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昵称61984252 2022-07-22 发布于重庆

图片

在讲具体的条文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阳明病的基本概况。从原文的顺序上讲,第179~262条属于阳明病的范围,共84条。这是除了太阳病篇以外的又一个比较大的篇章。阳明病,我们在了解它的病理之前,首先还是要讲阳明的生理,阳明的经以及它所涉及的腑。同样,阳明经有两条,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大家需要把它们背熟。记这些(经脉循行路线)有什么用处呢?主要是了解它的发病规律。比如说,足阳明经行于面部,我们认为“阳明主面”,所以脸上有好多病啊,尤其是胃热导致的一些面部的疾病,比如痤疮、面疖,甚至口眼[插图]斜等,可考虑从阳明论治。这是因为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是“起于鼻旁,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循颊车,经耳前,上发际至额颅”。是面部中的主要经脉,阳明经在面部实际上是转了一圈。所以,这些部位的一些病症,我们要从阳明经来考虑治疗。足阳明经还有一条支脉,“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还有一条直脉,“从缺盆下循胸腹至足”。所以阳明胃经的总体循行规律有二:一是绕面部,二是走人体的前面。前面我们讲的足太阳膀胱经,主要行于人的背部;而阳明经是行于人体之前;少阳经,是行于人体两侧。这是三阳经部于体表的规律。因此,背部属于阳,前面属于阴,或者讲背部属于表,腹部属于里。所以太阳经主表,阳明经主里。而两侧的少阳经主半表半里。所以为什么说少阳主半表半里,与它的经脉循行密切相关。因为人体两侧既邻太阳之表,又邻阳明之里,位于表里之间,故为之半表半里。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然后循手臂外侧的上沿,往上走到肩膀,下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有关经脉循行路线上出现的一些症状,属于哪个经,我们首先可以用哪个经去判断,找出这个病位在哪里?比如说头疼,我们学过太阳经头疼了,头后项痛,是吧?甚至连及项背,因为那是太阳经的位置;阳明经由于它主面,如果头疼,以额头部位最为突出;当然,少阳走两侧,头痛的位置往往是在头之两侧,经常表现为偏头痛。临床辨证治疗时根据头痛的部位,来判断属于何经,以开相应的方药,或者加入相应的引经药。

了解经脉以后,我们还要了解阳明的腑。阳明腑当然也有两个,一个胃,一个大肠。胃是水谷之海。大肠是什么“官”呢?(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传道之官”,(有学生诵:化物出焉)什么?“化物出焉”?No,这些得背会啊,不能出错误。小肠是“化物出焉”,大肠是“变化出焉”。“化物”跟“变化”是不一样的,“化物”是讲饮食水谷在小肠一分为三:水谷精微、食物糟粕、代谢的水液。所以我们说小肠有泌清别浊的作用:水谷精微由脾输送到全身;代谢的水液输送给膀胱;食物糟粕传送到大肠。所以大肠主管接收从小肠传送来的糟粕,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把糟粕变成粪便,排出体外,这就叫做“变化出焉”。所以阳明的胃和大肠是人体消化、传导的重要器官,在六腑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那我们可以想象到,如果是阳明病,它所出现的症状,要么跟它的经脉循行有关系,要么跟胃肠的功能失调有关系。所以你只要知道胃和大肠的生理功能,就能推出阳明病的一些症状,对吧?无非就是消化受到阻碍了这样一类病症。

关于阳明的特点,《黄帝内经》把它称为“多气多血”之经,主管人体的消化,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所以气血比较旺盛。对阳明而言,生理特点是主燥,所以它喜润恶燥,加之多气多血,正气旺盛,所以邪气传到阳明,正邪斗争往往比较剧烈,从而表现出实证、热证这样一些特点。也就是说,邪入阳明,容易出现里、热、实的证候,《伤寒论》称为“胃家实”,这是阳明病的总体特点。所以,我们治疗阳明病,也要多从“胃家实”的特点去考虑。

那阳明病是怎样形成的呢?无非是两个途径:一是传经而来。常见有三种传变方式:比如由太阳经传来,太阳病时,如果邪气得不到祛除,就有可能转入到阳明,《伤寒论》把这样一种传变途径形成的阳明病,叫做“太阳阳明”;还有从少阳病传经而来,由于少阳病的失治、误治,或者是自身的内传,形成阳明病,这个途径导致的阳明病,叫做“少阳阳明”。二是邪气也可以直接传到阳明经,阳明自身直接受病。比如说,素体比较燥热的人,阳热体质,邪气侵袭到人体以后,容易入里化热直接到阳明去,形成阳明病,这个发病途径《伤寒论》叫做“正阳阳明”。

但是还有一个传经的方面,我们别忘了阳明和太阴相表里,尤其是足阳明胃和足太阴脾的关系相当的密切,太阴脾的病,也可以转到阳明。但是这种几率比较小,为什么呢?因为太阴病大多是虚寒的病,太阴虚寒证要转变成一个阳明实热证,这个中间需要一个很大的变化过程,所以几率比较低。但是并不是没有,《伤寒论》提到了这个发病途径,说明临床上还是有的。现今的临床中,也实际存在。前面我给大家说过这样一些例子,比如说经常拉肚子的人,你可能给他理中汤,由于体质的差异,或者病轻药重,在用量上比较大,那么这个病人就有可能吃完理中汤以后,由于温燥太过,就会使虚寒转变成燥热,原来的大便溏泄变成了大便燥结,就会有可能由太阴病转成阳明病。所以,阳明病的另一个成因,它还可以来自三阴,尤其是太阴。还有,在少阴病的热化证里,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会出现“阳明三急下证”,这是由于一些少阴病热化以后,水竭土燥,少阴不是属于水吗?水太少了,使土也燥,这时少阴热化证就有可能转到阳明。所以,少阴病中出现阳明三急下证,《伤寒论》指出用大承气汤治疗。这种阳明病证,是由少阴病发展而来。这是阳明病的成因。

阳明病的证候特点,就是条文中所说的“胃家实”。所谓“胃家”,是统指肠胃。这个“实”,包括热实、燥实。前者指无形的邪气壅盛,以“四大热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后者指有形的邪气堵塞,以“阳明腑实证”为主要临床表现(所谓痞、满、燥、实)。阳明热证、实证,是阳明病的本证特点。但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阳明病多热证、实证,但也有虚证、寒证。比如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的胃病,有热,当然也有寒。但是,从外感热病这个角度来讲,传到阳明经、腑的邪气,往往是化燥成实了,所以它的热、实证比较多,虚寒证比较少。

在阳明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阳明的热邪有时会与其他邪气结聚形成新的病邪,导致相应的病证,一般称为阳明病变证。比如阳明热可以与太阴湿邪结聚在一起,形成湿热,后者壅滞于肝胆,可以导致发黄证;如果阳明热窜入血分,会形成血热证,表现为衄血、便血、蓄血等等。

基于以上所述,对阳明病的治疗我们就很清楚了,比如说它只是无形的邪热结聚,即阳明热证,我们就要使用清法来治疗,代表方剂像白虎汤系列;那如果说阳明无形的邪热与有形的实邪相结合,比如说胃中的热与大肠中的糟粕相结合,就会形成一种新的病因“燥屎”,堵塞到大肠,导致阳明腑实证。在治疗方法上,清法已经力所不及了,因为这时的热隐于有形的糟粕中,结聚不解,这种热我们还能用石膏、知母清掉吗?已经清不掉了,必须采用泻下的方法,把糟粕给泻掉,这个热便会随之而去,代表方剂是三承气汤。中医治病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是无形的邪气钻入到有形的邪气之内,必然先去除有形的邪气,有糟粕的泻大便,有湿的利小便,有痰饮的采用温化,有瘀血的当然就要活血化瘀了。因为阳明病多热证、实证,所以治疗阳明病,清、下两法是它的主要治法。当然,如果是阳明虚寒证的话,我们也是要用温补的,代表方剂像吴茱萸汤。

关于阳明病的转归,《伤寒论》说:“阳明居中,属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就是邪气传到阳明,化燥成实以后,不再传向其他经。后世有人解释为阳明的“固化”作用,是由于燥热使阳明土出现燥、实、坚的现象,所以说它不传向其他经,称“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就像阳明主土,万物到最后都要归到大地、土一样。但这里是讲主燥热的阳明土而言的,燥化后土地固化了,所以不传了。那如果说是主寒湿的脾土,(属于)阴土,邪气传到脾土的话,往往会寒化、湿化,形成水湿,就容易使水土流失。所以你看,邪气伤及阴土(脾土)的时候,人就容易拉肚子;而传及阳土的时候,人就容易大便干结啊,这是相对而言的。所以,我们理解“万物所归,无所复传”这句话,不要理解为阳明病一点不传,而是相对于太阴湿土而言,它容易固化,不容易传。但阳明病也可以波及其他的一些经,或者是脏。比如说,阳明热最容易伤肾阴,而出现少阴病,后世的温病学家发现这个规律了,认为阳明邪热传到下焦,就会伤肝肾之阴。我们在学具体的阳明热证时,就会看到里面也有一些方证牵涉到少阴病了,比如说猪苓汤证即是。

阳明病热、实证,大部分预后良好,都可以痊愈。当然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也可以造成变证,像我刚刚说到的发黄证、血热证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