词人在豪放词篇中表现出其昂扬的风姿,豪迈的气概,是一名响当当的汉子。可是,无情未必真 豪杰,殊不知苏轼同样擅长婉约风格。就在创作本文的同一年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 弗,便写下了被陈师道夸赞为 “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 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 梦》 。一起欣赏,并结合对苏轼的了解用一句话来概括苏轼的形象。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 一句话概括苏轼形象
(我心目中的苏轼)例如:
他是一位有着铮铮铁骨而又绵绵情意的词人;
他是一位内柔外刚的人;
他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
他是一个儿女私情与家国在计兼顾的矛盾体;
他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平常人。 ……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背诵本文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二 答案
练习题第三套答案
一、论述(每题 10分,共 3题,共 30分)
1.综合性学习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优点和长处,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探究精神、合作 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注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但二者是有 区别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没有研究性学习领域宽,因为它要以语文相关的内容为对象,综合性 学习更注重实践活动,注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而研究性学习更注重专题研究,注重研究品质的养 成。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是相对于研究性学习活动量要小一些,与课内联系紧密,而研究性学习完全 是开放的。
2.传统教学技术又称为常规教学技术,指那些过去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并且现在仍在使用的、 比较简单易行的教具、媒体。传统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使用的教学技术也比较简 单,如教学语言、板书、教学模型、实物教具等。
多媒体教学技术相对于传统教学技术而言,又可称为电化教学技术或者电教技术,指利用现代 科学技术的相关成果,借助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交互媒体、等手段传输和调节教学 信息,以取得教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技术。
任何教学技术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以此,一方面,语文教学技术的选择要以语文教学目标 为依据。语文教学技术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就体现在是否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否反映语文学科的 性质,是否立足于学生的未来与发展。另一方面,语文教学技术的选择要着眼于各种教学技术的个 性特点和优势互补,实现各种教学技术的融合。传统语文教学技术和多媒体语文教学技术有各自不 同的特点、适用范围、条件和操作方法,在传递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时具有不同 的功能。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技术选择上要表现出包容与开放,不能因为对传统语文教学技术熟 悉或因曾为语文教学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而排斥多媒体教学技术,也不能因多媒体教学技术有许多不 可比拟的优越性而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技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熟悉不同 的教学技术的优点与缺点,扬长避短,因地、因时、因课制宜,实现优势互补。
3.语文能力落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指掌握语文工具(语言文字)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要把 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统一起来,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赫运用祖国 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认读、理解、记忆、速度等四个因素。
写作能力分写作的一般能力和写作的基本能力。写作的一般能力主要是指观察力、思考力、想 象力。写作的基本能力根据不同的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各种体裁的文章的写作能力, 如记叙文写作能力、说明文写作能力、议论文写作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即根据各种文体的特点, 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写作能力。还有一类是写作各种体裁文章所共同要求的写作能力,主要包括审 题能力、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表达能力、修改文章能力。这些能力也是写作的基本因素,在 写作活动中属于方法、技巧和技术活动的范围。
听说能力主要有这样一些构成因素: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语音的鉴别力和运用力。语义 的理解和组织力。评价、判断力和反馈力。
二、案例分析(每题 30分,共 1题,共 30分)
1. 从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法国作文题目的特点主要体现为:
(1)作文题目设计体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2)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个性化的思考; (3)学术含量较高,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
2. 从材料我们可以发现,中法作文题目的异同主要表现在:
相同点:
(1)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命题设计注重开放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不同点:
(1)法国作文题目多为命题作文,我国多为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2)法国作文题目按照高中的分科进行分别命制,而我国则文理科通用一个作文题目。 3.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我国中学作文教学改革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增强作文题目的可选择性,充分考虑到文理科学生在思维模式上的不同特点;
(2)大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哲学思辨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加强学生的人文积淀和公民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编写教案(每题 40分,共 1题,共 40分)
《囚绿记》教案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及主旨。 2、理解咏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品味本 文含蓄优美的语言。 3、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 它结构精巧、变化多姿的特点。 4、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和表现手法,感受本文语言含蓄优美的 特点;学习作者面对困境勇于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的构思,体会其精巧,多姿的特点
2、了解有关语句的深刻含义及表现手法,感受语言的含蓄优美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
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
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
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绿”本指绿色,文中实际指窗外长着的常春藤。 “囚绿”就是把常春藤“囚禁”起来, “囚禁” 是缘于对绿的热爱和渴盼。 “囚”又使作者认识到常春藤的品格,从而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2、介绍作者陆蠡。
3、凭藉北平临时寓所,窗外常春藤带入室内的一片绿影,作者敏感地发现了“生的欢喜” ,也发现 它总是朝着窗外沿伸,尽管枝干是被“幽囚”的、浙渐失去青春之色的绿条,还是不屈地面向阳光 之神生存。那时,是在芦沟桥事件之后,它隐喻着“永不屈服于黑暗”的民族的热望, “也让我们窥 见了他那渴望阳光、渴望生命、渴望欢乐的灵魂。 ”这篇散文确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4、学习生字:略.
5、理解生词。
6、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共 14段,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1-7) ,赏绿。作者用浓墨抒写了对青藤的喜爱之情。
第二层(8-11) ,囚绿。作者着意表现他囚绿的固执和青藤的不甘被囚的执著。
第三层(12-13) ,释绿。这一部分中“卢沟桥事变发生了”是精彩的一笔,这一句点明了文章写作 的时代背景,使故事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如烛炬点亮全篇,突出文章的主题。 第四层(14) ,思绿。在遥远的南方,作者思念着他的圆窗和他的绿友,含蓄地表达了对日寇铁蹄下 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四、教师小结:这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文字。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讲述了他孤旅生涯中的一个令人心动 的故事,借窗前的一株常青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 1到 7自然段。
2、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文章题目是“囚绿记” ,为什么不直接写“绿” ,而先写公寓?
4、学生速读课文。指名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 、 “绿色是多宝贵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这两句快意淋漓的直 抒胸臆,表达了对绿色的不同寻常的理解和深深的爱意。
(2) 、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辄的鱼盼等着雨水! ”——用恰当的 比喻写出“我”对“绿”的一往情深,一片痴迷。
(3) 、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悟。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 —这句话主要表现“我”与“绿”心灵相通。这里主要是表达作者对“绿”的热爱,对安宁、平和 的追求。
(4) 、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
——这一段用细腻的笔触、特写的镜头、饱满的激情、主观的感受,描绘“我”对常春藤生长状态 的守望。至此, “我”对“绿”的酷爱达到了高潮,为下文的“囚绿”作了铺垫。
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8到·11)段。
2、 “我” “囚绿”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插入“我”对从前住的乡下小屋里的芽苗、蕈菌不忍拔除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4、对作者“囚绿”这个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5、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你有什么启示?
五、教师小结:被囚禁的常春藤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我渐渐不能原谅自己 的过失……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本性善良的作者对这绿色既怨恨又爱怜、欲开 释又难舍,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心酸的事情啊。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文章以对“绿”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按“赏绿——囚绿——释绿——思绿”的发展过程来安排文章 结构,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 “赏绿”部分用大量篇幅极言对绿之爱,为“囚绿”作铺垫;接着用繁 笔写“囚绿”之执著, “释绿”部分是文章主题所在。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读课文。
2、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由作者“释绿”的时间和地点,你联想到什么?
明确:穿插介绍陆蠡有关事迹: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小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 该社工作。 1942年 4月 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 秘密杀害。 “释绿”这部分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在这里,作者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 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仿佛也照见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作者后来“把瘦黄的枝叶放在 原来的位置上” , “珍重地开释”表明了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齐读课文 14段。 2、这一段文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合作探究:
1、 “我”喜欢绿色,也囚住了绿,为什么最后“我”又让“绿囚”恢复了自由?
2、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文中交代的历史背景说一说。
明确:课文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作者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因为本文写作背景是“卢 沟桥事件发生了” ,这一句使故事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之后,作者回到了上海。他 在上海孤岛坚守进步文化阵地,继续救亡宣传,那么这个时期作者就似这被囚的常春藤,所以本文 抒发了作者不屈用于黑暗和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五、品味语言:
1、“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我”把绿色拖进“我”的房间,它伸展得更长,长得更快,它的顽强、执著,生命力旺盛,让“我”看到了“生的欢喜”,也隐含了“我”对自由、光明的向往。故此,它又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2、“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表面上写自己离开北平后还一直挂念曾被自己幽囚的绿色,极写了对绿色的思念,其实该句还含蓄地表达了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和牵挂。
3、“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开释”用“珍重”一词来修饰,表现了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在这里,那一绺青藤仿佛得了灵性,它那顽强抗争的性格,它那永向光明的执著,仿佛作者也从中照见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
六、教师小结:
常春藤那“永远向着阳光”“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告诉我们:要敢于挑战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要有战胜这些困难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到达成功的彼岸。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板书设计: 2、囚绿记
赏绿(喜悦)——囚绿(爱怜)——释绿(祝福)——思绿(牵挂)————追求自由和光明。
练习题第四套答案
一、论述(每题10分,共3题,共30分)
1.语文教材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打破教材的单一编写体系,建构多元的教材编写方式;
在坚持发展和创新的同时,保持教材基本内容的相对稳定性;
重视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双重发展,使语文教材具有弹性和可开发性;
建立完整的教材编制理论体系,配置结构合理的教材编制队伍;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编制具有科技含量的新型教材。
2.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
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实施者;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
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合作者;
从呆板的经验者转变为教学的创新者。
3.本次语文新课标的理念重要包括: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味,什么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注意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意感性把握和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次新课程改革提倡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已经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沟通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生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要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具有现代意识。
二、案例分析(每题30分,共1题,共30分)
这是一堂没有备的课,也是一堂体现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课。
学生对“天下大雪”兴奋不已,教师“投其所好”,果然改变了预设的计划,将学生置于大自然创设的学的情境之中,开展有滋有味有趣有益的教学活动,这是“顺省心”,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这正是新课程的人文起点。
教师捕捉住天下大雪的自然现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贴紧生活,
开展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正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建设有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教师让学生用雪的象征意义,完成雪的配伍题,多角度抒发对雪的感受,围绕雪作文。所有这些都在紧扣一个“雪”字,调动学生关于雪的知识储备,不蔓不枝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让学生在关照自然、关照社会、关照人生中健全人格,提升精神境界,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改理念。
三、编写教案(每题40分,共1题,共40分)
《一片树叶》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品味散文优美、富于哲理的语言,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也是对自己写作的借鉴)(知识、能力目标)
二珍惜生命的话题日久弥新,学习本文,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由衷热爱和对身边人和事物的珍惜,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生平以及作者构思(主旨的步步深入的揭示过程)
难点:每一个过程对生命的感悟,如何体现珍惜生命这个主题。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教师亲身体验,引用茅盾“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富有哲理的语言,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人类固然伟大,那么能够将自然美景描画出来的人,并能激发我们的人内在感悟的人,是否也有其与众不同的伟大之处呢?
展示东山魁夷的画,请同学们选择最喜欢的一幅,组织语言,说明理由。
幻灯片(一)《北杨》
幻灯片(二)《湖》
幻灯片(三)《月夜樱花》
二、由以上图片的展示以及学生的参与,自然过渡到东山魁夷其人以及他如画般的散文。
问题一:作者东山魁夷的一生直接影响着他的画风和文风,请同学们阅读《迢迢大和路》,用简练的语言介绍他的一生。
生概括师总结,多媒体展示如下内容:
·东山魁夷1908年生于横滨,从1923年进入美术学院,到战后第三年(1947)为社会所承认登上日本画大师宝座,长达二十五年,其时已经39岁。历经留学德国,旅行北欧、南欧,日本各地以及中国,所一生富有东西南北各方面的体验和素养。家族生意破产,战争,至亲全部死亡等变故,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他被强征入伍,亲眼目睹日军屠杀别国人民,也看到了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灾难。战争结束后,虽难逃贫困,但他满怀喜悦,没有抱怨长期不能进入专圈子的失落,反而将孤独时候的落寞,与大自然的美妙融为一体,为后来的散文创作建立了深厚的基础,与同时期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称为文坛“双璧”,199年逝世,一颗画坛和文坛巨星陨落了。
问题二:
文章以“一片树叶”为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怀和对生命的感悟,但不仅仅写一片树叶,请你概括一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下笔的?
圆山月赏樱花
对战争岁月的回忆
观赏庭前树叶
三、由问题二的解决,请三个同学分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品味语言,主旨探究的课文分析过程。
生朗读的同时,设计一个动手题和一个思考题。
问题一:勾划你认为优美的、颇有哲理、富于表现力的语句。
问题二:有人说,东山魁夷的这篇散文,标题为“一片树叶”,最后一部分才由庭院的树叶阐发联想,完整地阐释了生命的意义,前两部分脱离主题,属于败笔;有人说,这三部分是有意组合在一起的,更好地揭示了生命的内涵。你认同哪一种说法?紧密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四、重点解决思考讨论题,必然要紧密结合教材,那么第一个动手题就是分析课文的关键,
不管是哪一个答案,都需要对课文的每一部分进行品味分析。
圆山月夜樱花奇缘巧遇:物我两融,震撼人心
由衷喜悦:正因为美好生命的短暂,它的灿烂更能动人情怀(可以联想到蝉,梅花)
(对于日本人的樱花情结,可以讲讲大和民族的精神内核,与我们民族的异同之处从古到今,我们民族的悲落花情结,可以补充一些诗句,通过对比,更能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战争岁月的感悟战争中:生命之火行将熄灭,受到自然景物旺盛活力的强烈震动
战后:贫困、苦难、亲人离去,但清澄的自然和朴素的人性让我“充实而满足”,重燃生命之火,也影响了他的画风。
庭前观树叶断想树叶的生死轮回与一棵树休戚相关,人的命运亦与整个社会密切相关
由衷感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此三部分由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过渡语有机地组织起来了
五拓展练习:
……道路的回忆是无尽的。
……这是一条令人绝望的冬日之路。
……纵长的画面,中央是一条灰黄的路,左右的田野和山丘一片青绿,天空狭长,呈现蓝色。我考虑这三种颜色在分量上的比重
……我想使这幅画的画面得以充实……
……这条路既不是被光芒炽烈的太阳映照的路,也不是被阴惨的暗影包裹的路,这是一条在熹微的晨光里默默地呼吸着的永生之路。
——节选自散文《路》根据《一片树叶》主旨的揭示过程、你对东山魁夷人生的了解和以上文字的启示,
请用一段文字诠释《路》的主旨。
练习题第五套答案
一、论述(每题10分,共3题,共30分)
1.(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而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与交际的重要工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作为一个能正常生活的世界公民必须具备五大生活技能:听、说、读、写、算。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协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语言的作用和中学语文科的任务决定,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语文学科还具有人文性。语言,从形式上说,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从内容上说,它所承载的信息、交际交流的信息都是思维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因而语言具有人文性。并且,为学校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这里所承载、传流的信息更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高、最的结晶,所以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就应更高、更严。没有哪一类信息能够比学校传播交流的信息对人类本身的发展更重要,因为学校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的最主要阵地。因而,人文性自然应该成为学校各科教育的一个基本属性,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语文学科教育更不例外。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语文是承载和传播人类文明的工具;学生学语文是为了掌握这个工具去接受和传达人类文明。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在接、传人类文明的训练中才能实现对工具的掌握,也只有在掌握工具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接、传人类文明。二者相辅相成。
(2)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语文科的重要属性
首先,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学科,这使它和中学的其它学科都鲜明地区别开来。它的综合
性表现为: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教学功能的多重性、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教学原则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其次,语文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要靠实际训练来形成。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又是基础学科。学习语文,是为学习其它学科打基础,掌握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学科更应注意学生实际运用语文能力的培育和形成,离开语文实践,没有其它的途径。语文学科的实践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必须遵循“大语文”教育观,把学校内语文学习和社会中、家庭
中的语文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的学习与生活中的语文运用结合起来的良好习惯。一道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生活中实践的各种场合、各个环节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2.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作文言之无物。学生作文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表、言之无物、读来无味。原因是缺乏观察、体验、积累。(2)作文中语汇贫乏。标点使用、错字别字、词不达意、用词不当、词汇贫乏,用语干瘪以及语句不通、语序混乱等毛病在作文中比较普遍。(3)作文中心不明,立意不高。这方面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水平、思维水平等密切相关。(4)作文结构不严谨,条理不明晰。应把握四种关系:时空关系、顺逆关系、详略关系、内外关系。
作文训练:(1)育人训练(2)积累训练:观察和感受生活、广泛涉猎读物(3)思维训练:善于联想和想象;深入思考生活;辩证地看待问题,全面地认识事物;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事物。
(4)语言训练:准确、简明、得体、生动。(5)技能训练:审题能力的训练、立意技能的训练、选材技能的训练、谋篇技能的训练、成文技能的训练、修改技能的训练。(6)文体训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7)速度训练。
3.智力因素与语文学习
(1)注意力与语文学习:要巧妙利用无意注意、要依靠有意注意组织学习、要争取发展学生的有意后注意。(2)观察力与语文学习:善于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传授观察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3)记忆力与语文学习:充分利用无意记忆,增强记忆力;提高学生对材料的加工水平;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4)想象力与语文学习:可以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或事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要注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要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要注意丰富学生的语言。
(5)思维能力与语文学习: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启发思维;要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促进思维力的发展;要特别注意创造能力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与语文学习
(1)动机与语文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提供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正确归因。(2)兴趣与语文学习:扩大知识视野,发展多种兴趣;把学生原有的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中;增强语文教学的形象性;以感情带动兴趣。(3)情感与语文学习:重视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要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间感情的交流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体验,增进他们对教学活动的热情和参与意识;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和美感。(4)意志力与语文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是培养意志的重要条件;增强意志品质的自我培养。
二、案例分析(每题30分,共1题,共30分)
试题的价值取向:1.在命题形式上有创意。在形式上大胆以一篇作文设计整套试卷,改革了长期以来中考试卷繁琐内容的弊端;
2.材料具有文化品味。语文教学评价的过程不是对学习结果的单一性、线性式记忆考察,评价本身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生成知识、激润情感、接受价值理念。文本内容在评价中与学生思想碰撞,实现着价值的交流、冲突、协调与融合,进行语文教学评价就是展现学生对语言的价值观念等文化特性的思考。这则材料讲了果园的主人把一些成熟的过失留下给鸟儿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生命的关爱。“其实,无论自然、社会,还是家庭、个人,每天都在为自己、为他人留下什么”这些提示语很有启发性,启发学生对认识的思考,对人奉献、助人为乐、追求和谐等价值观念的强调。
3.从评价目标上来看,语文新课标把“抒真情、写实感”作为评价作文的重要标准,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把作文与做人紧密联系起来,是从写作主体出发提出的要求,也是自主学习、自主写作的具体体现。
4.从评价的途径上看,在这次中考中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改变了在选拔性考试中,学生仅是被评价对象的情况。学生自评的引入,既是对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尊重,又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5.从评价的方法上看,这是一次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选拔性考试,所以评价仍是用分数进行了量化,分项给分并且由三位老师大分取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评价的公平性。
三、编写教案(每题40分,共1题,共40分)(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