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经之有缝针也,其用之法,断不可以无辨,盖汉以前只有内盘十二地支,为先天之正针,其列居方位,向定不易,自唐以后始有外盘,而附四维八干于地支之左,以秉双山,遂为后天之缝针,其神化妙用如天运循环,而水之流动无穷,必用缝针以收其动处。 近来地师,但知有内盘,而不知有外盘者多矣,故经云,:天盘立向无人用。 天盘者即外盘也,夫既不知有外盘,则又何以知其缝针之理乎。 何谓缝针,以外盘之双山而言也,何为双山,以干支与四维每取两字同宫而言也,既曰缝针。又曰双山何也,盖内盘正针,却对外盘双山之中间也,外盘双山却对内盘正针之中间。如内盘“午”字,对外盘丙午二字之缝,;内盘“子字”对外盘“壬,子”二字之缝,内盘一字对外盘两字,故曰缝针,又曰双山也。 杨公阐明缝针之秘,故云:二十四山双双起,少有时师通此意。玉尺经云:四生三合是天机,双山五行全秘诀。又云:先将子午定山冈,谓正针也,却把中针来较量,谓缝针也。 从来精地理者,先用正针以格山冈之来龙,次用缝针较量,以立穴,收水,定向,方谓得诀。 如登一地见其砂迴水绕,可以立穴矣,然欲知其何方是生,何方是旺,何方是墓,并欲知其左旋阳龙,配右旋阴水;右旋阴龙,配左旋阳水,左之右之,隨地得宜,以配合乎四生四旺四墓之中者,必当以外盘之缝针为准。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