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全身布满乳汁的野草,农民用来喂猪,却药用价值极高

 qk缘园 2018-05-25

  苣荬菜为多年生草本,全株有乳汁。茎直立,高30-80厘米。地下根状茎匍匐,多数须根着生。

打开连尚头条,看更多新鲜猛料

  地上茎少分支,直立,平滑。多数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20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基部耳状抱茎,头状花序顶生,花鲜黄色,花柱与柱头都有白色腺毛。 瘦果有棱侧扁具纵肋,先端具多层白色冠毛,冠毛细软。

  苣荬菜花期7月至翌年3月。果期8-10月至翌年4月。苣荬菜生长在路边、地旁、庭园等地。

  苣荬菜在北方又叫败酱草,黑龙江地区又名小蓟,山东地区称作苦苣菜、取麻菜、曲曲芽。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野生于海拔200米—2300米的荒山坡地、海滩、路旁等地。

  苣荬菜能食用,东北食用多为蘸酱;西北食用多为包子、饺子馅,拌面或加工酸菜;华北食用多为凉拌、和面蒸食。

  苣荬菜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排脓、祛瘀止痛、补虚止咳的功效。能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生食可更有效地发挥其保健功能。

  苣荬菜民间食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其吃法多种多样,可凉拌、做汤、沾酱生食、炒食或做饺子包子馅,或加工酸菜或制成消暑饮料。味道独特,苦中有甜,甜中有香。

  主治协日热引起的口苦,发烧,胃痛,胸肋刺痛,食欲不振,巴达干包如病,胸口灼热,泛酸,作呕,胃腹不适。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实用附方

  治急性细菌性痢疾:苣荬菜一两,水煎服。

  治急性咽炎:鲜苣荬菜一两(切碎),灯心草一钱。水煎服。

  治内痔脱出发炎:苣荬菜二两。煎汤,熏洗患处,每天一至二次。

  治阑尾炎:苣荬莱五钱至一两,红藤二两。水煎服。

  5治协日热引起的口苦,发烧,食物消化时胃痛,胸助刺痛 苣荬菜。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2~3次,水煎凉服。

  6.治胃痛,食欲不振,巴达干包如症 苣荬菜、土木香、寒水石(制)、碱花(制)、香青兰、山柰、大黄各等量。制成散剂。每次1.5~3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