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绩不是衡量道德的标准 何必“自贵而相贱”

 昵称52433102 2018-05-24
导读:打着道德的旗号用恶毒的语言去谴责不道德,是什么让我们本该优秀的高材生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前段时间被厦门大学女研究生田佳良的事情刷屏,不禁感慨万分。笔者觉得网上说的“卖国贼”标签有点过激,但是笔者脑海中一直在想是什么让我们优秀的学生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去歧视别人。

观念在作祟:成绩成了衡量道德标准

现在的社会上,成绩是衡量学生的标准,也是衡量学生品德的标准这种现象一直在滋长。因为周围的人都这么认为,所以我们也就理所应当的认同了:学习好的学生品德也不会差,而学习差的学生在品德方面也会有问题。

有一个网名为“洁洁良”的厦门大学女研究生,在她的微博里晒出了活动现场遍地垃圾、惨不忍睹的照片。本来意在指责参会粉丝缺乏公德心,可是她的网络留言竟然是历史上他国惯用的歧视中国的字眼!这就是我们嘴中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在学业上畅通无阻,但是在道德上一塌糊涂。把自己放到了道德制高点去批判别人歧视别人,然后曝光于网络把自己推进了舆论的旋涡。

成绩优秀真的就代表道德优秀吗?很显然,不是。至少田佳良不是,也许她只是优秀的人中的个例,但是从她的身上我们能感觉到那种自傲,我觉得和她从小成绩优秀、学校表现优秀、一直受到周边人的夸赞不无关系,所以才会那么高高在上,才会用不屑的口气去谴责别人。

颓废的现实:“制度化”把我们分为三六九等

田佳良事件还在发酵,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被广大网友所遗忘,但是教育的弊端却不会随之消逝。现在的教育为极少数精英服务,学习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优待,而学习差的学生就会被老师责骂或者被老师忽视,学生从小就被灌输“考不好将来就会成为废物”的观念。这种畸形的教育观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上被认为是对的,是被大众所接受的,所以想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甚至让人无能无力。

如今,我们已经被“制度化”地分成三六九等,我们于是很早便被赋予了歧视与被歧视的心理暗示。所以出现了田佳良这样所谓的优秀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享受着国家的奖学金、保送深造等福利,却在网络上使用侮辱性语言对别人批判、歧视。我觉得这是教育的悲哀,我们所谓的高材生内心是如此的自傲,我们所谓的优秀却如此的差劲。我想广大网友除了对田佳良的愤怒外还有对她的失望,因为她给了我们重重的一击,让我们看清了现实残酷,我们以为的优秀不过是浮于表面,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肤浅。

当教育被制度化、现实化,那么教育就会变得世俗。我们让孩子从小接受教育,为了让孩子在学校成绩拔尖就不断的请各种各样的家教:数学家教、英语家教等等。在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才是最重要的,这种行为忽略了树立孩子正确价值观和判断行为得失的标准,这才是真正的失去了教育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