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指要】(19)随第十七

 何立81hl 2018-05-26
 

周易指要19第十七

 

                     【卦体与易道】

1、随卦与泰卦一样,两个“跷跷板”都发生了倾斜,所以是一个失衡卦。

2、豫卦变随卦是一次特殊的卦变,豫的爻时是癸庚己壬甲辛,四爻壬进入初位以后变成丙,这就是随卦的初爻,随初为丙,则随上必为戊;又由随三“随有求得”一辞,知此爻一定是能求能得的己,三为己,则五必为甲,这样也就知道了二为乙,四为丁,随卦的天道与师卦的天道是一样的,都是丙乙己丁甲戊,但是随与师的形势不同,师是一个动态失衡卦,而随则是一个动态平衡卦。

附图: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象辞与断语】

1、随卦新提出的象有“随”、“官”、“功”、“小子”、“丈夫”、“獲”、“嘉”、“拘系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等。

2、随卦的卦象就是“随”,“随”的本义是随从、随和。

3、随卦中的断语大多承前。

 

【简释】

 

随卦排在第十七位,是个“原筮卦”。

卦辞:随:元亨,利貞,無咎。

初爻是通达的,适宜保持稳定,没有灾难。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官”发生了变化,保持稳定吉祥,出门交往会有功劳。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与小子保持联系,会失去丈夫。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与丈夫保持联系,会失去小子。随和才能有求有得,利于居处保持稳定。

九四,隨有獲,貞兇,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随从会有收获,静止会有凶险,有服从者在,前进的道路已经明朗,那还有什么灾难呢?

九五,孚于嘉,吉。

服从者得到嘉勉,吉祥。

上六,拘系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

已被拘禁,复又加固绳索,王在西山与诸侯通达。

【意义】

 

随卦是一个新建元的卦,初爻登基伊始,就面临着两个相悖,一个是初二之间的天人相悖,另一个是初四之间的天地相悖,其中初与四是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初爻的选择是至四,这就是“元亨”与“出门交有功”。随卦卦体虽然失衡,但由于存在着这两个相悖,使得卦体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持稳定,没有什么灾难,这就是卦辞中说的“利贞,无咎”。随卦的主旨在于通过诸爻对初爻这个“新官”的态度,展现了天道、地道与人道的交错情况,说明“道”如果不同,那是没有办法随从与随和的。随卦蕴涵的主要原则有“官有渝”原则、“交有功”原则、“系失原则”、“随有求得”原则、“随有获”原则、“孚于嘉”原则、“拘系”原则和“王用亨于西山”原则等。

 

1、“官有渝”原则。“官”就是开国承家的“大君”,是“原筮卦”的初爻,我们也叫“君主”或“执政”。“官”有天命、王命与自命之分,乾卦的“官”可以说是天命,当然也可以说是自命,因为作为六十四卦的总开端,还没有别的人来对它任命。屯卦、师卦、小畜等卦的“官”可以说是王命,谦卦的“官”不堪重任,到了豫卦便下野,豫四抢班夺权变成了随卦的新“官”。从这里可以看出,所谓五爻是“君位”是不对的,“原筮卦”的初爻才是“君位”。“官”是可以改变的,随卦的“官有渝”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官有渝”的原因有多种,与其说“受命于天”,不如说“受命于人”,与其说“受命于人”,不如说“受命于己”,随卦中第一次提出了“官有渝”,就在于这是一个“自命”的“官”。“官”的职责主要是保持诸爻的通达与卦体的稳定,通达为“亨”,稳定为“贞”,如果不能保持诸爻的通达与卦体的稳定,那么难免就会出现“官有渝”。要想当“官”,少不了自身要强大,强大意味着可以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但在争夺君位时,也不是强者必胜,捷足先登,这还要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没有众人相助,这个“官”也是当不成的。

 

2、“交有功”原则。“功”有功能、功劳、功德、功用等义,“交有功”就是通过交往、交流等,实现自己的功能,建立功劳、功德。我们说初爻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持诸爻的通达与卦体的稳定,能够实现这个任务也就是“功”。判断一个爻的行止是功是过,其界线也在这里。

 

3、“系失原则”原则。卦体六爻是一个整体,六爻分别构成三个“圆圈”,每个“圆圈”上有四个爻,这样一个爻不论朝什么方向运动,势必牵扯到同一个“圆圈”上的另外三个爻,也势必有两个爻不在这个“圈内”。“系失原则”就是指的这两个“势必”,小畜卦二爻的“牵复”就是牵动初爻至二,三爻的“舆说辐”就是三爻处在初二上四这四个爻构成的“圆圈”以外。假如把二三四五爻看作是一个“圆圈”,那么初与上就在这个“圆圈”以外。同一个“圆圈”上的爻彼此牵连,这就是“系”,不在这个“圆圈”上的爻就是“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六爻不是垒砖头式的六画,更不是两个三爻卦的叠加,因为彼此相互为邻的三个爻,不在同一个“圆圈”之上,或者说它们的“道”不同。

 

4、“随有求得”原则。我们知道,卦体六爻当中,必有一个是终结阶段,处于终结阶段的爻,具有“只入不出”的性质,通常这个爻不会运动,虽然它也同另外的三个爻分别构成两个“圆圈”,但这个“圆圈”可以整体移动,却不能交流,如果说有交流,也只能是有的数会“沉淀”到这里,但从这里却不对外“释放”,所以我们曾经把它比喻为“黑洞”。这样“黑洞”与其它爻的关系只能是“求”是“得”,而不是给予。但“求”、“得”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随和”或“随缘”,没有缘分,那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5、“随有获”原则。“获”是收获、获取,这也是“求得”。“获”也要讲缘分,不是在任何时候或从任何地方都可以有“获”。那么“随有获”与“随有求得”又有什么不同呢?主要有两点,一个是“求得”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一旦得到就没有丢失问题,所以这是一种绝对的“获取”;而“获”与“失”通常又是结合在一起,得大于失为“获”,失大于得为“祸”,所以通常讲的“获”是一种相对的“获取”。第二点就是“求得”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能否“求得”要看人家肯不肯施舍;“获”则更具主动性。具有得失意义的“获”,它的“随”也就不是简单的“随和”、“随缘”,而是“随从”。

 

6、“孚于嘉”原则。我们说“孚”不是指的诚信,而是一种主从关系,有时候表示“主”,有时候也表示“从”。“孚于嘉”的意思对俘获者来说就是一种美好的状态,对服从者来说则是受到嘉勉、嘉许。

 

7、“拘系”原则。由于三道的作用,爻的运行并非都是通畅的,如果一个爻受它爻的影响而失去行动的自由,那么这就可以认为这个爻被“拘系”。

 

8、“王用亨于西山”原则。从师、比等卦的提示中我们已经知道,周易中的“王”有两个,一个是天元甲,另一个是地元己,甲的权威限于“原筮卦”,己的权威限于“复筮卦”。随卦是个“原筮卦”,所以这里的“王”是甲。从坤卦的定位原则当中我们知道,“西”这个方位是用“戊”或“庚”来表示的。

 

结合卦体与易道,我们再探讨一下随卦的卦辞与爻辞。随卦是个失衡卦,但却处在动态平衡中,这种动态平衡,主要体现在初二四这三个爻之间,假定随二为阳,随四为阴,那么由二至初就是既合天道,也合地道,这对初爻来说,也可以看做是“师出以律,否臧凶”,当然这种形势更便于初爻“出门”,但这个“出门”就会导致动而失位。随是二阴四阳,尽管由二至初还是合乎天道,但却不合地道,且正与人道犯顶,这样也就消除了二爻对初爻的威胁。二爻虽然不再威胁初爻,但初爻也不能至二至三和至五,那么初爻的出路也就只能是至四,初爻至四合乎天道,这既能消除四爻对初爻的潜在威胁,也能实现爻与爻的沟通与交流,这当然是一个最佳选择。卦辞“元亨,利贞,无咎”说的是初爻,初爻辞“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说的还是初爻,所谓“出门”就是由初直接至四,“门”这个字最先出现在同人卦,同人初讲“同人于门”,那是说初与三的会同,按照人道,四爻在三爻之后,所以就是“出门”。

 

知道了随卦的卦体与易道,也就不难理解随二的“系小子,失丈夫”和随三的“系丈夫,失小子”是怎么回事了。随初为阳,二三为阴,假如把阳取象为“丈夫”,把阴取象为妻子或“小子”,那么初二三爻就存在着这样一个“系”与“失”的关系,因为这三个爻不在同一个“圆圈”上,或者说不在同一个“道”上,二要“系”三,必失去初;三要“系”初,必失去二。顾此必失彼,顾彼必失此,这种情况不独是一个随卦存在,六十四卦都是这样。当然,“系”还有天道与人道的区别,天道上的“系”是讲时间上的联系,或者说内在的联系,随二如果“系”初,那就是天道上的联系。随二如果“系”三,那就是人道上的联系,人道上的联系是一种表面上的联系,或者说是外在的联系。随卦二、三都讲“系”,但它们是有区别的。前者是“随从”,说白了也可以叫“跟着走”,后者是“随和”,说白了就是“你走你的,我不干涉”,我只是等着“求得”。

 

随卦的主要矛盾是初与四,四爻又是主要方面,它的行止决定着随卦的命运,作为“随从”,它是初爻的“开路先锋”,但二、初爻也在“随从”它。“随有获”的“获”可以理解为“收获”,因为与初爻的“交”意味着它可以从“君主”那里得到接济,即便没有物质上的接济,也还有精神上的信任与支持。但是如果四爻仅仅停留在“收获”上,而没有进取,那么初爻的“元亨”也就窒息,随卦也就面临着垮台的危险,这就是四爻的“贞凶”。四爻的进取方向是上爻,上爻是四爻的服从者,无论是从天道上看,还是从人道上看,上爻都在四爻发展的方向上,当然走人道还要经过五爻,这就是“有孚在,道以明”,四爻坚持这个方向,那还有什么灾难呢?

 

五爻是天元,又是一个强爻,但处在三道分途当中,按照天道当至二,按照地道当至初,按照人道当至上。如果至二,增加了二爻的力量,那么很可能破坏了随卦的动态平衡局面;如果至初,一则不合时宜,二来也不合人道;至上也不合时宜,但有利于卦体的稳定。从地道的角度看,五爻与四爻一样,都拖曳着上爻,使得上爻难于行动;从天道的角度看,四爻至上有优势,从人道的角度看,五爻至上有优势,所以上爻既是四爻的服从者,也是五爻的服从者。从五爻的角度看,俘获了上爻,也就在与三爻的较量中更占优势,既能保持卦体的稳定,还能为自己保留了一条通道 ,这就是“孚于嘉”。

 

上爻可以说是“一仆二主”,“拘系之,乃从维之”讲的就是上爻不得自由的一种状态,上爻也不是没有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王用亨于西山”,“王”就是五爻,五爻要与其它爻实现通达,最好是通过上爻,上为戊为“西”,上爻居高,故以“西山”为喻。

 

【误区】

 

传统易学对随卦的误解有许多,这里我们主要谈谈“系”、“失”问题。前面已经谈到,真实的卦体是六爻分别构成三个“圆圈”,每个“圆圈”上有四个爻,这样任何一个爻向任何一个方向的运动,势必牵扯到同一个“圆圈”上的另外三个爻,也势必有两个爻不被牵扯。初、二、三爻不在同一个“圆圈”之上,它们各有自己的“根脉”,也各有自己的发展趋势,就象是“拔茅茹以其汇”,因此这三个爻也就势必有“系”有“失”。传统易学不了解真实的卦体,更不了解真实的“三道”,所以也就不能正确解释爻的“系”、“失”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