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水痘】

 昊晟堂 2021-01-20

水痘

水痘是由外感时行邪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疾病。临床以发热,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1到6岁小儿多见。本病传染性强,容易引起流行,预后一般良好,愈后皮肤不留瘢痕。患病后可获终生免疫。

诊断依据

1、初起有发热,流涕,咳嗽,不思饮食等症,发热大多不高。在发热的同时,1到2日内即于头、面、发际及全身其他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以躯干部较多,四肢部位较少。疹点出现后,很快变成疱疹,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有红晕,继而结成痂盖脱落,不留瘢痕。

2、皮疹分批出现,此起彼落,丘疹,疱疹,干痂往往同时存在。

3、发病2到3周前有水痘接触病史。

鉴别要点

1、脓疱疮

多见于头面、颈项、四肢等暴露部位,分布局限,躯干少见,多发于夏秋季节,初起见红斑,继则出现水疱,疱液成脓而为脓疱,周围有红晕,疱壁薄而易破溃,极易传染,疱破结痂,痂落后多不留瘢痕。可伴附近淋巴结肿大。

2、丘疹性荨麻疹

好发于腰背及四肢,常成批出现,多见于春夏之交,皮疹呈风团样丘疹,丘疹中央有针尖大小水疱,扪之坚实,不易破溃,不结痂,伴有瘙痒,常反复发作。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辨轻重:发热不高,肤痒咳嗽,鼻塞流涕,皮疹稀疏,疹周红晕,疱液清亮,一般斑丘疹,疱疹,结痂出现1到2批,即可痊愈。此属轻证;如壮热不退,伴烦躁口渴,面赤唇红,疱疹稠密,疱液浑浊,疹色紫暗,甚则口腔,阴部等周身泛发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常可出现5到6批不等。此属重证。

2、治疗原则

以清热解毒利湿为总的治则。水痘轻证,邪郁肺卫,治以疏风清热,解毒渗湿;水痘重证,气营两燔,治以清热凉血,解毒渗湿;邪毒壅盛,内陷心肝者,治以清热解毒,镇惊开窍。

3、分证论治

(1)邪郁肺卫

【风热轻证】

【证候】起病较急,发热轻微或不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1到2天即可见出疹,疹色红润,疱液清亮,分布稀疏,以躯干为多,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常分批出现,肌肤瘙痒。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6g,连翘6g,黄芩6g,山栀子6g,薄荷5g(后下),荆芥6g,蝉蜕6g,僵蚕6g,滑石6g,防风6g,木通6g,车前子6g,甘草3g。

(2)气营两燔

【毒热重证】

【证候】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水痘分布稠密,根盘红晕显著,疹色紫暗,疱液浑浊,牙龈红肿,疼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糙而干,脉洪数。

【治法】清热凉营,解毒渗湿。

【方药】清营汤加减。黄连5g,水牛角片6g(先煎),生地黄6g,丹皮6g,金银花6g,连翘6g,玄参6g,竹叶心6g,赤芍6g,丹参6g,麦冬6g。

(3)毒陷心肝

【证候】高热不退,头痛呕吐,水痘分布稠密,疱液浑浊,疹色紫暗,神志模糊,或嗜睡,或神昏抽搐。舌质红绛,舌苔黄厚,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镇惊熄风。

【方药】清胃解毒汤加减。升麻6g,黄连5g,黄芩6g,生石膏10g(先煎),丹皮6g,生地黄6g,羚羊角粉1g(冲服),钩藤6g(后下),地龙6g,全蝎3g。神志昏迷,抽搐频繁者,可合用安宫牛黄丸。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板蓝根冲剂:用于水痘初起,邪郁肺卫,皮疹稀疏,疱液清亮者。

(2)六神丸:用于水痘壮热不退,咽喉红肿,皮疹稠密者。

(3)双黄连、清开灵注射液:用于水痘重证,毒热炽盛,壮热不退,烦躁不安,神昏抽搐者。

2、单方验方

(1)金银花2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水痘邪郁肺卫者。

(2)蜡梅花5g,金银花、连翘、菊花、赤芍、木通、紫花地丁各9g,板蓝根15g,蝉蜕、甘草各3g,黄连1.5g,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水痘重证。

3、外治法

(1)青黛适量布包,扑撒疱疹局部,每日1到2次。用于水痘肤痒,疱疹破溃者,有助结痂。

(2)青黛60g,锻石膏,滑石各120g,黄柏30g,冰片,黄连各15g,共研细末。取药末适量,加麻油调和成稀糊状,外涂患处,每日涂搽3次,连续3到5天。用于水痘疱疹稠密,疱液清亮,肤痒不舒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