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指要】(66) 未濟第六十四

 何立81hl 2018-05-25
 

周易指要66 未濟第六十四

【卦体与易道】

1、未濟卦是个平衡卦。

2、既濟变未濟是一次正常的卦变,既濟卦的天道是丁甲丙己戊乙,变成未濟以后就是癸庚己壬甲辛。

附图: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象辞与断语】

1、未濟卦新提出的象有 “未濟”、“小狐汔濟”、“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君子之光”、“有孚于飲酒”、“有孚失是”等。

 

2、“未濟”是未完成渡河的意思。

 

【简译】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通达。小狐接近渡过,沾湿尾部,没有什么利益。

初六,濡其尾,吝。

沾湿尾部,惜恨。

九二,曳其輪,貞吉。

拖曳车轮。保持稳定吉祥。

六三,未濟,征兇,利涉大川。

没有渡过,征伐凶险,适宜涉渡大川。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保持稳定吉祥,悔事消亡;保留讨伐鬼方的震慑作用,三年后会得到大国的奖赏。

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保持稳定吉祥,没有可后悔的,延续君子的光辉,有服从者吉祥。

上九,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有服从者饮酒,没有灾难,沾湿首部,有服从者失去节制、规范。

 

                 【简析】

 

未濟卦是既濟卦所变,未濟与既濟的关系是“覆卦”,既濟卦“原始反终”就变成了未濟卦。比较未濟与既濟,可以看出未濟是一个微妙的平衡卦。

 

未濟卦蕴涵的原则主要有“小狐汔濟”原则、“震用伐鬼方”原则、“三年有賞于大國”原则、“君子之光”原则、“有孚于飲酒”原则、“有孚失是”原则等。

 

1、“小狐汔濟”原则。“小狐汔濟”的意思是小狐狸渡河接近到岸。作为原则是以阴爻象征河流,阳爻象征小狐,阳爻没有突破阴爻的包围,还陷在阴爻的围困之中。

 

2、“震用伐鬼方”原则。“震”为震慑,“震用伐鬼方”的意思是保留讨伐鬼方的震慑作用或威力。作为原则是说某爻对某爻并不直接征伐,但保有震慑的作用。

 

3、“三年有賞于大國”原则。三年有賞于大國”的意思是三年后会得到大国的奖赏。作为原则是说三年后可以从某爻那里得到接济。

 

4、“君子之光”原则。君子之光”就是君子的光辉、风范。作为原则是说要坚持人道。

 

    5、“有孚于飲酒”原则。“有孚于飲酒”的意思是有服从者饮酒。作为原则是说成为服从者的爻有阴阳和合的机会。

 

6“有孚失是”原则。“有孚失是”的意思是有服从者失去节制、规范或法度。作为原则是不坚持人道或者是做出有损卦体平衡与稳定的事情。

 

结合卦体与易道,我们再探讨一下未濟卦的卦辞与爻辞。未濟卦的天道,与归妹卦一样,两个卦都是平衡卦,不同的是归妹初为阳,未濟初为阴;归妹上为阴,未濟上为阳,由于这些不同,归妹卦属比较稳定的平衡卦,未濟卦属微妙平衡卦。

 

  未濟卦的天道与人道虽然错乱,但某些爻与爻之间也是可以通达的,例如四爻壬就可以依照天道至初爻癸,所以卦辞中也说“亨”。但是通达未必一定要行动,因为这种行动对整体不一定有利。

 

“小狐汔濟”是未濟的一个卦象,“狐”字最先出现在解卦“田获三狐”,我们说解卦的“三狐”是指解二周边的三个阴爻。未濟卦中的“小狐”则是指三个阳爻,这三个爻在时间上顺序相连,故以“小狐”为喻。未濟卦在天道上的开端是三爻己,终结是五爻甲,如果以开端为“首”,则“尾”就是甲。按照天道,未濟卦中有两次阴阳和合的机会,一个是三爻己和二爻庚,但是这个和合正与人道相悖,所以只能是“密云不雨”;还有一次和合的机会就是四爻壬与初爻癸,这个和合在鼎卦就叫“方雨”,由于初爻与五爻在时间上有直接联系,所以这里就叫“濡其尾”,即沾湿小狐的尾部。初爻与五爻都是阴爻,彼此难以接济,初爻的行动,还有损卦体的稳定,所以卦辞讲“無攸利”。

 

未濟初的爻辞与卦辞有相同之处,这是因为初爻为癸为阴,按照天道,四爻有可能至初,并影响到五爻,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原因是初爻自身力量的单薄,所以是“濡其尾,吝。”

 

未濟二的爻辞与既濟初有相同之处,都是“曳其輪”,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既濟初是个阳爻,既濟二是个阴爻,初爻凭借强大的实力可以向二爻方向运动,但是既濟卦的上三初五顺序是乙丙丁戊,这是一个“圆圈”,初爻至二,实际上是一个“横推车”。未濟卦的二上四初顺序是庚辛壬癸,这是一个“圆圈”,所以未濟二的“曳其輪”才是真正的“轮”。但是未濟卦是一个微妙平衡卦,如果二爻上行,有可能造成卦体倾覆,所以爻辞讲“貞吉”。

 

未濟三为己为阴,作为未濟卦的开端,具有“只出不入”的性质,只是是个弱爻,周边有三个强爻。按照天道当至二,但二三之间是个“天人相悖”;按照人道当至四,但由三至四需要三个时间单位,且四爻是个强爻。爻辞讲“未濟”,是说这个爻还没有涉渡成功,如果武力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是“征兇”。三爻的最佳选择是待时至上,这虽然不合时宜,但毕竟时间间隔较短,所以是“利涉大川”。

 

未濟四为壬为阳,从维护卦体的稳定考虑,它也同二爻一样是“貞吉”。此爻在既濟为三,那是一个奉命出征的爻,现在成了未濟卦的主导力量,所以是“悔亡”。未濟四依照天道当至初,依照人道当至五,但最佳选择是不动,不动就可以保持着对三爻己的震慑作用,这就是“震用伐鬼方”。四爻不动,不意味着时间不起变化,三个时间单位以后,初爻癸就可以变成乙,尽管这个乙是个弱爻,但从天道上讲却是丙的“配主”,所以未濟四讲“三年有賞于大國”,这个“大国”就是初爻癸。

 

未濟五为甲为阴,它是未濟卦的终结阶段,也可以说是“濟”的终极目标。从保持卦体的稳定考虑,这个爻也是“貞吉”,但这个“貞吉”与二四爻的“貞吉”情况是不同的,二爻与四爻是能够行动,但不宜行动;五爻是根本不能够行动,所以“貞吉”的意思不是说它不宜进取,而是说不宜接纳。五爻虽不能进取,但这只是瞬间的事,因为一旦这个爻被“激活”,立马就可以有所作为,所以是“無悔”。所谓“君子之光”是指四爻,四爻不动,就是坚持人道,四为阳,五为阴,由四虽然不能直接至五,但也是“光亨”,这好比是“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对于五爻来讲,其它爻都是自己的服从者,都要投奔到这里来,所以爻辞讲“有孚吉”,这也和大有卦五爻一样,只不过不是“厥孚交如,威如”。

 

未濟上为辛为阳,所谓“有孚于飲酒,無咎”是说的二爻,二爻如果接纳三爻,那就是“有孚于飲酒”,这里有一个“阴阳和合”的机会,这对二爻没有什么灾难。但是这对三爻来讲就是“濡其首”,对二爻来讲就是或与天道相悖,或与人道相悖,而且随着二爻量的变化,二四之间的平衡也会打破,这就是“有孚失是”。

 

【误区】

 

    周易六十四卦是一个极其严谨的首尾连贯、环环相扣的体系,作为开端的乾卦,发展到顶端就变成了坤卦,坤卦再发展就变成了屯卦,如此等等,直到未濟。每一个卦都是一个环节,一个场面,一段因缘,一个故事,卦与卦之间都是上有所承(乾卦除外),下有所启(未濟除外)。卦体的状态则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由自身内部矛盾引起的旧的状态的瓦解再到新的状态的产生,如此反反复复,这就是周易的变化,而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就是天道、地道与人道的交互作用,或者说是“不易之理”。传统易学只是抽象地谈到易是讲变化的,却不知道是什么在变化,根据什么变化,脱离了真正的卦体谈变化,只能陷入唯心主义的空谈,不了解三道,也就难免陷入形而上学的深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