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市公司扩大布局三元材料 镍去库存节奏加快

 向11 2018-05-23

[摘要]从2017年开始,国内主要三元材料厂商纷纷开始加大对高镍811产品的技术储备及开发力度,并于下半年陆续进行中试或量产,产能逐步释放。

从2017年开始,国内主要三元材料厂商纷纷开始加大对高镍811产品的技术储备及开发力度,并于下半年陆续进行中试或量产,产能逐步释放。

降钴增镍成新趋势

受政策驱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材料需求近年来迅速增大。钴是三元材料中的重要原材料,但其资源稀缺,2017年以来价格不断上行。在成本压力和补贴倒逼的情况下,三元材料“降钴增镍”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硫酸镍正在成为产业链上新的焦点。太平洋证券预计,随着高镍三元电池渗透率的逐步提升,2018-2020年国内动力领域对硫酸镍的需求将分别达到6.43万吨、13.13万吨、29.9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0%、104%、128%。从全球需求看,预计2018-2020年对硫酸镍需求在31万吨、48万吨、78万吨,同比增长37%、54%、6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也在研究电池去钴化。特斯拉ceo马斯克近日称,特斯拉可以在增加电池镍成分的同时,大幅降低钴的用量,在做出这一改变的同时仍然保持电池优异的热稳定性。更多:新材料产业新闻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以上,力争实现350wh/kg,系统能量密度力争达到260wh/kg、成本降至1元/wh以下。

上市公司扩大布局

今年以来,卓能、比克、横店东磁、德朗能、天津力神、亿纬锂能等锂电厂纷纷加大高镍电池的产量,未来对镍钴锰811型的需求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宁波金和、当升科技等正极厂商已率先实现镍钴锰811量产与销售。据太平洋证券分析,相对于523型,811型毛利率可从18.5%提升到28.4%,提高近10个百分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