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新教材:我们的思考与建议.ppt

 小小的秘密花园 2018-05-25
            面对新教材:我们的思考与建议 万福成 第一单元 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诗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吟诵涵泳,熏陶感染,培养基本的语文能力,培养审美想象、审美情感,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教学原则 第一,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观照课文。一是注重朗读,二是注重品味语言。赏析语言的一项重要方法就是强化朗读,单元提示有“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 的表述。 第一单元 第二,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激发情感,体验课文情境。《春》的课后练习:“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你最喜欢哪一幅画面?说说你的理由。”《古代诗歌四首》的“思考探究”有这样的题目:“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四首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天净沙 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都明确地告诉学生依靠联想和想象体验课文情境,体现了编写者的良苦用心。 第一单元 第三,注意文学鉴赏的定性和定位。 发展学生对文学鉴赏的心理意识、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操。一是寻找诗文之美,二是体认诗文之情,三是品味诗文之语。 第四,注意修辞教学的定位和方向。 《春》,比喻;《济南的冬天》,拟人。 第二单元 内容来看,表现亲情主题。《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荷叶 母亲》)》《<世说新语>二首》。 教学重点 着重训练朗读。朗读的内部心理机能包括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外部语音机能包括重音、停连、语气和节奏。 教学方式 教师朗读示范感染;学生反复练习,教师提供朗读指导,不断调动内心感受,不断打磨语音技巧。 第二单元 从文章写法的角度来看,着重对文章情感表达的体验,把握不同文章抒情的不同特点。《散步》《荷叶 母亲》比较明显,《秋天的怀念》深沉含蓄,需要从字里行间品味。 《散文诗两首》,重在朗读与感受,教师不宜过多的探析和挖掘。《<世说新语>两则》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重在反复诵读,不必过多分析。 注意两点: 第一,两个重点,即把握情感和学习朗读。教学中二者不可割裂开来。 第二,本单元学完后,对各篇课文的抒情特点进行简单比较和总结。 第三单元 本单元选了几篇有代表性的读书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窃读记》《<论语>十二章》 教学目标 第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性格、思想和情怀,增进理解,获得滋养,陶冶性情。 第二,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第三,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迅速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 第三单元 教学重点 第一,引导学生学习默读。 第二,让学生学着综合课文标题、开头、结尾和关键语句,迅 速了解文章大意。 第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四,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置特定的教学重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精读“百草园”段落,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描写,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精读“三味书屋”部分,理解“先生”这个人物形象。《重塑生命的人》,重在品味、揣摩关键语句。《窃读记》,心理描写为重点,感受作者在两次“窃读”过程中的不同心理变化。 第四单元 四篇课文,四种体裁,纪念性文章、绘本小说、记叙文、书信(议论)。《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 教学重点: 第一,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 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第二,继续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 第四单元 第三,理清作者思路。 理清思路的关键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大意。每一段的意思,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等等。《纪念白求恩》,叙——论——颂的思路;《植树的牧羊人》,以叙事为主,以时间为顺序,最后议论,先叙后议的思路。《走一步,再走一步》,先叙后议,主体部分也是时间顺序。《诫子书》,论点,阐发,再正反论证,逻辑顺序。 第五单元 本单元围绕“生命之趣”,选编了四篇动物文章。郑振铎《猫》,梁实秋的《鸟》,劳伦兹的《动物笑谈》,蒲松龄的小说《狼》。 总体要求: 继续强化默读学习,默读侧重学会摘录,边读边思考,勾画重要语句和段落,学做摘录。 本册书的第三、四、五、六四个单元都侧重默读。第三单元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