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亮:一位山东汉子对口湘西的帮扶情

 txw40 2018-05-28

赵亮带伤坐诊咨询病情。

红网时刻湘西5月25日讯(通讯员 向纯 记者 彭婷)2017年7月,湘西州卫计委牵桥搭线,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骨外科专家赵亮来到湘西州民族中医院骨伤科开展对口帮扶。

在赵亮的带领下,湘西州民族中医院骨科的品牌技术和中医特色优势得到突显,椎间孔微创技术、断指再植技术、显微微创技术等一批新技术全面开展。

千里帮扶 来之则安

2017年7月中旬,接到来湘西州对口扶贫的任务,赵亮便来到了湘西州民族中医院骨伤科报到,开始了结对帮扶工作。

“因为爱人是护士,工作忙,加上‘二宝’ 刚出生,应该说那时是家里最需要我的时候,但是家人都非常支持。”赵亮满怀愧疚地说。

为了更好地融入湘西本土生活氛围,赵亮经常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项业余活动。私下如兄长般关心、体贴同事,不管是从个人的职业规划指导还是生活锁事,他都答疑解惑,事无巨细。

在工作中,赵亮把骨伤科当成了自己的家在关心和付出,即使在受伤休养期间,仍会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技术指导,针对复杂手术更是坐着轮椅,绑着支具亲自上阵。

受伤休养期间赵亮坚持拄着拐杖做手术。

牵桥搭线 帮扶得力

“这些专家了不得,没想到还恢复得那么快,再过一天,我就可以出院了。”73岁的石大爷对前来查房的赵亮赞不绝口,“我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来之前下肢疼痛难忍,每天靠止痛药度过”。

赵亮根据石大爷的情况,提出了邀请济南市第三医院专家为石大爷开展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建议,一方面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手术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使病人的疼痛感快速缓解。

通过沟通,石大爷接受了进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的建议,赵亮积极联系了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震前来湘西开展手术。术后石大爷苏醒过来问医生为什么没有给他动手术,医生笑着回答他,手术已经完成了。术后第二天病人疼痛感已经明显消失,病人也已经可以下床活动。

赵亮正悉心为病人换药。

技术精湛 精医为民

2017年12月23日,湘西州民族中医院急诊科走廊传来一阵急切的喊叫声:“医生,医生!我们单位工人的手指被机器绞了,血止不住地流!”

赵亮检查完伤情后,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他也不禁皱起了眉头。患者左手食指、中指被机器挤压断,断指骨头、神经、肌腱和血管全部断离,仅有小部分皮肤与手掌相连。最严重的是,断指通向远端的主要神经和动脉均已严重受损。

经过精心准备,赵亮主刀实施断指再植手术,手术最关键的环节是吻合修复血管和缝合断离的肌腱及神经,让断指恢复血液流通,使其全面恢复手指功能。赵亮使用“克氏针”(一种特制钢针)把断指骨头接好,用只有十分之一头发丝大小显微针线缝合血管,这一步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手术技巧,哪怕细微的手抖都可能造成手术失败。

赵亮带领中医院创伤骨科全体医生连续奋战8个多小时,终于完成了湘西州首列断肢体再植手术。看着断指远端逐渐由苍白变得红润,由干瘪变得充盈,由冰凉逐步变得温暖,皮缘周围可见到少许渗血,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在全科医护人员的治疗和精心护理下,患者顺利康复,2个断指全部成活。“刚受伤时,想都不敢想还能保住这两根手指,非常感谢赵医生。”

如同他的名字一样,赵亮——为患者“照亮”人生路,他说:“我是带着济南市领导的信任与嘱托帮扶湘西州民族中医院,以对口帮扶为契机,开展更深层次的技术帮扶和经验交流,为州民族中医院骨伤科发展贡献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