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对方法,你也可以学到更多变得更优秀

 剽悍晨读 2020-11-06

主播:赛男

本书作者桑妮·布朗是美国著名的商业咨询师,为迪士尼、戴尔等知名企业提供团队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她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涂鸦,因此,她也被大家称为“涂鸦博士”。

涂鸦对桑妮·布朗而言,既是教学工具,也是一个百宝箱,它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在之前的晨读中,我们分享了如何用涂鸦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下面我们接着来了解一下,如何利用好涂鸦,让自己学得更好。

还死记硬背?该改变了

大家多多少少都接触过涂鸦,比如小时候在课桌上画的图案,以及现在走在街头看到的围墙上的随手画。有的人觉得它幼稚,有的人觉得好玩,其实,涂鸦还有很多被我们忽视的作用。在学习上,它可以是我们的好帮手。

假如你正在学一门线上课程,或者正在翻看一本致用类的书籍,你的学习方式大概离不开这传统的“三件套”:标注重点、记笔记以及背诵核心知识点。如果碰到比较难或者比较枯燥的内容,这样学习会遇到两个问题:第一,水过鸭背,没有理解透内容;第二,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作者的朋友弗吉尼亚也遇到了这类问题,后来靠涂鸦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大学时代,化学是弗吉尼亚的弱项,即使她怎么标注重点、摘抄笔记、死记硬背都不管用,后来她开始尝试另一种学习方式——涂鸦。

她把《有机化学》里艰难晦涩的概念都配上一个浅显易懂的图像。一边在纸上涂涂画画,一边回想它们所代表的的化学概念,然后再接着画。这种学习方式加深了她对课本概念的理解,最终顺利通过考试。在她成为教师之后,也把涂鸦学习法传授给学生,鼓励他们尽可能地创造形式自由的图像而不是拼命记下她说的每一个字。结果,很多之前处于不及格边缘的学生都拿到了“优”。

我们可以从弗吉尼亚的经历中得到一个重要的启发:用涂鸦取代一字不落的背诵和记录,会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如果你对现在的学习状态不满意,或者想更上一层楼,为什么不试试涂鸦呢?

你也可以用涂鸦,吸收知识

“你为什么不试试涂鸦呢?”如果有人这么问,你八成会回答,“因为我不会画画呀,没学过。”可是仔细想想,你真的不会画画吗?给你一支笔,你肯定可以画出太阳、碗、书本等等常见的东西。

作者在推广涂鸦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阻碍就是这个:人们不知道自己可以画画。她攻破这个“谎言”的理由有三个:

001 大家的眼睛和手的功能健全,大脑皮层主管视觉的功能区也完好无损。

002 童年时代,大多数人都喜欢涂涂画画,从这个层面上说,很多人都有画画的经验。

003 作者接触了很多先前坚信自己不会画画的人,后来都画出了不错的涂鸦作品。

所以,我们不要怀疑自己的涂鸦能力。涂鸦不是专业的绘画,用在学习上,就是给自己看的,不需要掌握什么技巧,只要我们自己看得懂这些图案就可以了。

比如你接触到一个新词:“边际效应”。大意是当增加的投入超过某个水平后,新增的每一个单位投入换来的产出量会下降。那你可以用几何图案画出一个人,肚子上写着“饥肠辘辘”四个字,他吃第一碗饭的时候觉得超级美味,第二碗的时候觉得很美味,第三碗还可以,第四碗美味的感觉就没有了。

在涂鸦的过程中,你是不是已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了呢?当你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会思考,怎么画才贴切呢?画的时候会思考,这样理解对不对呢?在这个过程中,就理解得更透彻了。试着把你现在正在学习的概念和知识点涂鸦出来吧。

有趣的涂鸦,值得长期使用

涂鸦除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外,还可以让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更有画面感。

比如前面提到的“边际效应”,在初学者看来是一个干巴巴的词语,但是把它涂鸦出来之后,就变成了一个故事,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吃四碗米饭是一个鲜活的场景,很有画面感。你可以把那个人想象成自己,或者是某个朋友,这样一来是不是更有趣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其中某个场景画出来,也可以让整个内容更生动。比如之前晨读提到的《黑匣子思维》那本书,里面的医疗和航空两个案例比较长,而且还交错在一起,那我们就可以用简单的几何图案,把其中的两个关键场景手术室和驾驶舱涂鸦出来,这样在阅读案例的时候画面感更强,既能对号入座,还可以进行对比。

当我们面对的内容比较多、比较枯燥的时候,变换一下学习方式,用涂鸦去描述、去理解、去记忆。

我们平时最常用的是文字语言,视觉语言则被丢到一边。本书里面的语言习得曲线图显示,人们的文字语言从出生开始一直稳步上升,但视觉语言在10岁左右就开始直线下降了,也就是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一个有效的学习工具。

不妨从现在开始捡起涂鸦,并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按照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借助简单的几何图案,随手画出来。

总结一下,涂鸦是我们与生俱来又被荒废的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涂鸦,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让它更生动,更有画面感,从而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你最近接触了哪些新概念?想想看能否把它涂鸦出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