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书不忘书?如何将阅读速度提高至1500字/分钟?如何写出干货笔记和书评? ![]() 本文导航 一、阅读方法:![]() 1、坚持阅读已经成为新的心理绑架很多人习惯漫无目的地看书,然后来问我:“欣欣,我看完书都忘记书里说什么了,怎么办呀?”当我向他提议阅读前要提问时,他却说:“这样太功利性了吧,我看书就想放松下心情,你知道,人人都说看书是个好习惯,所以我也试着培养一下阅读的习惯。” 在以上这个例子中,当事人就是没有弄清楚阅读目的,他的阅读目的是“培养一个好习惯”,那么只要他每周至少看一本书,虚荣心就达到了——培养了一个好习惯。但是以这种目的来进行阅读行为的话,能够得出“提高思考能力”的结果吗? 请大家静下心来,花几分钟想一想,自己坚持阅读是为了什么?如果是只是为了晒朋友圈证明自己是个爱读书的人,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呀,朋友们都这样以为了。 但如果你的目的是真正想得到阅读的好处,真正吸收知识,成为思想层次更高的看待事物更透彻的人,就必须明确目的去看书。 不要觉得带着目的去阅读就是不好的,还记得吗,高中语文做阅读题时,老师一直提醒我们,先看问题再看文章,带着问题去阅读。连问题都不知道就去看文章,看完了再看问题,再重新去文章中找,这种情况是否重现在现在的阅读风格中? 2、阅读数量的选择1.一次看一本书: ①(入门)看到有共鸣的句子抄下来:手写、手机app书摘、拍照、电脑文档 ②(思考能力开始独立)笔记倾向于点评(文字 图解),拒绝纯抄,要求评语字数多于原书文字 ③(掌握类比能力后)联想到其他书籍,进入多本书同主题讨论环节 ![]() ![]() 2.一次看几本书 少于6本:小范围主题阅读,一天内可进行 (大家可以准备几本书放在手边,用一张白纸记录“主题:________”,问题“1、 2、 3、”把这6本书当作是一本巨书来翻阅,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只看相关章节,找准作者的立论点与解决建议,略过作者用于解释论点和说服读者的文字) 6-30本:大规模主题阅读,5-20天 书目数量翻倍了,因此需要用excel辅助整理笔记,可以新建4个sheet——总表、释疑、摘录、关键词,总表用于记录每本书阅读耗时、整理笔记耗时、关键词总览等,释疑表用于记录问题和每本书某页的答案,关键词记录从每本书中提炼的9个词语(当30本书共270个词语出现在同一个页面,你能很快找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语,这就是主题的中心)。 ![]() 每本书提炼9个关键词 ![]() 统计关键词 3. 介绍一个比较完整的阅读书籍的流程 ①确立主题 ②选书,编号 ③看目录提问 ④开始阅读,记录耗时 ⑤写点评类笔记,尽量图解,用几个词语概括全书 ⑥合上书本,看着这几个关键词,写书评,300-2000字不等 ⑦设计试验方案,实践并记录和追踪效果,不断改善方案 ①确立主题 首先,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譬如希望放松心情、提高觉悟能力、提高沟通水平、了解书中描述的故事……然后去找书,豆瓣上有很多主题书单,电子书的话在百度输入“书名 pdf”就有,一句话:“除非你不想看,否则没有一本中文书出版了你却找不来看。” ②选书、编号 以最近新开的脑科学主题阅读为例。首先我会上网查一下与脑科学相关的书籍、论文、专栏文章等,集够30本就差不多了。 新建一个excel文档,输入编号、类型、书名、作者、字数、开始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日期、结束时间、阅读耗时、整理笔记耗时、备注、提炼关键词等。 ![]() 选书与编号 ![]() 填入作者和字数 ③看目录提问 看着目录,或者围绕这个主题,你可以尽可能地提问题,一开始训练需要逼自己提5-10个问题,提的问题越多代表你运用分类思考的能力越熟练,而且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出现迷失的状况,读完后能获得比较优质的感悟和满足的心情。 建议大家用excel来记录问题,就可以看着这些书的目录开始疯狂提问。这56个问题是我在20分钟之内提的,再把这些小问题分到2-4个大类中—— ![]() 疯狂提问 ④开始阅读,记录耗时 阅读过程中,一定要专心。 大家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我在看书,突然就被打扰了,中断了以后就很难再投入精力和恢复心情去阅读了。”这是因为大家没有试过20分钟就看完一本书。 有时候我15分钟就翻完一本书,因为带着明确具体的目的去翻书,我并不一定要从头到尾一字一字看完读者的描述,只要能从书中找到答案去回答我的问题,这本书就算是翻完了。 有时候,你花2小时完完整整看完一本书后的结论,跟10分钟带着问题去阅读的答案,相差无几。 大家可以看到,时间管理类的书大多数都是30分钟内翻完的,每本书用一张纸做笔记,提炼关键词。如果大家觉得“看一本书需要几个小时,好长好久啊”,那么这种思维一定要改。而且一定要去试试带着问题去翻书,只要你试过,20分钟看完一本书能回答5个问题,你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会增长得飞快。 ![]() 记录耗时和关键词 ⑤写点评类笔记,尽量图解,用几个词语概括全书 摘抄句子太初级了,而且极其耗时又不利于独立思考。我摘抄原句一般是因为可以引用到书评中,除此以外我觉得没有摘抄的意义。 那么如何写点评类笔记呢? 第一,把原书中有兴趣的句子圈划出来; 第二,用少于8个字概括圈划部分; 第三,回答以下问题—— A.作者写的这段文字的目的,是想提出观点,还是在用例子说服读者?(建议大家试用3本书去训练自己这种意识,只要是阅读文字,都要判断出作者是提出观点还是进行解释。) B.列出这个观点合理及不合理的原因(不要用太多文字去表达,因为高质量阅读,就是减少表达字数的同时抬升思想层次——浓缩即是精华。); C.评判这个举例对你是否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如果你是作者,想要读者同意书中的观点,你可以提出哪些更好的例子/如果作为读者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你能提出哪些更合理的举例去反驳作者? D.说出至少一个作者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怎么提出作者自身都没考虑到的方面呢,这需要大家平时注重思维模型的塑造。思维模型是指人们思考问题的一个流程图,不同思维模型检查漏洞的效果会有很大差异。由于时间有限,本次分享会不深入讨论思维模型的塑造。) ⑥合上书本,看着这几个关键词,写书评,300-2000字不等。 书评要趁热。 趁着记忆犹新,根据提炼的关键词和问答素材,即兴联想和发表观点。 如果你根据刚才的4个问题去阅读,即兴观点至少能有500字,大家回去可以试一试。 ⑦设计试验方案,实践并记录和追踪效果,不断改善方案 也许前面六个步骤都不及这一个重要,关键还是行动。 二、阅读速度:1、手势辅助阅读法首先,请大家拿出自己的“练习书”,找到一个从未读过的段落,利用指滑法连续阅读3分钟。 3分钟后,标记自己的阅读进度。(此过程不需要追求阅读速度,大家按照现有的水平发挥即可) 然后,请大家重新回到这个段落的开头,开始阅读第二遍。这次你必须在2分钟完成同样篇幅的阅读任务,因此指滑的速度会加快。重复2分钟的训练直到顺利看到第一遍阅读达到的进度。 最后,跟第二遍阅读一样,如果你不能在一分钟内完成任务的话,请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由于这是最后一个步骤的练习,难度自然也最高,读了几次都无法达到要求是很正常的,请多多练习。 ![]() 《超级快速阅读》 2、三级跳训练阅读法在练习阅读时,有意识地只让自己的视线停留在这三条竖线上面,当你适应三线以后,可以尝试挑战二线和一线。 ![]() 《超级快速阅读》 3、影像阅读法这是欣欣目前使用的阅读方法,我经常用电脑打开pdf双面阅读电子书,每页停留大概2-5秒去检索跟主题或提问有关的【关键词】,如果此页都是作者用于说服读者同意他观点的文字,便直接跳过不读;如果此页有一两个关键词或者可以能激发拓展联想的段落,便会停留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去思考。 也就是说,训练自己对视线范围内所有文字的直击能力,全速翻书找关键词,当出现“这个词有用!”的脑内声音时,停下来进行提问和思考。 ![]() 《图解10倍速影像阅读法》 ![]() 《图解10倍速影像阅读法》 ![]() 《图解10倍速影像阅读法》 4、如何应对阅读时默念影响速度? 很多人阅读时会在脑海里默念,其实欣欣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有默念的习惯。 但我默念的是【问题】。 阅读时,我心里想的是—— 作者在说什么? 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说,他的目的是什么? 他说得正确吗,有没有考虑得不够周全的地方? 我想要什么,这些文字可以回答阅读前的提问吗? 写作时,我会默念自己打的文字,检查是否有语病,逻辑是否完整,表达是否啰嗦,能否更加简洁又突出重点。 ![]() 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三、笔记流:1、重排提纲敲黑板注意:不要按照原书目录去阅读(小说类另谈) 想要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可以试用【重排提纲】的方法—— A.打散章节,将章节名(去掉第N章)无序写在纸上; B.根据散乱的章节重新分类(3~5类); C.根据重排后的章节按类阅读; D.阅读过程中适当调整修改这份自定义的提纲。 ![]() 【以《麦肯锡教我的谈判武器》为例】 对于“谈判”这个话题,我设想——首先要情绪稳定,才能理性思考,恰到好处地表达,最后达到和睦沟通的目的。 根据这一流程,把10个章节分到5个部分去。目录分类标准全凭读者喜好,分错不要担忧,阅读过程中还可以调整修改。从第六章开始看,再看第二、四、五、八章…… ![]() 《麦肯锡教我的谈判武器》
2、能画图的都不要写字在你想在白纸上写读书心得前,停一停,能不能画图表达。 能否用流程图、箭头、坐标系、图形等解释你的观点。 一开始很难,但有了第一次你就会爱上图解。 ![]() 《如何阅读一本书》 ![]() 《把时间当朋友》&《尽管去做》 ![]() 《沟通的艺术》 ![]() 《极简欧洲史》 3、笔记模板![]() 实用笔记模板 左边的【页码】,有助于我们快速对照书本与读书笔记 右下角的【分页/总页码】,有助于我们整理读书笔记 注意:每一章结束,都要归纳章节总结。章节总结以画线索图为主,尽量减少文字记录 第一遍阅读完,我们会有十多二十页左右的【摘抄 点评】。 接下来,第二个步骤,需要将这些材料二次加工成2页纸。 一张是全文线索图,一般是一条公式/一个循环/一个有始有终的关系 一张是给这条线索图增加备注,也就是翻看材料页,挑重点的写在线索图上。 ![]() ![]() 4、看完一本书最有价值的是——少于3个关键词 合上书本,你能马上想到的几个关键词,能够就此进行几百字解说的关键词。 记住它。 这是经过一轮烧脑行为后,你所掌握的最重要的信息。这是你看完一本书后,真正属于你的东西,不是那厚厚的原文摘录,也不是那几千字书评,不是你年度阅读量的一个数字,不是你朋友圈的点赞数。 最重要的东西,是能够延展出大量感悟的关键词。 【常见读书疑惑】1、“快速阅读时,由于阅读速度快,经常找不到自己提的问题的答案,怎么办?” ——练习影像阅读法,扫视页面找准关键词 2、“很多书我都没接触过,就算想找出与作者不一样的观点,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找。” ——你需要学习塑造思维模型。假设有个人,走一段路,但是这条路有一个坑让木板遮住了,如果没有思维模型,就不知道坑的存在,从而减少见识。 ![]() 3、“你看完一本书,过了一个月,还会记得书中内容吗?” ——我不记得书的内容,但记得评语和感悟。因为我不是为了背诵作者观点看书,而是为了提升自己思考能力去阅读,所以不需要记住书的内容。 4、“个人认为读世界名著,比如《安娜卡列尼娜》,我真的不觉得能让我在现实中得到什么,这种想法对不对?” ——名著的实用性很低,主要探讨人性,记得别混淆了阅读目的。 5、“我想读专业类的书籍,比如现在想研究基金,但是我是小白水平,书中很多知识都不懂,从而导致看书进度拖慢,请问如何提高阅读专业教材的速度?” ——专业领域的入门最好找能人带进门,比自己瞎研究乱理解高效多了。 6、“看书前需要对作者的资料进行详细还是大概的了解?” ——我觉得读后再研究作者背景比较好,没那么容易先入为主地判断。 7、“我总感觉自己写不出有亮点的书评,请问我是应该从最能触动我的点展开探讨,还是应该面面俱到?”——思考得不够透彻深入,想得太浅所以读者都知道,就不感兴趣。亮点在于新奇和有趣。 8、“刚开始看书时,看过以后内容都记不住,怎么办?是应该重翻读书笔记还是继续阅读?” ——看书记不住是因为你没提问。 9、“写书评可以批评作者的观点吗?” ——我们阅读的最高目标是超越作者,要自信,不要跪着看书。 10、“对于大神推荐的书单并不感兴趣,可是毕竟是大神推荐啊,又得读,有点硬着头皮的感觉,怎么办?”——如果你连作者都不感兴趣,为什么要在乎所谓的大神推荐书单。 11、“不同年代、国家、流派的心理学,政治学也好,如何判断是否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有没有过时?例如荣格的心理学原著很复杂,到现在适不适用?六韬、二十四史主要是封建时期的通道,在日后更民主的社会适不适用?” ——所有观点都会过时,名人不一定全对,因为没有一个人能看得清事物全貌。另外,【适用】这个词语一定要有具体的环境去讨论,不然就会有偏见。也就是说,只要范围限定得准确,观点就更容易表述正确,如果范围太模糊,观点等同偏见。 12、“写书评有套路吗?好多人都讲究快速写书评,但我看欣欣每篇都很精彩不走套路。” ——用行动热爱生活,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写鸡汤喂读者,自己做得到的,分享具体步骤。 13、“我想看时间管理、阅读技巧、理财入门,我应该集中时间精力逐个击破,还是同时阅读?每个都想读,反而不知道要先做什么了。” ——每学到一个知识点,就注意一下,能不能类比到其他项目去试用,譬如时间管理教我们专注,就可以用于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理财方面的类比就是坚持记账。 14、“如何控制原书摘抄的字数?” ——如果一本书摘录的段落多,代表自己离作者水平层次越远。所以,想办法转述,文字/图解,转述为上,不要放任自己只懂得鼓掌。 15、“写读书笔记时完全按照自己的感觉去写,写着写着就迷失了。” ——试试【重排提纲】,读完一本书后,想象有个朋友一直问你:“为什么会这样?能不能说得简单点我听不懂。”一直精简用词去回答这个虚拟朋友的问题。 16、“微信读书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去看书,请问利用碎片时间微信读书要注意哪些问题?” ——时间碎片化不会影响知识浓度,影响知识浓度是因为提的问题不够多不够深,还有不记得自己的问题。 17、“如何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需求选书?如何建立阶梯式阅读?” ——1.常写文章归纳心得;2.近五年出版的书不考虑阅读,豆瓣评分9.0以上的优先阅读;3.提高阅读速度,如果选到差书尽量10分钟看完,纯粹当练阅读速度也不算吃亏;4.读书笔记要精简、常翻,多本书的读书笔记放在一起联想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