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病篇/太阴病提纲证 现在我们就看《伤寒论》原文,先看第273条,打开讲义154页。 这一条作为一个太阴病的提纲,它以太阴脏虚寒证的临床表现,来说明太阴病的主要证候是太阴脏虚寒证。症状虽多,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 一类是,腹满,食不下,和时腹自痛。 这组症状提示了脾阳脾气虚,运化失司。运化失司以后就会导致寒湿阻滞,气机不畅,所以既可以有肚子胀,也可以有肚子痛。但是这种腹满和腹痛,它的特点是,时轻时重,隐隐作痛。 以上这三种腹满在鉴别上,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过。 * 对于实证的腹满24小时持续存在腹满、腹痛,而且是拒按的“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伴有腹痛,拒按的,这是实证。 第二类证候,吐和自利益甚。 我们应当特别注意的是“自利益甚”这四个字,它包括了一些什么意思? 我讲到这的时候,以往班的同学就问我说,张仲景当初就那么随意的写了一个“自利益甚”,他想到了这么多深刻的意思吗?我说,他想到没想到,我们今天研究的人就尽可能想的宽一些,实际上,张仲景想没想到这么多,我们也真的不知道。但是有一次,我写了一篇文章,有好多同学看完了之后,他们分析的文章中那些意思,有的原来我根本就没有想到的,所以这种情况是有的。 在古代,有一个郢国的人给燕国的宰相写了一封信,写信的过程中,天渐渐地黑了,他就喊书童“举烛”,说,你把灯给点上,举起来,举烛。他说这句话的同时,他就在这封信里里,把举烛这两个字也写上了。燕国的宰相接到这封信的以后,读到这儿,这儿怎么有个举烛,什么意思呀? 举烛就是把灯高高的举起来,高灯下则明,这是暗示我执行良好的爱民的政策,好好的治理国家。于是乎他就改变了自己的治国的方针,治国的策略,从此燕国就兴旺发达起来了。 所以我们在研究古人的著作的时候,我把“自利益甚”分析了这么多内容,很有可能我们象郢语燕说这个成语所说的一样,我们分析的太多了,但是,我们的分析是符合这个病因病机的特点的,也符合它的临床特征的,确实是太阴脏虚寒证的下利,是越来越重。也确实是作为太阴脾病来说,呕吐和下利相比较是下利比呕吐要重,而且也确实是随着下利的加重,随着脾阳虚,脾气虚的加重,而其它腹满、呕吐、食不下和腹满时痛的这些症状也是越来越重。 这样一个证候是纯虚寒的。你不要看到它有腹满和时腹自痛把它当成一个实证来治疗,如果把它当作一个实证用了苦寒泻下的话, “必胸下结硬”- 大家想一想,胸下结硬这个证候,类似于我们过去所学过的什么证候啊? 内脏阳衰,阴寒内凝,不就是类似于我们过去所说的脏结吗? 从提纲证这一条,我们可以体会到,太阴病是以脏虚寒证为主的一组证候。 |
|
来自: 药膳食疗方注释 > 《《伤寒论》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