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平之战中, 赵军多次拼命冲锋, 可为何还是冲不破白起的包围圈?

 思明居士 2018-05-28

我们翻看中国革命战史时,我军在作战中经常讲作战原则的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避开敌人锋芒”,“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完全就是《孙子兵法》生动运用。现在回到题目,为什么赵括先后组织四次冲锋都冲不出秦军包围圈?

赵括接任廉颇后,率赵军主力攻打秦军,秦军详败,赵括一看秦军败了,率领主力不顾一切的追赶,等杀到秦军壁垒的时候。赵括打算一鼓作气将壁垒打下来,但是秦军防守严密,赵军久攻不下,“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

在长平之战后期,赵括离开营寨,率领主力冲击秦军大营,首先他没冲动秦军正面的壕沟栅栏,而他的两翼和后路则被秦军堵住。而这时的秦军并没有直接的冲击赵军,而是四面挖沟竖栅栏,把赵军围堵在河道。秦军用轻兵诱敌深入包围圈,然后让事先准备好的两只轻骑兵,拦腰把赵早割成两截,并铁桶一样包围。秦昭王下令国中十五以上的男人,上前线送水送粮补给前方战士。而赵军断粮四十余日,自相杀人为食。

确实,赵国给秦国带来巨大的伤亡,但是这个伤亡并不是赵括造成的,而是赵国本身的底子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留下的几十万赵国骑兵,这才是赵国人,真正的基本,如果没有了这个赵国将一蹶不振。

最后一点就是秦军占据了地理优势,居高临下,四面合围,地势给秦军增加了一倍的兵力,才能使秦军以六十万围困五十万赵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