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痘

 学中医书馆 2013-02-05

水痘
  (概述]
  水痘,是以皮肤出现斑疹、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疮疹论》中说:“其疮皮薄,如水疱,破即易干者,谓之水痘。”指出了水痘疱疹的证候特征。因其疱疹形状椭圆如豆,疱液如水,色泽明亮,故称水痘。在水痘疾病过程中,由于疱疹的形状不相同,又有“水花”、“水疮”、“水疱”等别名。现统一称为“水痘”。
  西医学亦称本病为水痘,因感染水痘病毒致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发病者占大多数。因小儿肺脏娇嫩,卫外不足,在冬春季节容易为时行风温湿热邪毒所袭,罹患水痘病证,尤以1—6岁d,JD发病率高,其它年龄亦可有患病者。本病在儿童集体机构中容易引起流行。临床预后一般良好,发病后可获终身免疫,极少有再次发病者。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早就明确提出了水痘的病名。《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痘疹方论》中对水痘、天花的发病机理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水痘具有传染性和水痘与天花的临床特征。明代《万氏家传痘疹心法》中提出天花、麻疹之病重于水痘。《景岳全书》叙述了水痘发病的临床特征、诊治和调护。清代《医宗金鉴>>和《疹科纂要》中阐述了水痘的病因证治,同时提出了适应水痘症情的调护方法。综上所述,中医学对水痘的发病特征、诊治方法、饮食调摄、病情护理等方面均有较为完善的认识。
  现代对水痘研究广泛。在临床研究方面,应用疏风清热解毒,佐以导湿、内外分消、清热凉营解毒等方法治疗水痘病证。有提出运用麻疹减毒活疫苗防治水痘,具有退热快、结痂早,缩短水痘病程的效果。在药效学研究方面,认为黄芪具有抑制水痘一一带状疱疹病毒的作用;在流行病学研究方面,指出我国水痘的发病仍呈缓慢上升趋势,尤其是那些应用了免疫抑制剂的小儿一旦感染水痘,病情多较危重,因此在防止本病的感染,减轻病情等方面仍值得研究。
  (病因病理)

  一、病因
  1.外感病因 中医认为外感时行风温湿热邪毒,是引起水痘发病的主要原因。冬春之季,时行风温湿热邪毒袭于肺卫,肺失宣肃,湿热相搏,透于肌肤,发为水痘。
  2.正虚病因 小儿肺脏娇嫩,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而屑卫,温邪上受,合风温湿热邪毒为患,首先犯肺,肺常虚而卫外不足,不能抗邪于外,则易为风温湿热邪毒所侵袭,因此,正不胜邪是水痘发病的主要内在原因。
  二、病理
  水痘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时行风温湿热邪毒,经口鼻而入,首先犯肺,肺主皮毛,属卫在表,卫表失和,则肺失宣肃;邪郁于脾,脾主肌肉,运化水湿,其性喜燥恶湿,时邪深入,湿热相搏,正邪相争,正气抗邪外达,风温湿热邪毒由表入里,再由里出表,透于肌肤,故既表现为风温郁表,症见发热肤痒、咳嗽咽红等,又有湿热郁阻于脾,发于肌表,可见丘疹、疱疹透发等症,是为肺脾受邪的病理特征。
  水痘发病,其病机演变,需重视区别于疾病偏属于湿,或偏属于热。故风温湿热邪毒为患,或内因素体脾胃虚弱,又外感于风温夹湿邪毒者,则湿邪郁阻于脾,睥虚而水湿不运,正邪相争,邪毒透于肌肤,发为水痘。其症发热不甚。肤痒不舒,疱大疹稀.疱液清亮,是属湿偏重证;如感于风温热毒者,温邪郁遏,热毒熏蒸,透于肌肤。发为水痘,其症发热不退,肤痒难忍,疱疹稠密,疱液混浊,疱底红晕显露,是属热偏重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内水痘的诊断依据。
  1.本病多有潜伏期,常在发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病史。
  2。疾病初起有发热、流涕、咳嗽、不思饮食等症,发热大多不高。
  3.皮疹常在1—2日内出现,于头、面、发际及全身其它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较多,四肢部位较少。
  4。皮疹出现后,很快变成疱疹,大小不一,内含水液,疱液充盈,多为清亮,疱周可见红晕,肌肤瘙痒,继而结成痂盖,脱落后不留斑痕。
  5.皮疹呈分批出现,此起彼落,丘疹、疱疹、干痂往往同时存在。
  二、鉴别诊断
  1。脓疱疮 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疾病初起可见红斑,继则出现水疱,并迅速扩大,疱如豌豆或黄豆大小,疱液成脓为脓疱,周围有红晕,疱壁薄易破溃,疱破后露出湿润而潮红的糜烂疮面,极易传染。脓液干涸后,在糜烂面上结成黄绿色厚痂。皮损表浅,痂落后多不留疤痕.脓疱疮多见于头面、颈项、四肢等暴露部位,躯干部少见;可伴有发热及附近淋巴结肿大。血象检查,白细胞增多,中性增高为主,有助鉴别。
  2。丘疹性荨麻疹 本病多见于春夏之交季节,可因虫咬过敏所致。皮疹呈水肿性红色丘疹时有黄豆大小,有时丘疹中央有水疱,偶见血疱。皮疹常成批发生,好发于腰背与四肢,呈群集或疏散分布。丘疹呈单个损害,约10天左右消退,可留有浅褐色色素沉着,但新的丘疹不断发生,表现为奇痒不舒,夜睡不安,遇温加剧,抓擦疱破容易继发感染,与水痘可以鉴别。
  3。带状疱疹 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儿童时有发生,发病急骤。起病即见红斑、丘疹、疱疹,累累如串珠状,沿一侧肋间神经呈带状排列,疱壁紧张发亮,周围红晕,疱疹之间皮肤正常,有的可出现大泡、血泡,甚则坏疽,伴有淋巴结肿大,局部皮肤刺痛及痒感,一般2—3周后皮疹干枯,结痂而愈.部分患者可愈后局部皮肤处留下神经痛等症状。
  (辨证论治]
  一、证候辨别
  1.辨识常证 水痘临床多呈急性发病,发病后可有发热肤痒、咳嗽流涕、不思饮食等症状,但发热一般不高,皮疹多以头、面、发际等部位开始出现红色斑丘疹,并很快变成疱疹,内含水液,分布在躯干部多,四肢较少,继而出现结痂,痂盖脱落后不留下斑痕.皮疹常是分批出现,因此,临床可见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
  2.辨别轻重 水痘发病,如《证治准绳.幼科》中所说:“水痘今小儿患之者,大率无害,如无内证,不必服药。”故临床可见发热不高、肤痒咳嗽、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皮疹稀疏、疹周红晕,疱液清亮,一般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出现1—2批,即可病愈,此属水痘轻证;如壮热不退,伴见烦躁口渴,面赤唇红,疱疹稠密.疱液混浊,疹色紫暗,甚则口腔、阴部等周身泛发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常可出现5—6批不等,此是属水痘重证。
  二、治疗原则
  治疗水痘,总以辛凉清透解之为基本原则。水痘轻证,邪郁卫气者,治以疏风清热,佐以解毒渗湿;水痘重证,气营两燔者,治以清热凉营,佐以解毒;如水痘疱大水液充盈者,此为湿盛为患,治以清热解毒,淡渗利湿;邪毒壅盛,内陷心肝者,治以清热凉血,解毒开窍.
  另外,还可配合中药外治方法:用辨证施治的内服制剂,复取其药渣加水浓煎取液,以熏、洗、浴、搽,或选用单方、验方研末,或草药鲜品捣烂,以涂、擦、敷、贴等,有助提高水痘治疗效果。
  三、分证论治   

  1.邪郁肺卫(风热轻证)
  证候表现 起病较急,发热轻微,或无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1—2天即可见出疹,大小不…,疹色红润,疱液清亮,疱根盘处红晕不著,皮疹稀疏,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常呈分批出现,躯干为多,头面、四肢较少,肌肤瘙痒,舌苔薄白,脉象浮数。
  辨证要点 本证多见于水痘初起,临床以皮疹稀疏,疱液清亮及伴见风热表证为特点,全身症状不重。
  治法主方 疏风清热,佐以解毒渗湿。银翘散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银花、连翘、薄荷、荆芥、蝉蜕、僵蚕、滑石、甘草。咳嗽咽红加牛蒡子、浙贝母;乳蛾肿痛加马勃、山豆根;素体气虚,疱稀色淡:液少皮皱,加黄芪、薏苡仁。
  风热轻证偏湿者,症见发热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咽痒,痰稀色白,疹色红润,疱大液充,浆液清亮,苔薄而腻。治以疏风清热,祛湿止痒,佐以解毒。新加香薷饮加减:
   香薷、扁豆、厚朴、银花、蝉蜕、连翘、薏苡仁、甘草。
  疱大液充,浆液清亮加木通、滑石;肤痒不安加地肤子、白鲜皮。
  2.气营两燔(毒热重证) .
  证候表现 壮热烦躁,口渴欲饮,面赤唇红,口舌生疮,疱疹稠密.疱底红晕较著,疹点红色,或见紫暗,疱液混浊,牙龈红肿,疼痛,大便于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舌苔黄糙,脉数有力。
  辨证要点 本证为水痘重证,以疱疹稠密,疹色紫暗,疱液混浊,疹以斑、丘、疱、痂并见,症以热、烦、渴、饮同现,疫毒入营窜血,则见疹暗斑紫、舌绛苔黄等为证候特点,全身毒热证象较重.
  治法主方 清热凉营,佐以解毒。清营汤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水牛角片(先煎)、银花、连翘、玄参、生地、竹叶心、赤芍、丹皮、黄连、麦冬、丹参.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引饮,气分热证尤甚者,加生石膏、知母;疹色深红,或见紫暗者,加紫草、栀子;牙龈肿痛者,加黄连、紫花地丁;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玄明粉。
  3.毒陷心肝
  证候表现 高热不退
,头痛呕吐,迷糊嗜睡,或昏迷抽搐,疱稠液浊,疹色紫暗,舌质红绛,舌苔黄厚,脉数有力。
  辨证要点 本证可见于水痘毒热重证过程中,临床以既有热蒸湿腐的疱稠液浊,疹色紫暗的症状,又有邪毒内陷心肝引起的神昏抽搐的症状为特点。此属水痘疾病中的逆变危急证候,相当于水痘脑炎。
  治法主方 清热解毒,镇惊熄风。清胃解毒汤加减。
  方药运用:常用药:升麻、黄连、黄芩、生石膏(先煎)、丹皮、生地、羚羊角粉(冲服)、钩藤(后下)、地龙、全蝎。神识昏迷,抽搐频繁者,合用安宫牛黄丸,壮热不退者,加柴胡、寒水石。
  4.毒染痘疹
  证候表现 发热不退,疱疹破溃,疱液混浊,或见流出脓液,皮肤焮红肿痛,甚则溃烂、坏疽,舌质红绛,舌苔黄厚,脉数有力。
  辨证要点 本证见于水痘继发细菌性感染者,临床以发热不退、肤红肌肿、疱溃流脓为特点,是水痘重症之一。
  治法主方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银花、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白芷、天花粉、穿山甲、皂角刺、甘草。痘破流脓加五味消毒饮(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加水煎煮,既可内服,又可取药液熏洗局部;壮热不退可肌注柴胡注射液,大便干结可加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
  (急症处理]
  一、出血型水痘
  临床表现 壮热不退,烦躁口渴,口渴欲饮,面赤唇红,疱疹稠密,疹内出血,未出疹皮肤及粘膜处可见瘀点、瘀斑,舌质红绛,舌苔黄糙,脉象细数。实验室检查,末梢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白细胞增多为主;血培养常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治疗方法 .
  1.中医治法 辨证论治方法见本条内。气营西燔”证候治法。
  2。西医治法 高热不退者可用退热剂,烦躁不安者可用镇静剂;感染严重者,局部可用抗生素软膏涂搽,另外,应用有效抗生素静脉或肌内注射。
  二、坏死型水痘
  临床表现 壮热不退,神识昏迷,四肢抽搐,疱疹稠密,疱液混浊,疹内出血,未出皮疹处及皮下组织可见坏死,舌绛苔黄,脉象细数。实验检查,末梢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白细胞增高为主,血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脑脊液检查,外观稍混,压力增高,白细胞升高,中性白细胞居多,糖和氯化物偏低。
  治疗方法
  1。中医治法 辨证论治方法见本条内。毒陷心肝。“毒染痘疹”证候治法。另外,可结合中药外治,疱疹破溃流脓液者,可用五味消毒饮。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天葵子各30g,.煎水外洗。
  2.西医治法 高热不退者用退热荆,神昏抽搐者用脱水剂,呼吸衰竭者用呼吸兴奋剂,感染严重者宜选用抗生素,必要时联合应用。,‘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1。板蓝根冲剂 用于水痘疾病初起;邪郁卫气,皮疹稀疏疱液清亮者.
  2.六神丸 用于水痘壮热不退,咽喉红肿,皮疹稠密者.
  3.牛黄镇惊丸.用于水痘热毒内陷心肝,壮热;神昏;抽搐者。
  4.双黄连注射液 用于水痘重证,毒热炽盛,壮热不退,烦躁不安者。
  5;清开灵注射液 用于水痘重证,壮热不退,,神识昏迷,.四肢抽搐者。、
  二、单方验方
  1.银花2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l剂。用于水痘邪郁卫气属表者。 :
  2.黄芩5g,木通2.5g,共研细末,水煎分3—4次服。服散剂,其量减半。用于水痘气营两燔,热毒壅盛者。
  3.芦根60g,野菊花lOg,水煎,连服2-3天。用于水痘疹稠疱大,疱液清亮,肤痒者。
  三、药物外治。
  1。青黛适量布包,扑撤疱疹局部,每日1—2次。用于水痘肤痒,疱疹破溃者,有助结痂。
  2.黄连膏;涂搽于疱疹局部,每日1一2次。.用于疱疹成疮,或干靥而痛者。
  3.银花、连翘、六一散、车前子各工0g,紫花地丁15g,加水1000ml,煮煎去药渣,将药液倒入盆中待凉,让患儿沐浴20~30分钟,每日1次,连续2—3次。用于水痘疱疹稠密,疱液清亮,肤痒不舒者.
  4。青黛60g,煅石膏、滑石各120g,黄柏30g,冰片、黄连各15g,共研细末,取药末适量,、加麻油调和成稀糊状,外涂患处;每日涂搽3次,连续3—5日。用于水痘疱疹稠密,疱液清亮,肤痒不舒者。
  5。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野菊花、生薏仁、车前草各zog,赤芍、生甘草各lOg,土茯苓30g,黄柏15g,加水2000~3000ml煎沸去渣,药液倒入盆中待凉,让患儿沐浴,每次20~30分钟,每日 2-3次,连用2—3日。用于水痘疱疹稠密,疱液混浊,肤痒不舒者。 .
  四、食疗方药 . 、
  1.胡萝卜50--lOOg,粳米50g。将胡萝卜洗净,切成薄片,加入粳米同煮成稀粥,早、晚各服1次。用于水痘兼见口腔粘膜疱疹或口舌糜烂者.
  2。银花10g:,粳米50g。将银花洗净,加水煎汁,取药液加入粳米再煮成稀粥,日食2—3次。用于水痘发热,纳呆食少者。
  五、推拿疗法 、 , .
  揉小天心300次,揉一窝风200次,推补肾水300次,推清板门300次,揉二人上马200次,推清天河水100次,推补脾土200~300次,推上三关150--200次_(二穴,手法微用力,稍快)。如高热时,推补脾土。上三关两穴暂停用,待高热退到38℃左右后可采用,可使水痘透发迅速,如见水痘透发两穴可停用。如伴有呕吐,可加逆运内八卦150次,推四横纹250次,揉合谷loo次,捏挤大椎、委中各5-7次;如水痘结痂后,干
痂多日而不脱落,且痂部周围皮肤潮红,伴肤痒者,加推退下六腑300次;如伴咳嗽,加捏挤天突、新建各5—7次,揉小横纹300次。推补脾土和推上三关停用。
  六、西医疗法
  1.一般对合并有细菌感染者,可适当选用抗生素治疗。 .
  2.抗病毒治疗,选用无环鸟苷、阿糖腺苷。
  3.水痘减毒活疫苗,对易感儿接触水痘前后均可应用,具有保护作用,亦可选用丙种球蛋白2--5ml,肌内注射。
  4.在应用激素治疗期间,又接触水痘患儿后,可用人体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或水痘痊愈期血清作肌内注射,有增强患儿免疫功能的作用。
  (预防护理]
  一、预肪
  1。水痘的传染性很强,患儿应隔离直至全部皮疹结痂为止。
  2。水痘流行期间,易感儿应少去公共场所,减少传染机会。 .
  3。小儿接触水痘患儿后,应观察留检3个星期,对被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被服及用具,需要进行暴晒,或煮沸,或运用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消毒。
  二、护理 、
  1.水痘患儿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损伤皮肤,防止衣物摩伤,引起感染。
  2.水痘患儿内衣、被褥等厝品,应予暴晒,或煮沸消毒,其脱落痂屑,须浸于石灰水中,或用火烧毁,以免飞扬传染。
  3.水痘疾病过程中,不宜洗浴,或接触冷水,以防发生感染。
  4.水痘患儿禁用激素(包括含激素类软膏).对已长期应用激素而感染的患儿应及时减少至维持量。
  5。水痘患儿饮食宜清淡,如绿豆汤等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文献选录]
  《痘疹方论.斑疹水痘大痘所出难易》:“水痘与大痘不同,其状如水珠,易出易靥,不宜燥湿,湿虽无害,第恐不能结痂,则成疮塌矣.”
  《景岳全书。小儿则.痘疹诠》:“凡出水痘,先十数点,一日后其顶尖上有水疱,二日三日又出渐多,四日浑身作痒,疮头皆破,微加壮热即收矣。但有此疾,须忌发物,七八日乃痊。”
  《医学纲目.五脏形证》:“譬如疱中溶水,水去则泡瘦者,俗谓之水痘也;脓疱者,俗谓之痘子也;斑者,俗谓之痹子也;疹者,俗谓之麻子也;痘之形状最大,水痘次之,斑痹又次之,麻子最小,隐隐如麻子也。”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水痘皆因湿热成,外证多与大痘同,形圆顶尖含清水,易胀易靥不浆脓.初起荆防败毒散,加味导赤继相从。”
  《疹科纂要.水痘证治》:“水痘……与痘疮大不相同,虽不为害,亦不宜温燥。苟或温之,则痂难落而成烂疮。亦不宜食姜豆生姜,沐浴冷水,恐成疮疥水肿。”
  《幼幼集成.水痘露丹证治》:“水痘似正痘,外候面红唇赤,眼光如水,咳嗽喷嚏,涕唾稠粘,身热二三日而出。明净如水泡,形如小豆,皮薄,痂结中心,圆晕更少,易出易靥.温之则痂难落而成烂疮.切忌姜椒辣物,并沐浴冷水,犯之则成姜疥水肿。自始至终,惟小麦汤为准.……小麦汤:治小儿水痘。白滑石、地骨皮、生甘草、葶苈子、川大黄、净知母、川羌活、人参、小麦。” 。
  (现代研究]
  一、药效学研究
  张美芳等观察黄芪对水痘一一带状疱疹病毒的实验室抑制作用,进行对细胞病变观察和抑制指数测定的方法,作为药物效果的评价。实验表明,黄芪具有直接抑制病毒的作用。作者以3种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即将药物与病毒同时加入细胞管内时,发现药物不能完全抑制病毒的作用;如先加入药物后,再加入感染病毒,则药物具有阻滞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可明显抑制病毒生长的作用,由于药物作用于细胞48小时后已经封闭了细胞上的某一受体,阻碍了病毒的吸附,使进入细胞内的药物影响了病毒的繁殖;如感染病毒后再加入药物,也观察到药物对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认为是通过黄芪煎液持续作用于细胞,尤其是对正在复制的病毒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实验提示,黄芪抑制水痘一一带状疱疹病毒复制指数为2.74,大于2,结果说明黄芪在细胞水平上具有明显的抑制水痘一一带状疱疹病毒的作用。
  二、流行病学研究
  段恕诚报道,水痘近lO年来在国内发病呈持续缓慢上升.居高不下,从上海11年的资料来看,仅次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位居第二。水痘传染性较强,近年报告的水痘脑炎、水痘心肌炎症状也较重,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感染水痘后可成为致命原因。因此,水痘疫苗或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对此类患儿防止感染或减轻症状十分需要。“,
  三、临床研究
  水痘的临床研究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已广为开展,尤其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水痘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水痘的流行等方面,均取得了研究进展。
  1.证候分类研究 本病临床多按证候特点进行辨证分类论治.风热轻证者,身热不高,鼻塞流涕,疹色红润,疱浆清亮,疱底红晕不明显,疱疹稀疏,躯干多见,治以疏风清热,佐以渗湿,选用银翘散加减;毒热重证者,壮热烦躁,口渴欲饮,面红目赤,口舌生疮,疱疹稠密,疱底暗红,疱浆混浊,疹色紫暗等,治以清热凉血解毒,佐以渗湿,选用黄连解毒汤加减。
  2.辨证方药研究 水痘的中医辨证论治,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有效方法。殷瑞清用疏风清热解毒法治疗水痘初期,外感风热,鼻塞流涕,咳嗽痰少,痘疹散在,疹色红润,浆液清亮等,药用金银花、连翘、桔梗、竹叶、葶苈子、黄芩、板蓝根、紫花地丁、土茯苓、菊花、地肤子、薏苡仁;用清热凉营解毒法治疗水痘毒热炽盛,内犯气营,壮热不退,面色红赤,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全身痘疹密布,疹色紫暗,泡浆混浊色黄等,药用黄连、黄芩、石膏、金银花、连翘、知母、生地、芦根、紫花地丁、栀子、生大黄、碧玉散。(3,梁治新用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小儿水痘30例,基本方;黄连、黄芩、黄柏、山栀、泽泻、茯苓。结果全部治愈。退热时间最短半天,最长2天,水痘结痂时间2"--'3天,无并发症及继发病。祁自忠用清解除湿汤治疗因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水痘重症17例,基本方:金银花、连翘、知母、生地、赤芍、丹皮、土茯苓、生甘草、生石膏、紫花地丁、板蓝根、薏苡仁、车前子。结合辨证论治,对症候严重者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结果全部治愈,其中退热时间最短为2天,最长为4天。疗程最短4天,最长9天,平均疗程为7天。
  3。中西医结合研究 李维海等提出,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殊的防治方法,往往造成流行或发生不良后果。临床运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水痘155例,每人每日肌肉注射2ml,连用1一3次。结果,退热时间为0。5—3天,平均为1.3天;皮疹停止出现时间为0。5—2天,平均为1.1天;脱痂时间为6—13天,平均9.3天。因此,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治疗水痘,具有降温快、结痂早的优点,能缩短病程,对恶性血液病等曾用免疫抑制剂的患儿并发水痘时,治疗效果更理想,且方法简便,效果确切,无毒副反应,为水痘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路。黄伏顺用自拟祛痘解毒饮配合潘生丁治疗水痘87例。祛痘解毒饮:金银花、连翘、土茯苓、泽泻、黄柏、蝉蜕、绿豆、丹参、赤芍、柴胡、荆芥、甘草。每日1剂。潘生丁每日3--5mg/kg,分3次口服。3天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治愈59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无效的8例中进行第2疗程,治愈3例。万菊清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水痘60例。中药清气凉营解毒汤:升麻、黄连、大青叶、金银花、连翘、石膏、生地、紫草、碧玉散。每日1—2剂。西医治法:①注射丙种球蛋白。②病毒唑每日10—15mg/kg bw.分2次肌注。⑧对症处理:发热用扑热息痛等,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设相同例数的西药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35例,有效18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7例,无效14例。(P<0.005)。
  4.单方验方研究 徐江自拟清痘饮治疗水痘30例,基本方:连翘、赤芍、丹皮、桔梗、竹叶、蝉蜕、茯苓、木通、滑石(包煎)、灯芯草等。高热加黄芩;疱疹红赤、疱浆混浊加紫草、山栀。与西医治疗肌注病毒唑、VB、,等为对照组。结果中药组显效28例,好转2例,西药组显效6例,好转12例,无效12例。
 水痘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1。板蓝根冲剂 用于水痘疾病初起;邪郁卫气,皮疹稀疏疱液清亮者.
  2.六神丸 用于水痘壮热不退,咽喉红肿,皮疹稠密者.
  3.牛黄镇惊丸.用于水痘热毒内陷心肝,壮热;神昏;抽搐者。
  4.双黄连注射液 用于水痘重证,毒热炽盛,壮热不退,烦躁不安者。
  5;清开灵注射液 用于水痘重证,壮热不退,,神识昏迷,.四肢抽搐者。、
  二、单方验方
  1.银花2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l剂。用于水痘邪郁卫气属表者。 :
  2.黄芩5g,木通2.5g,共研细末,水煎分3—4次服。服散剂,其量减半。用于水痘气营两燔,热毒壅盛者。
  3.芦根60g,野菊花lOg,水煎,连服2-3天。用于水痘疹稠疱大,疱液清亮,肤痒者。
  三、药物外治。
  1。青黛适量布包,扑撤疱疹局部,每日1—2次。用于水痘肤痒,疱疹破溃者,有助结痂。
  2.黄连膏;涂搽于疱疹局部,每日1一2次。.用于疱疹成疮,或干靥而痛者。
  3.银花、连翘、六一散、车前子各工0g,紫花地丁15g,加水1000ml,煮煎去药渣,将药液倒入盆中待凉,让患儿沐浴20~30分钟,每日1次,连续2—3次。用于水痘疱疹稠密,疱液清亮,肤痒不舒者.
  4。青黛60g,煅石膏、滑石各120g,黄柏30g,冰片、黄连各15g,共研细末,取药末适量,、加麻油调和成稀糊状,外涂患处;每日涂搽3次,连续3—5日。用于水痘疱疹稠密,疱液清亮,肤痒不舒者。
  5。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野菊花、生薏仁、车前草各zog,赤芍、生甘草各lOg,土茯苓30g,黄柏15g,加水2000~3000ml煎沸去渣,药液倒入盆中待凉,让患儿沐浴,每次20~30分钟,每日 2-3次,连用2—3日。用于水痘疱疹稠密,疱液混浊,肤痒不舒者。 .
  四、食疗方药 . 、
  1.胡萝卜50--lOOg,粳米50g。将胡萝卜洗净,切成薄片,加入粳米同煮成稀粥,早、晚各服1次。用于水痘兼见口腔粘膜疱疹或口舌糜烂者.
  2。银花10g:,粳米50g。将银花洗净,加水煎汁,取药液加入粳米再煮成稀粥,日食2—3次。用于水痘发热,纳呆食少者。
  五、推拿疗法 、 , .
  揉小天心300次,揉一窝风200次,推补肾水300次,推清板门300次,揉二人上马200次,推清天河水100次,推补脾土200~300次,推上三关150--200次_(二穴,手法微用力,稍快)。如高热时,推补脾土。上三关两穴暂停用,待高热退到38℃左右后可采用,可使水痘透发迅速,如见水痘透发两穴可停用。如伴有呕吐,可加逆运内八卦150次,推四横纹250次,揉合谷loo次,捏挤大椎、委中各5-7次;如水痘结痂后,干
痂多日而不脱落,且痂部周围皮肤潮红,伴肤痒者,加推退下六腑300次;如伴咳嗽,加捏挤天突、新建各5—7次,揉小横纹300次。推补脾土和推上三关停用。
  六、西医疗法
  1.一般对合并有细菌感染者,可适当选用抗生素治疗。 .
  2.抗病毒治疗,选用无环鸟苷、阿糖腺苷。
  3.水痘减毒活疫苗,对易感儿接触水痘前后均可应用,具有保护作用,亦可选用丙种球蛋白2--5ml,肌内注射。
  4.在应用激素治疗期间,又接触水痘患儿后,可用人体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或水痘痊愈期血清作肌内注射,有增强患儿免疫功能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