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约专家论|医药供应链新趋势,赋能开放云集通

 卯金刀六 2018-05-29


受访嘉宾:

云集通医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CEO 刘俊林



记者:2018年1月,云集通携手成都市云集药业正式启动落地配项目,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云集通与云集药业之间的关系。最初成立云集通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刘俊林:云集通是一家医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涉及整个“互联网 ”医药供应链和金融的技术性平台。成都云集药业是云集通在四川省的一家医药仓、配落地公司和合作伙伴。此外,云集通与成都云集药业的投资方具有相同的背景和渊源。

目前医药行业政策,例如医药行业的“两票制”、疫苗的“一票制”,三医联动等使医药供应链渠道扁平化。我们的上游生产企业,需要更多适合当地政策的解决方案,帮助其药品渠道快速落到指定的终端。一张能够触及到区县的全国性医药供应链运营网络,是医药行业中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都需要的。我们本着这样的思路,希望通过医药流通联合体的方式,让大家参与到整个医药供应链解决方案中,最终的目标是围绕我们的生产和医药改革政策,帮助这样的体系快速落地。同时,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技术、供应链技术以及金融产品加速渠道平稳、良性运转,帮助渠道里的中小企业能够在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生存转型,甚至活得更好。


记者:“云链众携平台”是云集通医药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个集专业医药第三方技术、金融、信息、安全、仓储、物流于一体的拥有重资产的运营实体,“云链众携平台”在产品和服务上有哪些优势? 


刘俊林:首先,要谈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团队由外资生产企业、国内央企中有经验的人士组成。我们要做的是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让平台的全国多仓股东成为平台战略合作伙伴。目前,我们搭建的全国仓网,全国已经有13个省和3个直辖市的仓进入我们的平台。其次,是我们的干线网和落地配网。干线网是通过符合医药要求的干线班车,把全国多市串联起来。干线网对于大型的生产企业来说,价值并不大,因为他们可以整车运输。但是,对于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其价值是非常高的: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控制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这张网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打造,我们期望和更多专业团队、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这张干线网。落地配网,以省为单位,以我们的合作仓为核心,在省内生根,在省内不同区域形成配送网络。其目标和要求其实是一样的,即打造一张符合医药运输管理特点的落地配送网。我们希望能够和不同省份的合作伙伴一起,把这张落地配网打造出来,使产品至患者、药房或医院的过程可控、可追溯,保障品质和安全。


记者:“两票制”政策对云集通带来了哪些影响?


刘俊林:“两票制”的实施,对于上游生态企业来说,意味着以前配送50家经销商、100家经销商就OK了,现在生产企业必须要配送200个、300个经销商,才能够完成配送目标。随着市场的扩张,配送网的体量一定是非常大的。对于每一个生产企业来说,无论是控制管理成本还是调动配送资源,都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我们希望结合社会专业运力资源池,为大家提供一个解决方案,无论哪家生产企业,无论是在东北还是在华南,这一张网都能覆盖到全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进行72小时的监控,无论药品是在各地的仓库还是在运输的车辆。同时,我们的整个信息系统与各家仓库、各个运输公司是联通的,大家的数据能够实时地交互。昨天下午,我们去成都云集看到的那张整个的监控大屏幕,当时有很多的生产企业特别是外资生产企业对其非常感兴趣。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我们合作的第一步,客户可能使用的不是仓和运输,而是信息系统。帮助客户监管和收集配送交付信息,这样,客户整个管理成本会低很多;其次,我们的团队很多成员来自外企或者国企等龙头企业的质量团队,他们对医药质量的监控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和工业客户的质量诉求是一致的;最后,我们打造的信息系统监控网,要在通过药品的计算机系统的验证之后才能实施,对于信息安全方面,客户使用云集通计算机监控网时会很放心。


记者: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重视供应链全链条的资源整合,云集通正为整合医药行业、金融行业、物流地产行业等优势资源做着努力,在整合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有哪些?    


刘俊林:在医药平台里面,一些大的平台尤其是国有企业平台,它们通过长期的积累、重资产的投入已经形成了这张网。我们的平台散落在各地的各个仓库,云集通平台下更多的是单体仓,如果单体仓想要形成一个网络,必须形成组合拳,如何为上游提供一个全国性的方案,是我们所关注的。作为新型的平台,一方面,要向已经建有全国性网络的平台学习,了解其平台运作的能力、基础以及资源配置。另外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开发赋能的方式,通过更多的放权来激励前端市场,高品质且快速响应的机制服务于上游、服务于行业;希望通过高品质的整合来完成这张网的搭建。我相信未来将会很多的医药生产企业做选择的时候,会犹豫到底选择传统的网还是现代的网。如果客户有机会体验到我们这张新型的网,我有信心呈现更好的服务与更高的效率。

从平台的角度来讲,做平台一方面需要共享,另一方面需要让利于人。虽然我们是一个物流供应链整合平台,但我们不是特别关注在物流上的收入,实际上我们把物流方面的收入分享给合作伙伴了。我们关注的是通过平台的流量通道,我们有更多供应链金融的机会,更多供应链整合的机会。因为大家都在平台中的话,我们的整合与规划能力就会增强,进而降低物流边际成本。


记者:在您看来,目前我国医药供应链的发展水平是怎样的?未来的走向如何?    


刘俊林:医药供应链不仅仅是仓储运输,它是一个大的循环,在实物循环的基础上,有信息流、资金流,我们叫“三流合一”,“三流”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有供应链的概念。在医药方面,我国医药行业发展速度超过任何一个国家。而且,我们即将由世界第二大医药销量国家升级为世界第一大医药销量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医药供应链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欧洲与我国不同,欧洲某一国家医药生产企业的配送,是指全欧洲配送而不是单体国家的配送。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不同省份、不同温度区域、不同监控要求下如何去做。目前,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我们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和应用前端相对较弱。但是,后端比很多国家先进,例如,我们的仓,车辆,监控系统、温度分布系统和冷链管理系统等。当前医药生产企业面临的最大调整,不是供应链的运营,而是供应链的规划问题。例如,5亿的生产厂、10亿的生产厂、30亿的生产厂,其仓布局在哪儿?运用怎样的运输模式?客户类型是什么?因此,我们需要采用更加精益的管理方式快速响应终端。

未来,药品生产企业的成长将越来越快,国内本土的医药生产企业将是行业关注的重点。医药生产企业中80% 的企业,在政策调整下,将有一批小型企业倒下,留下的龙头生产企业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供应链规划、供应链管理的竞争。


记者:未来,针对医药供应链领域,云集通有哪些规划?


刘俊林:首先,仓网要扩大到25个省。此外,运输网、运力网、干线网和落地配网(这里的落地配到区县)要全部搭建完。我们的平台,将来会管理2000至3000个末端配送人员,将对其进行培训,让其按照平台的要求完成最后一米的配送。另外,我们会和一些合作伙伴共同做事业部,建立共享机制,比如冷藏回程车的共享、温控车的共享,促进其使用成本合理且优化。关注医药供应链品质是我们一直不变的主题,我们通过平台质量委员会,邀请工业质量、行业专家、监管部门共同为我们的平台公司质量提出方针策略,努力打造一张质量管理统一,运营高效率的全国性医药供应链网络。

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