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肢厥冷的迷思

 康泰wjr图书馆 2018-05-26


醫家~鐘定波老先生

的臨證醫案


鐘定波

出生中醫世家,自幼耳濡目染中醫之道,1959年入讀廣州中醫學院(現廣州中醫藥大學)


師承:
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
傷寒溫病學家劉赤選教授
婦科專家羅元愷教授
針灸專家靳瑞教授及司徒鈴教授
西醫內科專家歐明教授
以及
山西兒科專家張光煜教授


畢業先在國內基層從事中醫工作,于20世紀80年代末赴美國舊金山繼續從事中醫門診,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醫案故事


文中第一人称:我,余;特指钟定波老先生


四肢厥冷的迷思


《黄帝内经》云: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阴盛,故阳虚则寒。


《伤寒论》中少阴病里的但欲寐,四肢厥逆,便是少阴阴盛阳微之证。


少阴阳微,阳气不达四肢,故手足冷,甚者厥逆至肘膝,宜回阳救逆,四逆汤是也。

亦有阳气本不虚,或因肝气不得疏泄,阳气郁于内,或因湿盛阻遏经脉,致阳气不得畅行,亦见四肢不温,甚则肢冷厥逆,此宜疏利,如四逆散、五苓散是也。


所以,厥冷一症,不论阳虚、阳郁,或阳为湿困,总是阳气不达四肢所致。


然余治愈1例四肢厥逆者,症状表现却似阴虚!阴虚则内热,手足自温,反而厥冷者,何也?若非亲临其症,难解个中疑团。

 

W先生,32岁,2003610日初诊。自诉四肢冰冷两年,不分寒暑,从手指至肘,脚趾至膝,冰冷如雪。旧金山市某医院体检并无异常,建议病者多做运动,热水足浴,睡电热床等。病者睡电热床后,烦躁不眠,夜夜盗汗,手足晨起则暧,未几却又不温,乃转诊中医。

 

病者面白清瘦而有倦容。两年前在中国内陆患过伤寒,住院20多天,出院后便有手足怕冷一症。当时医生说病后体虚,回家后补养一下便可以恢复了。因此,两年来吃了不少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类补药。但越补越冷,最初是肢末冷,以后是掌指冷,最后冷至肘膝关节。病者胸闷,食易饱,时恶心;虽服补药,却精神困倦,四肢沉重。大便二三日一行,口干口渴,小便短少、黄赤而涩痛,舌质鲜红如草莓,舌苔淡黄,厚腻而滑,脉濡数。


一医以阳虚论治,服四逆汤、肾气丸后唇口干裂、烦躁,夜热盗汗不能眠;又一医以阴虚论治,服知柏地黄辈30余剂,诸症悉减,而四肢依然厥冷如冰。

 

患者转来我诊所时,仍口干口渴,小便短少而赤涩,夜睡盗汗,舌质红瘦,脉濡数。


前医按阴虚论治已见成效,乃执前方加减,施以知柏地黄汤加麦冬、石斛、西洋参之类。


1个月后,患者口干口渴明显减轻,大便每日一行,小便赤涩消失,舌质鲜红亦已转淡,但胸闷倦怠、食少恶心未减,仍间有盗汗,四肢厥冷未除,更觉形寒畏冷,肢体沉重,面微浮,下肢微肿。


吾几度覃思,茅塞顿开。假若厥冷乃阴虚所为,药后阴复津生,应厥去肢暧,而药后厥不去,更觉形寒困倦,知阴虚并非此病症结。此病源起大肠湿热,余邪未尽而温补过当。茸虫草温补困湿而生热,湿得补而壅遏,热得温而伤津,终至湿困脾阳,热耗阴液,出现四肢不温,口干口渴,似是阳虚而又似阴虚之证。本症虽口干口渴,而胸闷倦怠;虽舌红如草莓,而舌苔厚腻而滑,此应是辨证的关键。至此,再复滋阴已不宜,当用通阳化湿法

宗仲景蒮朴夏苓汤与吴瑭三仁汤加减。

处方:

藿香15克、厚朴10克、

半夏10克、茯苓10克、

滑石20克、苦杏仁9

白豆蔻5克、泽泻10克、

薏苡仁24克、苍术9克、

佩兰12克、桂枝9克,

服药6剂,胸闷顿减,食欲增进,恶心消失。

 

复诊时仍予上方6剂,手足逐渐回暖。再以三仁汤加白术10克、黄芪10克,10剂,四肢厥冷痼疾终于痊愈。

 

W先生心情十分激动,自喻两年来肢冷如僵尸,自卑不敢与人握手,今日僵尸复活了,大胆紧握医生的手,瞬间两股暧流融会到一处,此刻医患的心都沉浸在欣慰和快乐之中。

 

按:

四肢厥逆一症,多见于阳虚或阴盛之体。


此案却是病后补养不当引起,肠伤寒属中医湿温病,与大肠湿热久蕴有关。


肠伤寒初愈,余热未清,中阳未复,热与湿流连肠胃,中焦阳气被困不得外展,故四肢不温,此时若能疏利湿热,中阳自开,手足自能回暖。


以参茸虫草温补,困湿生热、湿困脾阳、热伤津液,故出现厥冷似阴虚之证,宜用清热养阴、化湿通阳之法,化湿而不伤阴,养阴而不困阳,庶为良法。


本病困阳及阴损之象俱是抢眼,因阳困在先,阴损在后,按标本先后序,也可先治阴损,待阴津渐复,即可通阳化湿,本案治法采用后者,疗效亦佳。


医者治病贵在灵活,用药加减在于临时变通,此之谓也。







部分图片来自网路,如有异议,请联系本微删除,谢谢!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註明出處。



投稿建議請至:1976538319@qq.com

或直接:

廣州市海珠區黃埔古村胡氏祠堂隔壁耀南裡




      傳承傳統       道承岐黃
      家傳家學       溫暖喜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