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发热的治疗方法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5-24

发热通常是指病理性的体温上升,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是很多病患的伴随症状。因小儿新陈代谢很高,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因此体温比成年人略高。一般小儿正常肛温为36.9度至37.5度,比口温约高0.5度,而腋温比口温低O.5度。小儿体温一般以肛温为好。标准体温一昼夜有轻微波动,晨间稍低,下午略高,但是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

治疗:

(1)西医疗法小儿发烧,不用惊慌,可以先采取下列降温措施:降低室温,装有空调的家庭保持室温在21度至23度;让孩子休息,体温在39.5度以上的小儿,要绝对卧床,敞开包被或者松解衣服,使皮肤裸露,增加辐射与对流;鼓励孩子多饮凉白开,也可以口服凉饮料,喝水至少达300mL;当体温超过39度时,头部放置冰袋或者冷湿手巾,体质好的小儿可以用酒精浴降温。具体做法是:每回用40%酒精溶液150至200mL,用布浸湿后轻轻地擦拭病儿体表皮肤和四肢,尤其是大血管(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所经处,时间是5--15分钟,直至体温降到38度即可。对于体弱儿则采用温水擦浴法(水的温度34度至37度),其降温效果较好并且安全。

(2)中医治疗:外感发热:常见症状为发热恶寒、头疼无汗、鼻塞、鼻流清涕、口不渴、咳嗽、痰清稀、苔薄白、脉浮、指纹鲜红;外感风热者,可有发热、微汗出、头疼、鼻塞、鼻流浊涕、咳嗽、痰黄稠、咽痛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紫色。治疗此症需要清热解表、发散外邪。方用正柴草饮,柴草9g,防风、棒草各3g,橘皮4至5g,芍药6g,生姜3.5片,水煎温服。

肺胃实热:常见症状为发热很高、面赤唇红、口鼻干燥、渴而引饮、气息喘急、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数而实、指纹深紫。治疗此症需要宣肺清热、消食理气。方用双解汤,姜芥3g,桑皮、赤芍各9g,银花18g,酒山茶根、石膏各12g,薄荷、酒大黄、牡丹皮各6g,用水煎服。

阴虚内热:常见症状为以午后潮热或者低热为主、形瘦体弱、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口唇干燥、食欲不佳、舌红苔剥、脉细数、指纹淡紫。治疗此症需要滋阴清热、补益肺肾。方用清骨散,银柴草5g,胡黄连、秦艽、鳖甲、枸杞根、青蒿、地参各3g,棒草2g,用水煎服。

(3)拔罐疗法:

选穴:大椎、大杼、风门、肺俞、胃俞、曲池、外关、尺泽。具体做法为,火罐法,用投火或者闪火法将罐吸附于大椎、肺俞、外关、曲池或者用抽气罐法。针罐法,先行针刺大椎、风门、肺俞、尺泽,待得气后留针,然后用火罐或者抽气罐法。

刺络拔罐法,先对大椎、肺俞、曲池消毒后用三棱针在各穴点刺2至3下,然后用闪火法拔罐。走罐法,沿背部足太阳膀胱的大杼至胃俞来回走罐,以皮肤潮红为度。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