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崇岳:匈奴族源诸说评析

 芸斋窗下 2018-05-27

  匈奴的族源问题是史学界长期聚讼不决的一桩公案,众口纷纭,迄今尚无定论。概而言之,目前共有六种看法,现试略加辨析。

  汉人苗裔说

  《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史记集解》引《汉书音义》说:淳维是“匈奴始祖名”。《史记索隐》引张晏云:“淳维以殷时奔北边。”乐彦《括地谱》说得更为详尽:“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应劭《风俗通》则说獯粥是族名而非人名,“殷时曰獯粥,改曰匈奴”。东汉服虔说:“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韦昭则说:“汉曰匈奴,荤粥其别名。”淳维究竟是人名还是族名,诸说不一,但都认为匈奴是汉人苗裔。

  赞同这一说法的学者不多。何震亚《匈奴与匈牙利》(《中外文化》1937年2月第1卷第1期)认为:“匈奴即夏之民族,于公元前6世纪时在今河北正定附近建立鲜虞国,后改为中山国,至公元前295年中山国灭于赵,其族乃退居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一带。”吕思勉《匈奴文化索隐》(《国学论衡》1935年第5期)一文说,匈奴为夏后氏苗裔一事“非尽无征,特其详不可得而闻耳。以此推之,则其世传虽不可得而次,固无害其为夏后氏之苗裔之确有可征也”,“匈奴风俗与中国相类者极多,此亦出于夏桀之一旁证也”。他还认为“匈奴于中国文,使用甚广,较之中行说教以疏计之时,不可同日语矣”。

  事实上,何、吕之说都不能成立。首先,鲜虞国系白狄所建,白狄并非汉人苗裔。其次,吕思勉说匈奴风俗与中原相类,又与中原同文,也与实际情况不符。他说匈奴风俗与中原相类,指的是匈奴单于有拜天地日月的习俗,与汉人相同。但这几乎是各民族共有的现象,不独匈奴、汉人为然。

  荤粥、猃狁、鬼方说

  王国维首倡此说,认为荤粥、猃狁、鬼方、匈奴是同一民族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称呼。他在《观堂集林·鬼方昆夷玁狁考》中认为,“胡与匈奴之名始见于战国之际,与数百年前之獯鬻、玁狁先后相应,其为同种,当司马氏作《匈奴传》时,盖已知之矣”。根据《易·既济》爻辞、《易·未济》爻辞、《诗经·大雅·荡》等文献记载,他考证出匈奴即殷代的鬼方,“鬼方地在汧陇之间,或更在其西,盖无疑义。虽游牧之族非有定居,然殷周之鬼方,其一部落必在此地无疑也”。汧陇之地在今陕西陇县一带。

  赞同此说的学者甚多,其中最著名者当数梁启超。他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中说,古代所谓獯鬻、猃狁、鬼方、昆夷、犬戎,皆同族异名。方壮猷《匈奴语言考》(《国学季刊》1930年第2卷第2号)认为,“荤粥一作荤允(即猃狁),可知荤粥、猃狁并为匈奴之别名,盖无可疑矣”。冯家升《匈奴民族及其文化》(《禹贡半月刊》1937年第7卷第5期)认为“灌窳、荤粥亦即匈奴之异译也”。郑瑞仁、郑师许等人也持此观点。林幹《匈奴通史》认为,匈奴的族源应包括荤粥、鬼方、猃狁、戎、狄、胡在内的原先活动于大漠南北的各族,“很难说匈奴的族源来自单一的氏族或部落。不过在匈奴族形成的过程中,被称为‘匈奴’的那一部分由于社会生产力较之其他部分先进,力量较强,故在部族形成的过程中居于主导的地位,起着支配的作用。随着部落的形成和发展,‘匈奴’那一部分遂以它本部的名称总括和代表整个部族”。田继周《秦汉民族史》认为匈奴与土方、鬼方、玁狁、犬戎、白狄、赤狄等有渊源关系,是同一民族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匈奴之名虽见于战国,但并非战国时才形成,在形成过程中有其他氏族或部落加入,其中也有汉人成分,“夏族的某些成员跑到北方和融合于北方民族,则是完全可能的”。孙进已《东北民族源流》也认为,匈奴最初仅是一个族,后来征服东胡、月氏、楼烦、白羊等族,形成一个庞大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国家内,匈奴是主体民族,因而这个国家也称匈奴”。

  义渠、林胡、楼烦说

  此说的代表人物是黄文弼。他在《论匈奴族之起源》(《边政公论》1943年第2卷3、4、5合期)一文中,根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燕将秦开袭破东胡的记载,认为“秦北之义渠,赵北之林胡、楼烦,燕北之东胡,原皆为匈奴也”,“林胡、楼烦、义渠皆匈奴族之移居于内陆者也,在春秋时谓之狄”。

  林胡、楼烦、义渠在春秋时称为狄,这是正确的,但要说匈奴族源是林胡、楼烦、义渠,则不妥。《史记·匈奴列传》说,春秋时期“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史记索隐》引韦昭云:“义渠本西戎国,有王,秦灭之。今在北地郡。”《括地志》云:“宁州、庆州,西戎……时为义渠戎国,秦为北地郡也。”秦时北地郡治所义渠,在今甘肃省庆阳县西南。秦灭义渠国,其地并入秦国,百姓与秦人逐渐融合,义渠之名遂消失于史乘之中。西汉武帝时尚有义渠人将领。《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将军公孙贺为“义渠人,其先胡种。贺父浑邪,景帝时为平曲侯……贺七为将军,出击匈奴无大功,而再侯,为丞相”,“将军公孙敖,义渠人……凡四为将军,出击匈奴”。公孙贺、公孙敖都曾与匈奴打仗,说明义渠并非匈奴的一部分,匈奴与义渠无关。

  至于林胡、楼烦,据马长寿《北狄与匈奴》考证,“公元前二世纪初,匈奴南下,楼烦与林胡皆被所并,其人遂役属于匈奴,而成为匈奴国家的组成部分”。林胡也称澹林,战国时分布于今山西省朔县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春秋末,楼烦分布于今山西省宁武、岢岚等地,后活动于今陕北和内蒙古南部。林胡、楼烦均从事游牧,精于骑射,先后被匈奴征服。匈奴族中含有林胡、楼烦的成分,但不能说匈奴源于林胡、楼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