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低段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十四小时开放 2018-05-2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学习语文需要大量阅读,通过持续广泛的阅读,学生语文素养就会越来越丰厚,写作能力也会水涨船高。

  课程标准对低段的阅读目标,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明确指出“引导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低段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可是低段学生当前的阅读状况并不容乐观。

  一个人的心灵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问,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每一个年龄,需要不同的童书和不同的阅读方式。优秀的图画书,往往以最朴素、最简单的方式传达深刻的真理。形象鲜明的绘本是低年级儿童的“成长维生素”。它启发着儿童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在心中培育故事形象。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切机会和条件,打开孩子的想象之门。

  好的绘本不仅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在帮助提升孩子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更能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了许多优秀的绘本故事与孩子一起共读,促进了孩子们旺盛的成长力,使他们的精神变得更加饱满,绽开睿智的花朵。经过精心挑选,如今,一些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已经进入了孩子们的心灵:如《肚子好饿的毛毛虫》、《胡萝卜种子》、《鼠小弟的小背心》、《首先有一个苹果》、《月亮,生日快乐》、《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爱心树》、《爱笑的鲨鱼》、《笨拙的螃蟹》、《乱挠痒痒的章鱼》、《三只小猪》、《母鸡罗丝去散步》、《鳄鱼怕怕》、《我是霸王龙》……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识字量还太少,语言表达还不够精确,他们还无法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和故事,但是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活跃,因此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写作相整合的办法,使他们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地发挥。如利用学校的午读课,我还引导学生对读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经过、结果和蕴含的浅显道理等进行简单的复述。学生读完诗词或绘本后,再把读本中的某个细节或情节进行再创造或改编,用短小的诗歌或绘画的形式进行表达,把读书与感悟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每读一本书都能有所收获。

  另外,我们在开展读写绘活动中,还发现一些儿歌、童诗形式活泼、节奏明快,也非常切合孩子的思维。如《小花的信念》、《雪人》、《向着明亮那方》等许多经过精心挑选的优秀诗歌,都成了我们开启孩子经典阅读之门的钥匙。我们采用教师范读,学生领读,男女生轮读,打着节拍,或者做着动作朗读,笑着读着,一首首小诗就走进了孩子们的脑海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诵读为孩子们积累起了丰富的语言。我们在诵读《眼睛》这首诗后,在课堂上我让孩子想象谁还是谁的眼睛,他们的想象出乎我的意料:花朵是春天的眼睛;字是书的眼睛。萤火虫是黑夜的眼睛,花朵是花园的眼睛,星星是天空的眼睛,有个孩子一直看着我的衣服,上面有两排黑色的扣子,于是,突然说:“扣子是衣服的眼睛”,童诗诵读竟让学生有了一颗诗心。

  如今,“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已经成了我们班级的读书口号。每当琅琅书声,如天籁之音,回旋在我们教室的时候,是我们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一年来,凭借着“读写绘”这种活泼、有趣,又深受孩子喜欢的读书方式,在听一听、读一读、画一画、讲一讲、写一写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阅读,走进了阅读。一本本承载着营养、散发着芳香的童书,一首首锲入孩子当下生命的诗歌,就像一粒粒美妙的种子在岁月里悄然播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