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人,离开房地产中介吧!

 维克多_雨果 2018-05-23

(图片来源于网络,只说全行业,不针对某一家)

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总是能在路边看到各种房屋中介在激情四射的跳着舞,他们舞动着,他们呐喊着,似乎这个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之后,则会有一个领导模样的人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对这些年轻人进行着洗脑,对他们的未来画下一个圆圆的大饼。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规矩,我们不好去评论什么,但一条街同一个品牌的中介甚至开了三四家店。每个店动辄数十个年轻人,而店门口还常年挂着招聘精英!

我们的社会,一方面很缺人,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却从事着本身并不直接产生价值的行业。这正常吗?这不正常!

【一】暴富心态

说房产中介本身不产生价值,这点也许并不十分准确,因为他们之中的确很多人确实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还节约了双方时间。

但,一条街同一品牌好几个店,每个店动辄几十个年轻人,而且还源源不断的招聘,这是一种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众所周知,二手房入行门槛极低,基本是万金油职业。但其收益巨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你刚入职时,就会有老人介绍,谁谁谁开了一单,收佣几万,分成几万。还会告诉你某经纪人月入十几万。

他们没有骗你,但记住,他们是他们,你是你。收入这么好,却为什么一直要招人?因为房产中介过了新手期后基本无薪资或者很低的薪资,全要靠业绩提成生活,所以在收入稳定上又不及快递员、外卖员。可以这么说,经纪人三个月内消失的超过五成,一年内消失的超过9成。所以,房产中介要不要一直招聘人呢?恐怕要的。

因为这个行业,业绩是硬道理。而业绩除了看市场,看你的勤奋程度,有时候还需要那么点运气遇到好的房源和客户。

也许上个月你是店里销冠,下个月你就不开单吃不上饭。

为什么年轻人这么热衷于这个行业?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可见的高额回报。谁都想开单,都想一个月赚几万。但这些年轻人大部分都做不到,因此,很多年轻人入行少则一个月,多则3个月就会选择离开。几个月不开单在行业里很常见。

而众多的年轻人汇集在这个行业里,动辄几个月对社会不创造任何效益,而且,都是很多年轻人的大好年华。打着奋斗去创造未来的旗号去浪费生命,对于社会,真的是一种劳动力的浪费。

【二】乱象的根源

随着房产中介的大扩张,对于业务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上同业竞争纷纷提高收入门槛,保安、服务员、快递员等纷纷进入房产中介经纪人行业。由于市场的快速膨胀,这些根本没有任何二手房销售经验的人必须要快速进入“状态”,使得整个房产中介行业的服务质量也随之下降,在高收入高返点的利益驱动下,“不择手段”、“破坏行规”时有发生,监管和自我约束变得越来越难。

入行门槛低,利润巨大,一切以成交为目的是当今中介乱象的三大根源。

大量人群的涌入,但资源就那么多?正常资源显然是养活不了这么多人的,于是,好戏上演了。

在客户边:很多人为了套取客户信息,在网上发布大量虚假低价房源,你看了很心动打电话过去,人家会告诉你卖完了。然后给你推荐别的,为的就是套取你的信息。

在房源边,中介会印发很多房屋求购信息,假装购房者,以套取房屋出售信息。更有甚者,中介把买来的业主家庭电话,住址,手机号码信息发布在圈内作为房源信息共享。 这下热闹了,很多业主都被骚扰。电话一上来就问转让心理价位,让很多业主感到莫名其妙。一个家庭一天从早到晚平均十几个骚扰电话。很多业主报案,但警察都表示无能为力,所以电话不多的用户只能选择拔线,甚至停机换号。 但是电话拔了也不行,中介已经开始上门盲跑了。就是2人搭档,一个装看房的。看中哪家就敲门,开门就瞎说看到你家房子在挂牌,现在客户来看房。被骂神经病后,又说搞错了。如此伎俩反复使用,进行扫楼培训。周边中介几十家,从业人员成百上千。估计周边,甚至全区都在被扫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介能买到家庭个人电话,甚至跟住址准确挂钩。

为了成交,无所不用其极!

【三】伸向新房的触手

很显然,只靠二手房是养活不了这么多房产经纪人的。各大中介纷纷将出售伸向新房市场。

开发商的初衷是好的,美其名曰拓客。

奈何生活大的压力太大。现如今,各种中介早已守在售楼部门口,拦截自然到访客户,而且还在网上大张旗鼓宣传通过他们购买房子更便宜。

以至于现如今,买房大家都不敢进售楼部留电话,都是直接找中介,因为这样更便宜。而成交后,开发商不仅要付给中介佣金,还要给这些客户额外的优惠。反而违背了初衷。

开发商通过中介卖房,就是饮鸩止渴。但别人都这样,你不这样做你又没客户,总之最后,整个市场畸形。

【四】建议

最后说一下,不是本人对这个行业或者房产经纪人有什么偏见。非常客观的说:能在这个行业干5年以上的绝对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通晓各类房产知识,不管是营销学,心理学还是察言观色的能力,出众的说服力放在大学绝对都是教授级的。这点不吹不捧。但很多人根本做不到这个地步。

所以,我奉劝现在的年轻人。趁着大好年纪,去学个技术,然后学精学透,找一个可替代性不强的行业,深耕之。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一些虚无缥缈的事上。

毕竟,这个行业本身不产生价值,而你成为那1%的人也不太现实。

以上为正文……

以下为推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