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不同织物的上浆工艺

 老国强ok 2018-05-29

上浆率是经纱上浆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标,也是工艺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上浆率测试数据的及时,全面,准确,对控制生产过程,调整工艺参数及配方以及指导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控制上浆率的均匀性,也会防止上浆差异大造成的表面色差异。不同织物的上浆工艺的要求也不同。


衡量一个上浆工艺参数配置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浆纱伸长率,浆液浸透率,被覆率,浆膜完整率,毛羽降低率,浆纱增强率,增磨率,减伸率。


1、上浆的主要作用


增强纱线耐磨性、被覆纱线毛羽、使浆液渗透进纤维从而增加纱线断强、尽量保持原有纱线伸长。


上浆率过大,容易造成织造过程中纱线的脆断,造成浆料的浪费,生产的牛仔布手感也差,织物粗糙,纹路不清晰;织造过程落灰多。所以,在不影响

织造的情况下,上浆以偏小掌握,织机开口不一定非要很清晰。


上浆如果过小,织造起来难度就大,纱线毛羽束缚不好,就容易起棉球,纱线强力达不到,纱线就容易断。


2、浆液浓度与黏度


一般情况下浆液浓度与黏度成正比例关系,浆液浓度大,不易浸透,以被覆为主,增强较小。 浆液浓度小,浸透性好,浆膜少,耐磨性小。


3、浆液温度


浆液温度高,浆液流动性好,浸透性就好。


4、压浆棍对上浆的影响


对于疏水性纤维,第一侧压辊用来排除纱线内部空气,第二,三侧压用来上浆,压浆辊压力大,浸透性好,被覆差。同时,浆槽内部纱线张力也不易过大,否则,纱线不易浸透。


5、浆纱机车速对上浆的影响


浆纱车速快,压力大,挤压时间短,上浆大; 浆纱车速慢,挤压时间长,浆液残留少,上浆就小,所以需保持车速一致。


6、不同的纱支的上浆工艺


(1)10支以下中粗纱支可以适当降低一下上浆率,粗支纱上浆以被覆为主,大小掌握在7.5-10即可,各项参数如下:


规格:C10竹*T/C65/35 21/40D  88*59  51/52


浆料配方:


蜡片:4公斤;

变性淀粉:100公斤;

固体丙烯:8公斤;

体积(距顶cm):25;

固体量(%):9.0;

浆液黏度:7.0±0.5;

上浆率(%):7.5-10;

中区压力:3.6;

中区张力:1.0-2.2;

上浆辊压力:前1.6-2.0、后3.0;

上浆侧辊压力:2.5;

放料张力:120;

收料张力:240;

染色烘筒温度:110-120;

浆纱烘筒温度:120-135;

干区张力:1.5-2.5;

托纱辊压力:2.2-3.0。


(2)12支以上至16支纱支上浆率控制在8-11,各项参数如下:


规格:C16环 12竹*16环  82*53  59/60


浆料配方:


浆纱油脂:4公斤;

变性淀粉:100公斤:固体丙烯:6公斤;

体积(距顶cm):38;

上浆辊压力:前1.6-2.0、后3.0;

固体量(%):9.5;

浆液黏度:6.5±0.5;

浆槽及烘筒路线:双;

上浆率(%):8-11;

中区压力:4.0;

中区张力:1.0-2.2;

放料张力:1.5-2.5;

卷绕张力:2.0-2.5;

干区张力:1.5-2.5;

托纱辊压力:1.5-2.0;

染色烘筒温度:110-120;

浆纱烘筒温度:120-135。


(3)16支以上至20支纱上浆率控制在:8.5%-11.5%,各项参数如下:


规格:(20环 20竹)32配棉*T/C80/20 30/40D   113*73  45/46。


浆料配方:  

 

 8161:50公斤;

 8163:50公斤;

体积(距顶Cm):40; 

上浆辊压力:前1.6-2.0、后3.0;

固体量(%):9.0;

浆液黏度:6.5±0.5;

浆纱烘筒路线:双;

上浆率(%):8.5-11.5;

中区压力:4.0;

中区张力:1.0-2.2;

放料张力:1.5-2.5;

卷绕张力:2.0-2.5

干区张力:1.5-2.5;

托纱辊压力:1.5-2.0;

染色烘筒温度:110-120;

浆纱烘筒温度:120-135。


(4)对于高支纱上浆率要控制的大一些,如:JC30,JC32棉纱,其上浆率要控制在10%-12%,各项参数如下:


规格:JC30环 *30/40D 138*71   50/52。


浆料配方: 


CD-DF333  100公斤;

CD-PW100 10公斤;

体积(距顶Cm):32;

上浆辊压力:前25kN、后15kN;

固体量(%):12.5;

浆液黏度:6.5±0.5;

浆槽及烘筒路线:双; 

上浆率(%):10-12;

放料张力:2.5-3;

浆纱烘筒温度:120-135;

干区张力:2200-3000;

卷绕张力:2500-3200

托纱辊压力 :2.2-3.0;

浸压方式:双浸双压。

    

7.不同结构纱线的上浆工艺


(1)气流纺的上浆率比环锭纺的上浆率要控制的小一些,各项参数如下:


规格:C10台 7台 8竹*9乙  67*50  59/60。


浆料配方:


美瑞变性淀粉:100公斤;

浆纱油脂:4公斤;

体积(距顶Cm):21;

固体量(%):7.5;

浆液黏度:6.0±0.5;

上浆率(%):7.5-9.5;

中区压力:4.0;

中区张力:1.0-2.2;

上浆辊压力:前2.0-2.2、后3.0;

浆槽烘筒路线:双;

放料张力:1.5-2.5;

卷绕张力:1.5-2.0;

染色烘筒温度:110-120;

浆纱烘筒温度:120-135;

干区张力:1.5-2.5;

托纱辊压力:2.2-3.0。


(2)紧密纺的棉纱,因为纱线组织结构比较紧凑,浆液流动性要好,要保证浆液的渗透性,各项参数如下:


规格:C14环紧密纺 14竹紧密纺*14/70D 126*56  48/49。


浆料配方: 


8161 :75公斤;

8163:25公斤;

体积(距顶Cm):22;

上浆辊压力:前25kN、后15kN;

固体量(%):10.5;

浆液粘度:6.5±0.5;

浆槽及烘筒路线:双;

上浆率(%):7-10;

放料张力:2.5-3.0;

浆纱烘筒温度:120-135;

干区张力:2200-3000;

卷绕张力:2500-3200;

托纱辊压力:2.2-3.0。


(3)高配低捻的棉纱,因为纱线毛羽较长,捻度低,就需要上浆率控制的大一些,各项参数如下:


规格:C(12环 12竹)高配低捻*14/(75D CM800 40D) 90*57 51/52。


浆料配方:


浆纱油脂:4公斤;

美瑞变性淀粉:100公斤;

固体丙烯:6公斤;

体积(距顶cm):46;

固体量(%):10.5;

浆液黏度:6.5±0.5;

上浆率(%):8-11;

中区压力:2.8;

中区张力:1.0-2.2;

上浆辊压力:前1.6-2.0、后3.0;

浆槽烘筒:单;

放料张力:100;

卷绕张力:2.0-2.5;

染色烘筒温度:110-120 ;

浆纱烘筒温度:120-135;

干区张力:1.5-2.5;

托纱辊压力:1.5-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