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之强,破六国之纵横,统一方圆千百里,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本人也自称始皇帝。 可是遗憾的是强秦之国,在历史的沉沦中也慢慢的消亡,传不过二世就毁在了秦二世胡亥的手上。当时秦始皇的预定人选并不是小儿子胡亥,而是大儿子扶苏,扶苏的表现也从来没有让秦始皇失望过,为了锻炼这个继承人,秦始皇可谓说是煞费苦心,还将扶苏交给了蒙恬磨练,投身到了军中。 天算不如人算,没想到秦始皇忽然暴毙。在大臣李斯和赵高等人的勾结下,匆匆忙忙的掩饰了秦始皇的死讯,扶持小儿子胡亥为皇帝,还命人以秦始皇的名义让扶苏自尽。 历史上的扶苏和胡亥算说是两兄弟,但是一个是英明的嫡长子,一个是纨绔子弟,一看就是娇惯无比的小儿子。在这场权力的争夺中,赵高和李斯的作用举足轻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当属李斯。 秦始皇天下未定的时候,李斯就是秦始皇身边的谋臣,后拜为丞相,权倾一时。和管理内府的赵高两个人珠联璧合,只手遮天。那为什么睿智无比的秦国一谋士李斯,不选英明的君主扶苏,非要帮助纨绔子弟胡亥继位呢? 一方面观点认为,李斯这个人极为自负,为了证实自己的能力,自己想让谁当皇帝就当皇帝,即使是一个丝毫没有潜质的人也能够将他扶上皇位,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实力,扶持一个英明的君主,功劳比不上扶持一个纨绔的人坐上君王,开垦千秋万世的基业,这才是让李斯名垂青史的基石。 另外一方面则是由于扶苏的软弱。扶苏重文亲儒,和秦始皇曾有这方面的争论,为了锻炼他的男子气概,秦始皇特意将扶苏派到边疆,几年的磨练下来,算是有了一些英武气概,做事也更加果断。 但是从扶苏接到一个不知从哪儿来的命令就哭泣着拿剑自杀,根本不顾蒙恬的阻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根本不能在诸雄争霸中立足。即使扶苏当上皇帝,秦国也未必能够续写历史。还不如让狠辣的胡亥搏一搏。 参考资料:《秦本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