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旧称安平)的一切跟海密切相关,“湾海”便是它最初的名字。安平港作为古时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港口群中的一个重要港口,安海人从这里走向世界。随贸易而来的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在这方土地上交融,留下众多文化遗存。那一桥一塔一寺一院一街,穿越古今,演绎并见证着这个海丝起点重镇前世今生的辉煌! 民国时期的安平古港 屹立近千年的安平桥,是我国中古时代最长的石梁桥,长五华里,既是海上贸易交通的需求,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力见证。桥头的白塔,指引着一代代安海人的回家路。 白塔 全国重点佛教寺院龙山寺,随着安平商贾的足迹分灵至台湾及东南亚。明代著名书法家张瑞图及弘一法师等名人在寺内留下了珍贵墨宝。镇寺之宝千手千眼观音,静静地佑护着信众,一守就是千年。
千手千眼观音 重商崇文的安海走出了不少名人,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在安海学习、生活和战斗了20多年之久,留下不少印迹。历经300多年的星塔,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少年读书处。漫步塔下,“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的名言历历在耳。 石井书院,泉州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前身是朱熹之父安海镇官朱松讲学馆所——鳌头精舍,见证了安平古镇千年文风的一脉传承。 安海三里街上,西洋风格的红砖骑楼,富有乡土气息的各式闽南民间艺术品店铺,连通着古港的千年商业风华。 走过三里街的嗦啰嗹习俗表演队伍 摄影:晋江市摄影家协会 晋江市新闻摄影学会 来源:清风徐来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