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福》结构解析和祥林嫂对命运的三次反抗

 冬天惠铃 2018-05-26
图来自网络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并非姓鲁,姓周。鲁镇乃是先生虚构的故乡,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只存在于小说里,并且也存在于读者的心里。

这真是一个成功的设定,既有现实的场景,又有现实的人物,但却是个子虚乌有的地方。现实题材的创作者既脱离不了自身生活的地方,又脱离不了遇到的那些人,但是如果具实以告显然不利于创作,也不利于塑造人物。那么如何将自己身处的地方化为故事发生地,是可以学习先生的。

《祝福》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具有可借鉴性。

首先,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必然要和所塑造的人物发生联系,如何发生联系才能使人物真实可信,还要突出人物的典型性,先生又教给我们好方法了。“我”是回故乡的游子,借住于亲戚家里。那么就有了个很好的介入身份,既和故乡互相熟悉,又可以带着随时离去的心情游弋于其中。祥林嫂对“我”发出了“夺命三问”才不突兀,那些与祥林嫂发生关联的中人、老爷和乡人们也才对我不避讳的说些“心里话”。

“我”的身份设定也往往是现实题材的创作者感到困惑的地方之一,完全以第三人称来叙述,总觉得不是那么入骨。至少也得是亲自听过当事人讲述的身份,才觉真实可信。但如何介入自己,是很难的。你看先生多聪明,把自己放进去了但又不必担什么责任,就像采访一样真实,然而却连地名人名都是虚构的,但小说的思想深刻性挖掘到了极致,不由得人不信。这是表达能力的高明,也是构思和设计的高明,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其次,再看“我”如何与“祥林嫂”发生关联。见面必然要有的,这有助于塑造人物的表征,也有利于设计核心内容的对话,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因而“我”开篇就与祥林嫂见了最后一面,第二天早上得知她的死亡。这是倒叙,是直接把这个人物的结局先“砰”的扔给读者,凄惨的结局引发了读者探究其生前故事的兴趣。于是顺理成章的往下推进情节,开始回忆。

当然还是脱离不了鲁镇的,因为“我”必须见证过或者听说过,才能讲述,才能使人信服。但仅仅依靠“我”显然不能说服读者,况且“我”是不想要承担责任的,只要了解故事情节。因而设计了“鲁四老爷”,而且必须也得和“我”有关联。设计了中人卫老婆子,因为一个不相干的祥林嫂不可能独自来到鲁镇,来到鲁四老爷家里,让“我”见到。这些设计既合情合理,又使“我”始终有机会推进情节发展。

祥林嫂被抓回去改嫁后失联了两年的,但由卫老婆子出场讲述,让“我”继续得知着祥林嫂的故事。再过了多久祥林嫂出场,也由“我”来定。既然阿毛都能剥豆了,那至少又过了两年了,三四岁才能剥豆吧。这一回祥林嫂的出场,通过对于外貌的描述就已经预感到了某种不幸发生过的痕迹了。果然就进入了小说的高潮部分了,也是最为经典的情节。祥林嫂反复讲述“阿毛的故事”,逢人就讲。这一讲就是百年,尽管她死了,但是这讲述可永生不灭了。

“我”随着情节推进随意停留,既有利于故事发展,又可以带领读者看到整个发生过程。这么高明的报道者可也世所罕见了,你觉得去亲见了祥林嫂的命运,又如同亲历了那人吃人的社会。这种表现手法真是令人拍案叫绝,“我”无所不知,但绝无一丝一毫的推测和臆想,都是有知情人讲述的,推进串联起来严丝合缝,读来跌宕起伏却又深信不疑。

小说结尾的描述与开头一段呼应得极好,哪个人物的悲剧都不会影响到鲁镇的祝福气氛,一丝一毫都不受影响。这是“我”着力要表达出来的意思,被吃掉的人就像从来不曾出现过,但每一个人都有被吃的危险,只是麻木的人们对自己的命运尚且不明,就一致的参与了吃人的过程,这才是悲剧的根源。

对小说结构的解析是为了学习借鉴,好使自己的创作能够勇攀高峰。对人物命运的解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塑造人物的意义,不做无谓的辛劳。


说到祥林嫂对命运的三次反抗,也是值得深思的。

第一次反抗是逃避改嫁,偷跑出来找工作。这是什么心态呢?当时的封建思想是女人最好守寡,才是人所称道的选择。改嫁是要遭到嘲笑的,甚至被看不起的。祥林嫂的婆婆厉害,罔顾人伦也要把她嫁出去,因为有小叔子要娶亲需要彩礼。这个逻辑现在看起来很值得否定,当时却算正常。因为女人嫁过去就成为夫家的人,生死都由夫家做主。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可,四婶就有不同意见,但她所代表的阶层固守的封建思想,与卫老婆子所接触的普通村民的封建思想还有所不同。祥林嫂本人显然与四婶所固守的封建思想一致,不能改嫁,因而逃跑。祥林嫂的婆婆所固守的封建思想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由于现实的残酷,使得她选择性的固守了对祥林嫂的主宰权这个封建思想,把她嫁到山里去多换点彩礼给自己的儿子娶亲。这件事非常清楚的反映了当时影响女人命运的主要因素,就是封建思想和选择性的封建思想,无论如何都逃不掉的厄运。

第二次反抗也与改嫁有关。祥林嫂是被捆着塞到花轿里的,一路只是嚎,骂,拜天地的时候一头撞到了香案角上,撞了一个大窟窿,用了两把香灰。多惨烈!这是求死的行为。虽然是由卫老婆子转述的,但是听起来非常符合逃跑者的行为。其中有一句提到了祥林嫂相比别的改嫁者,真出格,也就是闹得更厉害吧;还提到了可能闹得厉害是因为在读书人家里做过事因而与众不同。这似乎也表明了人们对于读书的理解就是这么肤浅,受读书人影响的祥林嫂也不过就是如此,只是闹得厉害一点,也并不能完全逃脱命运的安排。

第三次反抗是反复讲述后的沉默,整日紧闭了嘴唇,不说一句话。这还不是一种全然放弃的态度,她尚且存着最后一丝希望。虽然带给她希望的人也并非那么权威,可能只是道听途说罢了,但她是当了真的,她只剩下这一点希望可以让自己继续苟活于世。是什么希望呢?就是柳妈告诉她的到土地庙里捐条门槛当作替身,好赎了这一世的罪,免得死了受苦。她用一年的工钱做了这件事,神气舒畅还很高兴。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人对命运的碾压作出的最后一次努力。

然而可悲的是,这个希望很快就破灭了。捐了门槛的她依然还是罪人。给她判刑的不是法庭,而是她周围那些人和他们所固守的思想,是当时的社会。没有过错的罪人也不单单只有她,只是她身上集中了所有罪人的罪,以至于她的罪到今天还让我们痛入骨髓,提不得忘不得。

至此,我对于《祝福》的解读也算到达了我自己理解能力的极致了,但我深知这还远远不够深刻,还够不着鲁迅先生文学思想的深度,但是作为一个创作者,我真的学到了先生语言的凝练和小说结构的设计。最重要的是理解了祥林嫂这个人物所承载的符号,是那么浓墨重彩却又形象鲜明,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符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