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南越王墓墓主丝缕玉衣的“功利和非功利性”

 RK588 2018-05-29

一、南越王墓概况

南越王墓坐落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据《史记》记载,赵眜被称为赵胡,中国西汉时期南越国的第二代王(公元前137年至前122年) ,是南越国第一代王赵佗的孙子,号称“南越文帝”。

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南越王墓于1983年6月被考古人员揭开其神秘面纱,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广州南越王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古队在南越王墓中所发现的大批震惊海内外的臻品玉器,有力地证明了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一脉相连。在过去,岭南地区普遍被认为是文化沙漠、蛮夷之地。而随着南越王墓的出土及挖掘出的物品,越来越多的专家们、学者们也投入西汉南越文化的相关研究中。这不仅为空白的历史填上灿烂一笔,更为岭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增添 不 少 炫 丽 色 彩,让世人刮目相看。(图1、图2、图3

二、从“礼”开始的“物”

一个民族的文化犹如陈年美酒,愈是古韵,愈是香醇。源远流长的博奥华夏,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璀 璨 之 石。我国自古已有礼仪之邦的盛誉,礼,《论 语》有 载:“不 学 礼,无 以 立。”《礼 器》曰:“忠 信,礼 之 本 也;义 理,礼 之 文 也。无 本 不立,无文不行。”我国先秦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用“六艺”来传授弟子,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可见“礼”为“六艺”之首,是学习、学识之重要根本。

在中国古代“礼”不仅存在于意识形态或精神层面中,更是通过各种器物如玉器、器皿、雕刻等工艺美术品来传达“礼”的信息。对中国古代殉葬器物的研究,可借鉴设计事理学的方法来进行,即是研究“物”背后的一连串“事”的 过 程。“人”(已 故 之 人) ,必 定 是 通 过 某种“事(冥事)”方能与“物”(明器)产生联系。所以礼仪之邦的文化,不仅传承于古人的意识形态和精神层 面 里,也在物质层面上对人进行干预。恰是这种精神与物质、有形与无形相互交织的状态,产生出最能体现设计物之精髓的“本 元 文化[1]”。

三、生者佩玉,以比其德;亡者睑玉,以慰其灵

在中国古代艺术领域中,玉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艺术作品。除了本身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收藏价值以外,它更是一种充满神奇色彩的民族手工艺品。我们中华民族以自己独有的智慧在造物生产和文明进程中,不仅设计创造出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玉器,成为中国造物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形成和培育出了一种举世无双的崇尚玉器的观念和意识[2]。玉,材 质 润 泽 光 滑,经过造物者鬼斧般的雕琢后更成为世上独一无二人间珍品,自古以来深受人们钟爱。古人常以玉来象征品德崇高的君子,更 用“玉 蕴 辉 山”“玉 洁 冰 清”“金 玉 良言”等成语来作赞叹比喻。《诗经》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蹉;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壁”。孔子更是昌言“以玉比德”。《考工记》记载:“玉 人 之 事,镇 圭 尺 有 二 寸,天 子 守 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 圭 七 寸,谓 之 躬 圭,伯 守 之[3]。”本 是无生命的石头,在古人意识的作用下,被赋予强烈“有灵”的 意 识,更是古人社会身份标志的彰显物。“生者佩 玉,以 比 其 德”的 思 想 观 念,恰 恰 指明了古代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所在。

生者的“德”,同样也存在于亡者的“礼”中。“事生尽爱,送 死 尽 哀”,是中国传统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灵魂不死”是封建信仰显著特征,这种思想观念也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曾提出的原始人所独有的“万物有灵观”的残存、演变至封建社会的思想观念。殉 葬 是“送 死 尽哀”的体现,是指以器物、牲畜甚至活人陪同死者葬入墓穴,以保证死者亡魂的冥福。汉武帝独尊儒学,儒学中 的“君 子 贵 玉”思想和厚葬之风[4],使汉代的玉器工艺走向了发展高峰。南 越 王 赵昧,生前爱好收藏玉器,死后便动用了大量的玉器作为殉葬物。他的陵寝里出土的玉器共计有二百多件,其总体数量、质量、品种均为我国单一汉墓出土玉器之首。龙凤纹重环玉佩为南越王墓出土的最著名玉器。(图4、图5)

在古人的意识世界里,玉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它除了是各种美誉的象征,更深深融汇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礼仪中并充当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发挥着其他礼器无法比拟的独特作用。

四、玉与灵魂

1.灵魂的衣裳———丝缕玉衣我国玉葬历史十分悠久。泛义而言,玉葬是指生者所享有的玉器以及死后作为殉葬物的玉器。而真正意义上的玉葬,应指的是作为殉葬物的玉器,亦即明器。如前所述,在中国古代玉器常常被赋予了各种各样高尚的“灵魂”、“情节”,古人更视玉为得天地之灵气,具有一种神秘的特质,可以寒尸,保持尸体不朽。因此汉代的天子和诸侯王死后,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不朽,要穿上特制的用玉片连缀而成的殓服,这 就 是 玉 衣,又 称 玉闸[5]。丝缕玉衣的出现,是赵眛企图希望死后能尸体不朽,所以便效法中原的汉家帝王,穿上特殊的玉衣。

出土于广州南越王墓中的丝缕玉衣(图6)是南越王赵眜死后所穿戴的殉葬物。考古队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对玉衣进行修复,玉衣修复后长1.73米,如人体形状,共用玉片2291片。玉衣分为上身衣(537块玉片)、头套(265块玉片)、手套(左113块玉片;右121块玉片)、裤筒(266块玉片)、鞋(左鞋108块玉片;右109块玉片)五个部分组成。

作为死者穿戴的丧葬物,南越王赵眜丝缕玉衣无论从制作或组合,无疑是一项工程繁琐的设计活动,其所耗财力、物力、劳动力更是难以想象的。丝缕玉衣是古人对冥事理解的产生物。办冥事是古人的一种信仰行为,而这种行为的根本是来自于“万 物 有 灵”思想观念的控制。人 活 着 时候便有灵魂,人死后灵魂并不随肉体的消亡而消失,灵魂是具备不死性质和永恒性质的。用泰勒观点来理解,灵魂不是继续存在和生活在死后的人的肉体上;它能进人另一个人的肉体中去,能够进人、动物内甚至物体内,支 配 它 们,影 响 它们[6]。丝缕玉衣的设计者在玉衣的头套中留有圆孔,目的是为赵眜的灵魂从玉衣离开或升天时所用(图7)。古人对灵魂不灭的封建信仰及其非理性非科学的认识与膜拜,将“礼”的文化穿越了生与死的界限。从礼玉到葬玉,从精神观念转化为物质的概念,再从物质的概念中传承出古人的精神以及对灵魂的理解。古人的意识,使已故之人身死灵不灭,将非具有实际用途的器物赋予了“灵魂”和“生命”并伴随着亡者之魂共存。而正是这种非科学观念的存在,恰恰将中国古代的传统造物之美推向了极致 。

2.“玉”和“欲”———人之常情

《荀子·正名》云:“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 也。”“欲”是包括人类在内一切动物的本能,人不可能没有欲望,而正因为有了欲望,才构成了完整的人类社会生活。正如上述,玉器在我国古代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器物,它是具备灵魂的并能赋予灵气的吉祥之物。古人渴望通过拥有玉石后即可拥有玉石所具备的一切精神内涵,“宁为 玉 碎,不 为 瓦 全”的思想观念便由此而生。由于玉石享有其它大多数工艺美术品所不具备的功能,对拥有美玉的期望和渴望,是历代统治者、贵族和文人士大夫的欲望追求。然而,倘若玉石真具有古人所期盼的实用意义上的功能,那么在丝缕玉衣内赵眜的尸体理应至今毫无腐烂。但事实 是,南越王赵眜的尸身已随历史化成了灰烬。

五、无功利的美

康德认 为:“纯粹的美感只是对象的形式所引起的愉悦,而形式是不能满足欲望无实用目的的”。康德主张审美应该是纯粹的,非功利性的。“非功利的美”是一种辨证看待南越王丝缕玉衣的思维方式,“非功利的美”指对玉衣本身不具有任何实用、实际意义的功能。所谓人死如灯灭,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而言,人死后并不会留下所谓的意识或者灵魂,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人死后的肉身以及死者所穿的服饰、陪葬物品也一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腐朽并最终化为尘埃。

然而,广州南越王墓中南越王赵眜死后所穿戴的殉葬物丝缕玉衣却体现出另外一面,玉衣本身被认为和憧憬着各种有灵的、甚至是超自然的功能。大多数古人特别是当权者们对“灵 魂 重生”、“长生不死”总是有特殊的 向 往。他 们 甚 至耗费巨 大 的 财 力、人力乃至他人的生命去寻找“长生不死”的 方 法。丝缕玉衣就是被认为是可以达到“灵 魂 重 生”的 效 果 的。人 性 对“长 生 不死”的追求、希望转嫁到玉石上,并将“礼”的文化穿越了生与死的界限。对玉所具有的内涵甚至其功能更是达到一种终极的渴望。因此,从这一层面而言,玉是具有功利性的。

综上所述,在封建的礼制、宗教观念、道德伦理等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中国古人对玉石的态度是非常特殊的。玉石除了自身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以外,在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下,古人对玉石的理解、追求交织着功利性和非功利性。一方面玉石是一种非功利的、纯粹的艺术品,另一方面玉石有可使“灵魂重生”的神奇功能,所以也是带有功利性的。总而言之,古人为之而疯狂的石头———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艺术。

参考文献[1]张 道 一.张 道 一 论 民 艺[M].济 南:山 东 美 术 出 版社,2009:54.[2]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174.[3]张道一.考工记注译[M].西 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15.[4]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179.[5]麦英豪,黄淼章,谭庆芝.广州南越王墓[M].北京:三联书店,2005:116.[6]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416.(责任编辑、校对:张叔宁)


文章来源:陈宇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03期 , 期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