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好不好看的5个地方,具体指哪里?

 陈梦hxvmbldkci 2018-05-25

从外表就能看出心脏好不好,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会出现两颊潮红或嘴唇发绀;二是心脏疾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两种情况与是否可以从外表看出来意义都已经不大,因为不用看就已经知道心脏有问题。我个人认为,如何预防心脏疾病发生比能否从外表看出来更重要。



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人患心脏病,每10秒就有1个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三四十岁发生心肌梗死已不罕见。2000年,胡大一教授就提出了“心脏五环”的概念(防发病、防事件、防后果、防复发、防治心力衰竭),涵盖了预防,治疗和康复全方位的心血管疾病防治规划,其中防发病是最基础的零级预防,面对所有人群,从孕育每个新生命开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预防高血压、预防血脂异常、预防糖尿病、远离烟草。



作为营养师,给大家的建议是远离“三高”食品,预防心脏疾病。

我们都知道疾病有“三高”,殊不知正因为经常食用“三高”食品才会导致了“三高”疾病,两个“三高”密切相关。“三高”食品指啥呢?高盐,高糖,高脂食品。



(1)高盐食品不仅可以直接导致高血压,还与肥胖,血脂异常,肾病,糖尿病有关。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推荐成人每人每天6g盐是包括了全天所有食物的含盐量,尤其需要关注隐形盐:酱油,醋,蚝油,各种酱制品,挂面,粉丝,薯片,方便面,果脯,话梅,蜜饯,辣条等各种零食都是隐形盐食品,需要同烹饪的食盐一起计算在6g盐内。



(2)高糖饮食不止与糖尿病有关,还与高血脂有关。高糖食品以葡萄糖形式进入体内,多余的葡萄糖代谢不出去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肝脏,久而久之越存越多,从而引发血脂异常。而所谓高糖不是指一种食品,是指游离糖的摄入量超过总能量的10%,包括蜂蜜,糖块,蛋糕,果汁,白砂糖等所有额外添加的糖都是游离糖,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含糖饮料,一瓶可乐就超过全天糖的推荐摄入量50g,最易忽视是含糖酸奶,酸奶本身是健康食品,但添加过多糖的酸奶就未必了。为了健康,建议购买无糖酸奶或自家制作无糖酸奶。



(3)高脂食物最大的来源不是肉,而是植物油。是不有点颠覆你的认知?因为无论媒体还是医生在低脂建议是都只告诉你要清淡饮食。于是你开始少吃或拒绝吃肉,开始水煮白菜的苦行僧生活。但实际上动物制品是优质蛋白来源,红色瘦肉是补铁的最佳选择,深海鱼肉富含丰富的亚麻酸,这些都是植物食品无法比拟的,所以只要将每日肉制品控制在150 g以内对健康是有益的。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植物油的使用,不能超量,每人每天25~30g,不管是多有营养的油。油脂是高热量食物,每克油脂9产生千卡热量,与高糖食物一样,多余的热量代谢不出去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从而引发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要想心脏好,预防要趁早。远离烟草,远离“三高”食品,保持运动习惯,保持心态平和,活到99,你可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