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高中生时事评论写作展台

 老刘tdrhg 2018-05-25

‍‍‍2017年8月专辑9月专辑12月专辑已出,欢迎选用!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作文专辑、9月试题分析专辑、12月分类练习专辑、4月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3602424805(手机)

经棚一中高中一班时事评论展台

写作要求;针对以下材料,自选角度,写一则评论。

七八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去参加军事夏令营,针对中小学生开办的国外游学,动辄开价数瓣,还未上小学的,六名儿童,一周要上十八节课,这两天类似新闻终于刷屏不怪乎家长月薪3万撑不起一个孩子的暑假孩子这个暑假比上学还累。


以爱之名

马文跃

伍绮诗在《无声告白》中曾经写过:“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着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被时间离散。”

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他们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做着自认为为儿女好的事情,其实,他们是以爱的名义要求孩子做着他们不愿做的事。七八岁的孩子居然被父母送去军事夏令营,即使价格昂贵也在所不惜,完全不去想孩子的年龄是否合适。我想说,这条父母用金钱为孩子砸出的的路就一定平坦吗?

这些父母焦虑的表现都以爱之名强加于子女之身,由于当代社会激烈的知识和人才竞争,良好的教育资源成为父母为孩子争取的重要保障,但大多数父母却在教育方面焦虑过度,失去了理智。无疑,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欲望急剧膨胀。对更优秀的教育资源的争相追逐更折射出当下社会的现实。父母的急切和焦虑使孩子们觉得“暑假比上学还累”。这种病态教育使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同时也为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

2016年的热播剧《小别离》,是一部关于家庭教育,成长成才的电视剧。该剧将当代父母的病态教育真实地演绎,剧中的父母对孩子的忧虑近乎病态,一位家长所有的关注点都在女儿的成绩,另一位家长为了让女儿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即使家中并不富裕,也要把女儿送出国。

这种焦虑出于爱,,我希望也可以止于爱。以爱之名所赌上的一切并不是全部值得的,以爱之名所强加给孩子的是孩子不情愿的。所以,父母不可失去理智,也不可步步紧逼。应摒弃这种病态教育,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们比我们的父母幸福吗

孙海悦

中国是个飞速发展的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十分迅猛,我们不再面临上一代人上学难的问题,城市与乡村的教育水平差距也逐渐缩小。相对于上一代人,我们幸运地生在一个知识的时代,却也不幸地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童年应有的欢乐。

七八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去参加军事夏令营,还未上小学的六岁孩子一周要上十八节课,中学的孩子除了繁重的课业外,还要参加各种补课班……大人们总是说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确,与上一代人相比,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优越了多少倍:我们不用走很远的山路去上学,不用放学回家还要帮父母喂猪喂羊,我们只需要坐下,学习学习再学习。大人们那时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我想他们心里该是快乐的吧,他们的生活是很多彩的吧!他们每天都能在大自然中获得新的惊喜,而我们呢?在环境的限制下远离自然,又在父母的强制下远离娱乐。我们是幸福的,这点毫无疑问,可是这份幸福中是否掺杂着变质的酸臭味儿呢?

在这种“全面发展式教育”中,累的不仅是孩子,还有父母。针对中小学生开办的国外游学,动辄开价数万,价格昂贵的兴趣班,以小时计费……这也无怪乎月薪3万的家长撑不起一个孩子的暑假了。

顺应时代的潮流,孩子或许是应该有一样两样才能傍身,但是过于繁重的课程对小孩子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是毫无益处的,就像人体每天只能吸收两个鸡蛋的营养一样,孩子每天所能吸收的知识也是有一个饱和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花再多的钱也不过是给孩子买罪受罢了。

更何况所谓“专而精”,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什么都涉猎,那也只能什么都是泛泛而已。就如韩寒所说“全面发展就等于全面平庸。”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听多了,未免有些俗,但却是最朴素的真理。兴趣这种东西应该由孩子自己决定,而不是家长随波逐流。家长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兴趣,而不是体面,家长应该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载,快乐才应该是生活的真谛。我想,家长们最应该关注的,就是不要让孩子失去快乐,失去自由,不要让笑容从他们的脸上消失。世间最高级的爱不是禁锢,而是给予自由和尊重。

 

疯狂的暑假:空下去的是钱包  长不起的见识

卢凯

 

有句很著名的话,“知识就是财富”,而在如今这个社会,这句话似乎正在颠倒过来,财富就是知识。材料中所提及的,许多家长对财富毫不吝惜,疯狂地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加子女的知识储备量和见识广度,却似乎丝毫从未意识到一件事,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在穷人家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也并非没有杰出的代表:亚圣孟子,文豪欧阳修,相六国的苏秦,他们的家人无法用财富来为子女“购置”知识,但孟子的母亲三迁其家,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而苏秦的家人则因为他曾经的低微身份而拒绝他成为家庭中的一员。

没有哪个古人认为知识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也没有哪个古人会说出“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类话。

当真是时代进步了吗?我想不是的。锤炼孩子真的需要参加军事夏令营吗?我想生活才是最好的课堂,毕竟那是孩子必须适应的。疯狂地砸钱真的能把所有的知识砸进孩子的脑中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我想,过重的负担,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

还有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话,“有钱花在刀刃上”。一味地乱投医,最终导致的结果只能是——钱花下去了,孩子的见识却没有长起来。

最后我想说,别让疯狂的暑假扰乱孩子那颗平静而又渴望学习的心,那才是真正的知识财富。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

孙中悦

 

无数家长都信奉这样一点:,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七八岁的孩子被送去参加军事夏令营,未上小学的六岁稚童一周要上十八节课,更有人为刚刚降生的孩子高考倒计时……家长们不断为孩子增加“赢在起跑线上”的砝码,不惜付出一切:白领妈妈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农民父亲每天馒头咸菜,只为攒钱给孩子补课下岗母亲早出晚归在街上摆地摊只是为了能让女儿多上几节兴趣班……在家长的努力下,每个孩子似乎都赢在起跑线上,但其实,孩子们除了更累一点外,似乎也没有比别的孩子多点优势。因为所有的孩子都在父母的努力下,在起跑线上前进了一步。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假期做的那些为超过别人而做的努力是不是有些可笑?可家长们没有因此停止,反而变本加厉。压在孩子的肩上的书包越来越重,孩子们的步伐越来越沉重。而精明的商人发现了商机,于是“金话筒”“蓝话筒”口才训练班等一系列机构拔地而起,成为压在孩子身上的又一重石。

 

在父母热切的目光中,孩子们都成了过人的天才,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有谁关注过孩子的想法?没有。他们在父母的期盼与鼓舞中失去了孩子的天性失去了玩耍的权利,成为一种拥有着多种才艺的行尸走肉,他们都觉得那么想死,好像是工厂批量生产的一样。

 

不要在盲目攀比孩子的优秀了,每个孩子都应是独一无二的星星,在自己的领域内发光发亮。每个孩子都应快乐地度过童年,回忆里满是幸福,而不是被各种兴趣班所左右,更不应该被某个她不认识的同龄人威胁,孩子们的未来应由自己决定。(指导教师:丁建华)

 



本文由语文月刊公众号ID:yuwenyuekan 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