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蓉专栏】认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

 深思的草甸 2018-05-29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新的2017版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这一版的学科课程标准有两大主要的亮点:一是明确地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标准一同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的用词是“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二是明确了学业质量标准。

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有什么意义?对我们的高考有着怎样的意义?给我们的教学将带来怎样的改变?本专栏前面三篇文章,依次谈了自己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一些思考。这篇是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思考。

认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从这个概念来看涉及三个动词:继承、理解、借鉴;三个短语:文化视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继承指的是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古代有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民族精神,现代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鲁迅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青藏高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等等。近看我们有塞罕坝精神、夏伯渝精神、谢勇精神……所有这些构成了蔚为壮观的精神群体,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我们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并且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质,寻找到本位。

理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二是理解、包容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比如理解中国古代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当前我们国家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理解不同民族区域国家的文化我们才能认识这个多彩的世界。

借鉴是指我们在立足于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民族、区域、国家的文化,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拿来主义”。求同存异、兼容并包,我们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才不是狭隘的,我们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才会有新的生命力。随着全球交流的日益频繁,每一种文化都不可能独立于世,或者唯吾独尊。开放的时代,需要多元的文化。

文化视野,指人们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考察、分析和总结现实中的各类问题所涉及到的认知范围。通常表示思考问题的某种出发点和角度。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纵横古今的文化视野。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主要有三层内蕴:1、文化自觉建立在对‘根’的找寻与继承上。2、建立在对‘真’的批判与发展上。3、对发展趋向的规律把握与持续指引上。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继承并理解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理解借鉴外来文化可以拓宽文化视野,在继承理解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外来文化可以培养文化自觉意识。也就是说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能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基于以上认识,那么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对学生的成长有何意义呢?

中华民族,之所以千年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在于它独特而充满魅力的文化。那绵延的长城诉说着“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历史;那奔流的长江启迪着“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哲思;那巍峨的紫禁城展现着古代皇家的气派;那壮观的岳阳楼映照着范希文的忧乐观。这些记录我们文化的符号当走进我们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树立起一种文化的自信。而不是提到世界著名建筑只会羡慕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提到节日,对圣诞节、愚人节往往如数家珍而提到寒食节、上元节则缄默不语。一提到励志的名人事例,贝多芬、霍金是作文里的常客,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司马光与“警枕”的故事却鲜有人知道,更不用说“打工皇帝”霍建宁,盲人女主播董丽娜这些生活中的时鲜事例。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在高考当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以2017年的全国卷3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体现了乡愁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明发展的矛盾;文学类文本阅读《我们的裁缝店》表现了新疆地域文化风情、实用类文本阅读透过博物馆表达了文化的传承;文言文阅读《宋史·许將传(节选)》涉及古代文化常识、古代人文精神;古代诗歌阅读《戏赠元九、李二十》让学生领略唐诗的韵味;名篇名句默写体现了自省好学、推己及人的精神品质;18题病句的B选项也涉及到传统餐桌文化礼仪;19题用语得体体现了古代谦敬用语;21题的材料内容涉及春节放烟花爆竹的传统习俗;22题作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涉及我国从古到今考试制度的演变,考试制度也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由此可见,2017年全国三卷可谓全方位弘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针对“文化传承与理解”今年3月3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党委书记刘桔,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指出在高考命题工作中要把“四个坚持”“四个服务”作为基本遵循,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实现“四个正确认识”,进一步强化、凸显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可见“文化传承与理解”在高考中的分量。而随着高考的导向,必然引起课堂的变化。

我们的课堂应当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呢?我想,首先教师要捕捉到教材里的传统文化现象、文化知识;其次将概念具体化、将专有名词形象化;再次通过语文活动让学生体验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形成自己的理解。

分享一个“文化传承与理解”维度具体化案例。

教学《诫子书》时,有教师这样设计引导性问题:“画出课文中表现‘志’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课文中‘志’与‘学’关系的理解。”这样设计,针对句子与文脉的理解,根本不能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承载的文化因素,包括我国古代的家训文化、家训文化背后的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中的“君子观”等。转向后的设计可修改为如下内容:

1.揣摩课文,你认为古代文化中的“君子”具有什么品质?

2.诸葛亮在文中对孩子满怀期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操守,你能读出诸葛亮潜隐于文中的情怀吗?

如此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文本进行揣摩分析,学生便既可玩绎文本,培养文言语感,又可洞见古人对君子的要求,了解古代文人宁静修身的情怀,理解儒家思想,进而理解中华文化中的丰富精神。

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不尽如人意原因有二:1、是教学中教师未能挖掘出民族文化因素,比如教学古典文学作品时往往重言轻文,或是见言不见文;2、是教学中教师未能打通文化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致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隔离感。为此,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应当实现三个转向。由重言轻文转向言文并重;从教师“串讲”到课堂师生对话;从接受式学习到主动发现式学习。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获得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还应当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地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这样将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