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李斯是怎样的一个人?

 方远图书馆 2018-05-26

      李斯这个人,是个杰出的政客。古代的政客,其实和商人是一样的,他们行事的所有准则,唯利而已,只不过政客和商人所经营的方向不同罢了。当然,在李斯看来,大约都是一样的,他是个爱钱的人。

      李斯因为早年的经历,爱钱的程度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境内)人。

      李斯在政治上的建树很出众,但这难掩其唯利是求的本质。李斯的老师,那是大名鼎鼎的荀子,司马迁在《史记》中指出,李斯早年“从荀卿学帝王之术”,从这一点来看,他的确是希望登得天子朝堂。当然,这不过是他求利的一种具现化,是通往钱这个康庄大道上的一个手段罢了。

      公元前247年,李斯尚属没名声、没后台的那一类。于是在秦国找了吕不韦作为后台,吕不韦便让他跟着编修《吕氏春秋》,看起来商人终于走上了文路。

      李斯借着吕不韦的门路,做了秦时侍卫官,当时称为“郞”,接触到了秦王,那一条康庄大道,终于算是铺开了。李斯在秦王跟前,屡次表达其政见,力劝秦王一统天下,这正合了秦王之意,李斯自然身价倍增。

      李斯对秦王建议,先灭了韩国,恫吓住其他诸侯在说。韩国自是无力相抗,遂派了郑国往秦国,力求鼓动秦王修水渠,进而耗费秦国国力。

      郑国渠的修建,绝对是个大工程,韩国也的确如意地拖住了秦的脚步。但秦王和李斯并非好糊弄之人。好在郑国说耗费一时却是大利,终于还是将郑国渠修了下去。郑国渠一事,对诸侯而言,可说是眼前 一亮,纷纷派遣间谍过来,于是秦王接招,下“逐客令”。

       这事若与李斯没甚相干,也就没有《谏逐客书》了:“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于是秦王震动,于是李斯发达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李斯被赵高胁迫改了遗诏,整死了扶苏,不久便被赵高、秦二世给夷了三族。

      观其人行事,一生不过为个利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