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拍照技术这么发达,为什么我们还是要依赖拓本?

 伯乐书香小屋 2018-05-29

在书法领域拓片的功用是不可能被照相技术所取代的。

稍微深入了解就知道,墨迹是墨迹,拓片是拓片。是两个并行的系统。里迹可以直接通过影印来传播,在清代,西方照相术和影印术没有传入中国之前,由于里迹本的珍贵,要传播只能以枣木板等介质翻刻出来以拓片的形式来传播,借此下真迹一等的拓片可以化身干万进入人们的视野。

《雁塔圣教序》原石与拓片对比

影印技术传入我国后,前人里迹可以直接影印,而不必大费周章。而且,好质量的印刷作品甚至是高仿作品,可以十分传神的展示原作的神来。故,在这个意义上讲,在书法墨迹本的领域,高清的印刷术胜于拓本。

要补充的是,墨迹刻本(我们通常称为“帖”),在翻刻的过程中虽然对原作有所增益或简化或错误的解读,虽然是对原作的改变或者曲解,但不同的版本有其独特的价值,因版本的不同,或许对于临帖者会有不一样的启发,这是从不好中探讨其好处和价值。

其次,碑刻作为书法学习的极为重要的资源,我们并不是直接看原碑本身刻凿出来的痕迹,而是要经过二重的制作或者说创造的。而这个一重创造的方式就是拓制,其呈现出来的结果是拓片。

那么有人要问,为什么?为什么不直接期看原刻的高清图片。观看原刻我们以什么来区别笔画和非笔画?

是凹凸。

再回过头来说凹凸问题凹凸是相对的,客观的说并不太明显虽然在原刻上有诸多拓本所忽略的细节,但看起来实在是费动作为临帖的直接对象总归是不太方便的。

逛过杭州西泠印社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印社里面墙壁上的名家刻字,在其上总加上一张置纸,然后拓出来而纸张并不揭下来。为什么?

其原因正在于拓片颜色发差的展示局式优干碑刻本身的凹凸区别方式。

再以印章举例,有没有人看印章好坏只是看看刻制后的阴面的?没有。要判断印章刻得好坏或者看看具体的细节,还得通过印泥盖出来才是最为直观的。

此外,拓片在中国书法里,不仅有复制的作用,在前人的长期的探索中,并且发展和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趣味——金石气,这是一种独特的气质,墨往往是没有的。制作拓片本身就是二次创作,是人为的艺术选择,故明白了这一点或者更加有利于理解拓本的意义。

最后,我们临习的对象为何多是拓本字帖?除前面讲过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纸本不易保存,而金石通常说是永寿的。墨迹本失传了,只剩下碑刻,因此也只有以拓片的方式来呈现。

但也有例外,比如学习智永就有好的里迹本《干字文》,褚遂良亦有传为他书的《阴符经》《倪宽赞》,并非一概而论。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