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道教】“养性”才能“延命”

 cxag 2018-05-24

陶弘景祖师是南朝齐、梁时的著名高道,有着“山中丞相”美称,同时也是一位医药学家,他幼年家贫,勤奋好学,于“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精研,便有养生之志”,后来终于在医药学和养生学上获得极高造诣。



他的《养性延命录》是我国养生学方面现存较早的著作之一,书中记录了很多“上自神农以来,下及魏晋之际”的养生妙方,概括为“顺应四时、调摄情志、节制饮食、适当劳动、节欲保精、服气导引”等六个方面,而陶弘景祖师不仅注意研究养生学的理论,还善于身体力行,因而在那“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他就是“长生久视”的代表。



顺应四时

简单概括为人的日常调养应该根据季节调整,按照各个节气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来安排饮食起居,并有重点地进行养生保健,这样才能身心康健。

 

调摄情志 

七情内伤、五志过极等都会极大地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七情调摄。只有精神修养,善于调和、节制情感,才能达到心理平衡,进而身心协调。



节制饮食

历来的养生专家都要求老年人食不过饱,欲莫过贪。节制饮食能够保证人体的基本需要,减少人体消化的过重负担,陶弘景祖师强调的节制饮食,指所需营养的摄取,不宜过多,过多难以吸收,还给消化器官造成负担;也不能过少,过少则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求。要本着低热量、低脂肪、低糖类和保持充足的蛋白质及维生素等原则。



适当劳动或运动

劳作或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如今人人皆知,但过犹不及,一定要适当,结合自身年龄、体质等因素,合理安排劳作或运动,陶弘景祖师在当年就已经发现劳动对身体的益处,不可不谓走在时代的前面。

 

节欲保精

“欲不可纵”,是陶弘景祖师养生学的基本要点之一,认为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史记·仓公传》载病例25个,其中病因于“内’即房劳者有8例之多。因为失精过度,或不懂方法,违反禁忌,必然耗伤精气,正气虚损,致使百病丛生。


现代医学数据统计,房事过度的人也常常出现腰膝疲软,头晕耳鸣,健忘乏力等症状。



服气导引

服气术与导引术是道教术数中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炼养方术,是以意念控制呼吸吐纳或内气运行,或者用意念以自力引导肢体运动,达到疏理气机、强身健体之目的。中医养生历来强调“和于术数”,其养生技法受道教影响很大,其中健身气功、太极拳等养生功法很多都是直接从道教借用而来。


以上是一代高道陶弘景祖师的养生之道,在今天这个处处充满竞争、压力颇大的社会中,相信也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