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诗歌的语言(一)

 江山携手 2018-05-29

第二讲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故事导入: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诗歌鉴赏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从字词句篇入手,所谓的字,在诗歌鉴赏中地位特别重要,它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必须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鉴赏语言包括两个方面:鉴赏语言和语言风格。今天我们学习语言的鉴赏。

一、关注语序倒装

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等,主要目的是符合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1. 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 宾语前置。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3. 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霜信报黄花”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 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发时归。)都是同类的例子。 

5. 定语位置。

A.定语挪前

例1.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 

例2. 刘叉《从军行》:“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闻横笛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例3. 陆游《昼卧》:“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B. 定语挪后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一月夜飞渡镜湖。” “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又《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花重)

6. 其他:

例1. 苏轼《念奴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

例2. 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目穷千里)

二. 语序颠倒的原因

1. 是声律的要求

例:晁无咎《临江仙》“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2. 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例: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 兼而有之

例1.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例2. 杜甫“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课内学习过的诗词中,出现了好多的倒装语序句,

1“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该是“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该是“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应该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应该是“二十四桥仍在,无声冷月,波心荡”。

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该为“浣女归使竹喧,渔舟下使莲动”,

6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7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8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意思是“怜新雨后的竹,爱夕阳时的山”,本来是宾语的“竹”和“山”,在诗中成了主语。

9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

10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

11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12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其实应理解为“遥望孤城玉门关”。

1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

14《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的花重)

15“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实际上“桃花在春风中笑”的意思,

二、关注四类词语

(一)动词           

如:1、陶潜:悠然“见”南山 (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

2.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  (体会意境) 

3.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感受情趣)

4.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与其他词义相近的词比较)

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由物及人思考)

6.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由景及情考虑)

参考答案:

1. “见”字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悠闲。

2.“弄”字使人联想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影子也在舞动,描绘出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

3. “闹”字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4. 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5.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6.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 问: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 角度低,用“铺”字很准确。

拟人的手法很形象,使残阳具有了人的感情。营造出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让读者感到夕阳平缓、柔和,有一种亲切、安闲的感觉。 )

2、诗歌语言鉴赏表述的规律

字义—意境(表达技巧)—感情

对诗歌的语言鉴赏我们就要首先解释它的字义,其中既包括字面义,也包括语境义;接着,指出运用的表达技巧;  ;然后,就指向诗歌的意境,或谈这些字词形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谈它对整首诗意境的作用;最后指向诗歌的感情,或谈形成了怎样的感情,或谈对诗人感情的作用。

(二)词性改变的词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例1、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两岸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

例2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明确:第一句“下马饮君酒”的“饮”字应理解成使动,君准备行走,邀请君下马喝酒,然后才发生了那番对话。

例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分析:本题能找出“咽”与“危”是诗眼并不难,难的是“为什么”和“结合全诗鉴赏”。

王维的诗,不只是“诗中有画”,而且往往“诗中有道”。特别是在他晚年,沉湎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诗中的“道”,即禅理、禅趣尤浓。这首诗描写深山古寺环境景色:古木、云峰,渺无人迹的山径,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声,照在深苍松林上的凄冷日色,还有空寂曲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萧瑟暗淡、幽冷阒寂,给人以远离世间尘嚣之感。这既是诗人赴寺途中实见实闻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极出世的禅寂心境的写照。诗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领读者进入他所企求的无烦扰的寂静禅境。

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受到阻挡,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喑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荫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赵殿成评论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诗境浅说》)“日色冷青松”一句,还巧妙地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日色”是视觉意象,诗人却用触觉感受的“冷”来形容它,使视觉向触觉转移,从而相互交通,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表现出幽僻的感受。在唐代诗人中,王维是比较早地并且成功地将通感运用于诗歌创作的。

本题学生应重点答出三个要点,一是绘写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此所谓意境;二是此二字可以说运用了拟人通感的修辞,是诗文更为生动,三是此二字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

这道题从炼字角度出发,难度适中,又可以包孕意境、文字以及诗言志三个角度考察学生,是一道可以列为经典的考题。只是考试院给的答案有些简单,可能是考虑试题难度吧。

例4、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明确: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和“空”字,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意思是美丽的山中风光,使鸟的心情大为愉悦,小潭中水的倒影,使人的心灵感到一片空灵。

例5.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例6.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从樱桃红了,芭蕉绿了,能感觉到时间的推移,时序的变化,而在这红了的樱桃和绿了的芭蕉上,作者不仅要表达的是时序的变化,更有一种青春易逝的伤感,而这份伤感因了红、绿而分外生动、鲜明,犹如着色的思绪一般。因此,颜色词的作用:一般可表心情,可增强描写的色彩感、画面感,渲染气氛。

以上各句中的“老”、“肥” 、“悦”、“空”、“绿”、“红”,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例7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一个“滴”字让人从“夜雨滴阶”的情景体察到离人心中的凄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一个“暗”字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屋子显得一片昏暗,也渲染出人物心境的凄惶。

例8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

“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更妙的是“吐”字

例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例1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

(三)、修饰词:形容词和副词数量词

1、形容词:诗歌中的修饰词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细”二字,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确切。

2.副词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参考答案: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例4:      晴景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把原诗中的“飞来”改为“纷纷”,你认为哪一个词语更符合原诗内容?请谈谈原因。

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3.数词:

数量词:数量词大约和讲究概念与逻辑的数学、物理有某种密切的关系,因此,从文学特别是诗歌的角度来看,它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其实不然,优秀诗人的笔就仿佛是童话中一根可以使沙漠涌出绿洲的魔杖,那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却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过去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

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

“一枝”比“数枝”更能突出梅花先于百花开的特点,更能突出诗题中的“早”字。

    (补充)据传,齐己以诗求教于郑谷,郑谷将“数”改为“一”,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请分析郑谷将“数”改为“一”的好处。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②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人以丰富的暗示。沈约《别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

    再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

例1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问:请分析“潜”字和“细”字的妙处。

(明确:好雨知时节,好就好在它应时而落,好在它润物无声。潜,偷偷的;细,细细的,脉脉绵绵,不仅写出了自然造化之机,而且抓住了春雨的特点;拟人手法的运用,寓春雨以情趣,写出了春雨只为润物不为人知的高尚品格,令人深感作者的喜雨之情。)

(四)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字 重叠使用词语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效果:增强情感的表达,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

(2)典故 把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暗寓于所用的典故史事

古代的人物、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句,常被后代的诗人们引用在其诗歌作品中,这就是典故。古诗中用典的现象较为普遍,学会鉴赏典故,对鉴赏古诗非常重要。

  A用典的方式

1、明用

明用,是指直说人物故事或词句,使用典故明确,人们一看便知。例如王维的《陇头吟》:“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旌落尽海西头。”最后两句说,苏武为汉出世匈奴被留,在北海边上持节牧羊十九年,以致符节上的旌羽都落尽了,如此尽忠,回来以后,也不过只担任了管理一个属国的低品味的官职。这里苏武这一典故就是明用。

2、暗用

暗用,是指用典的部分只是与典故有关系,典故的使用不容易被看出。例如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首句即暗用汉代威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此处的“匈奴”,借指当时进犯唐朝边境的外族。

3、反用

反用,是指在使用典故时,其意旨与典故本来内容相反,以收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例如上面所举的陈子昂《送魏大从军》一诗,其中第二句“魏绛复从戎”一句,诗人把魏大比作春秋时期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之后,却变“和戎”为“从戎”,通过反用,鲜明表达诗人赞同魏大御边保国、支持正义战争的态度。

B用典的作用

1、凝练生动

诗歌受篇幅和格律的限制,不可能随时进行非常详细的叙述和评论,用很短的词句评述典故,就受到了言简意丰的凝练的效果。同时,典故既然有出处来历,往往生动而有典型意义,加上诗人用以类比和对比的用意,无疑会增强表现力。这种凝练生动的作用,我们从本文所举的各个实例中不难发现。

    2、含蓄蕴藉

含蓄是美,诗贵含蓄。和直接评叙相比,用典是一种间接手段,或借代,或委婉,从而产生含蓄之美。先看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亦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开头两句中,服务于委婉曲折地抒发凄恻的感情,用“西陆”代指秋天,用“南冠”代指囚徒。其中“西陆”一词源自《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 …行西陆谓之秋。”其中“南冠”一词源自《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再看前面所举王维的《陇头吟》,最后两句用苏武的典故,表面似乎是安慰关西老将的话,但实际上却在说明,关西老将的遭遇不是偶然和个别的,而是古今历来如此,从而深化了主题。

C用典的意图

弄清典故内容本身不是鉴赏典故的全部,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准确理解诗人在使用典故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用典的意图。概括说来,诗人用意基本上有类比和对比两种。

    1、类比

有的类比其人,例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尾联中的“五柳”,本是自称“五柳先生”的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这里王维自称五柳,是以陶渊明自况。同样,其中的“接舆”本是春秋时代不与世俗为伍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类比,乃是对这位与自己有相同情趣的年轻朋友的赞许。

有的类比其事,再看前面所举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尾联“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两句,这一典故说的是东汉时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之后,登上燕然山并刻石纪功而还。诗人以此激励友人,希望他在塞外战场上能如“汉将”一样,也立下赫赫战功。

 2、对比

有的对比其人,如高适的《燕歌行》,全诗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达了对唐朝广大兵士的同情和对不恤兵士的将军的讽刺和愤恨,其中最后两句写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汉朝飞将军李广,非常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就与诗中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的对比其事,例如杜甫《秦州杂诗》(其七):“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汉朝强盛时傅介子斩楼兰王首然后成功还阙,诗中第六句反用这一典故,用“楼兰斩未还”来说当今吐蕃侵扰未能解除的现实,对比之下,我们体味出诗人对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

古诗用典,有的述而且评,因而用意明显;有的只述不评,因而用意隐晦,需要联系全诗的思想感情才能理解。一般情况下,读者只能面对诗作本身来理解和鉴赏。在高考诗歌鉴赏能力考查的过程中,往往根据情况需要补充注明典故内容,但是对诗人的具体用意,仍然需要考生自己去进一步思考和判断。 

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效果: ⑴含蓄凝练,表意丰富,耐人寻味; (常用典故见另章)

(3)谐音 运用音节相同或相近的词去代替另一个词,取得那一个词的意义效果。

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友情

效果:这种手法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机智,耐人寻味。

(4)叠词中的拟声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 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气势恢弘,烘托氛围;拟声词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诗句纯用名词组合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效果:构成典型环境,起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表的效果。

(六)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的一种题目。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诗人摆脱常境,不用“我们两人当年相会”之类的一般说法,却拈出“一杯酒”三字。“一杯酒”,这太常见了!但惟其常见,正可给人以丰富的暗示。沈约《别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甫《春日忆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故人相见,或谈心,或论文,总是要吃酒的。仅用“一杯酒”,就写出了两人相会的情景。诗人还选了“桃李”、“春风”两个词。这两个词,也很陈熟,但正因为熟,能够把阳春烟景一下子唤到读者面前,用这两个词给“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会之乐表现出来了。 
  再试想,要用七个字写出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诗人却选了“江湖”、“夜雨”、“十年灯”,作了动人的抒写。“江湖”一词,能使人想到流转和飘泊,杜甫《梦李白》云:“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夜雨”,能引起怀人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云:“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江湖”而听“夜雨”,就更增加萧索之感。“夜雨”之时,需要点灯,所以接着选了“灯”字。“灯”,这是一个常用词,而“十年灯”,则是作者的首创,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联缀,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之久!、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又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直接拼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的叠印。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确切。诗人只是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许将它凝固起来。一旦凝固下来,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的魅力,正在诗的多义。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他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