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潜伏期为14至17日。发病开始像感冒,有轻度发烧,头疼,全身不舒服,食欲下降,咳嗽,流鼻涕等。一至两日后,躯干皮肤上出现红色斑疹,非常快变成丘疹,疱疹,位置表浅,像水珠要滚动一样,大小不同,直径三到五毫米,通常为椭圆形。疱疹液初起为清澈透明,渐渐变浑,约1星期结疹。疱疹常伴有瘙痒,使病人烦躁不安,抓后极容易感染化脓,形成丹毒,蜂窝组织炎,皮下脓肿,急性淋巴结炎,败血症等。 水痘西医治疗 水痘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瘙痒可以用0.25%的炉甘石洗剂或者5%的碳酸氢钠溶液,亦可以用抗组胺药物。疱疹破裂涂以龙胆紫,杆菌肽或者新霉素软膏。激素能够降低免疫反应,助长病毒播散,通常要禁用。如患水痘前已长时间使用激素的病人,要及早减为生理剂量(为治疗剂量的1/10至1/5)或者停止使用,同时肌注较大量丙种球蛋白以期降低病况。营养不良儿感染水痘时,或者水痘皮疹比较密集时,可肌注维生素B12500μg一回或多次。对继发细菌性感染如败血症等,要尽早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水痘病人,新生儿水痘或者播散性水痘肺炎,脑炎等严重病例,要尽早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阿糖腺苷,每天10mg/干克静脉滴注,或者无环鸟苷(ACV),每8小时5到10mg/kg静脉注射,疗程五到七日,或者加用α-干扰素,以抑制病毒的复制,防止病毒扩散。 水痘中医治疗 1.风热型轻症:发热,流涕,可有咳嗽。一至两日出疹,痘疹红润,泡浆清亮,稀疏椭圆,并且有瘙痒,舌苔薄白,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解毒祛湿。用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各12g,竹叶,桔梗,牛蒡子,浮萍各10g,薄荷,甘草,蝉衣各6g,滑石,芦根各15g,每天一剂,分三回服。 2.热毒型重症:发热很高,或者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水痘密集,疹色紫暗,疱浆混浊;或者伴有口舌生疮,牙龈肿疼,大便燥结,小便短黄,脉洪数或者沉实,舌质红或者绛,舌苔黄燥而少津。治宜清热解毒,凉营滋阴。用清营汤加减:水牛角10g,生地15g,丹参10g,玄参10g,麦冬12g,黄连6g,金银花15g,连翘12g,当归12g,丹皮15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一剂。疹色深红者可加紫花地丁,紫草,山栀,清热凉营;阴津耗伤甚,口干者,加花粉,麦冬,芦根等,养阴生津;牙龈肿疼,口舌生疮,大便干燥者,加服少许硝黄粉或者大黄,枳实等,泻火通腑。 治疗水痘的民间偏方 1、黄芩,法夏,丹皮,杏仁各10g,桔梗,蝉衣各6g,六一散,连翘各15g,板蓝根30g。每天一剂,水煎取汁适量的,7至10个月患儿每天服三到五次,每回半匙;2岁以上患儿每天服三回,每回3汤匙,服时可加少量冰糖调味。可治水痘初起,证属风热犯肺型,除见水痘出现外,尚伴有恶风发热,流涕,喷嚏,咳嗽等卫表症状,苔薄黄。脉细或者浮。 2、荆芥,连翘,赤芍,白蒺藜,牛蒡子,淡竹叶,木通各10g,蝉衣3g,灯心草1g。每天一剂,诸药先浸泡半个小时,沸煎五到六分钟后,取汁300ml,4岁以下患儿频频饮服,4岁以上患儿于上,下午各分两回服完。可治小儿出疹性病患,如水痘,风疹,过敏性紫癜,荨麻疹,湿疹等,对水痘适于风热挟湿型。 治疗水痘的饮食疗法 1、绿豆100g,适量的白糖,把绿豆加水500g,煮汤,服用时加适量的白糖,代为茶饮。可消肿、利水,清热解毒,解渴清暑。比较适用于水痘,热退后即停服。 2、鲜竹笋,鲫鱼各适量的,把鲜竹笋洗干净切成片,鲫鱼去鳞和内脏,同煮汤食,每天三回,随量食。比较适用于水痘初起,小儿麻疹,风疹等。 3、胡萝卜,芫荽各60g,洗干净切碎,加水煮烂,加冰糖服,每天一剂,早,中,晚分三回服完。连续服用1礼拜,宝宝只服汤汁。具有疏风清热的作用。比较适用于水痘初起,促使疹毒外透。 4、青橄榄50g,生萝卜500g,洗干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煎汤,去渣后当茶饮,每天一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