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到底是怎样治疗肾脏病的呢?你是否对中医有新的认识呢?

 爱中医2 2018-05-29
中医到底是怎样治疗肾脏病的呢?你是否对中医有新的认识呢?

 
小肾先生
8小时前
肾脏病的中医治疗

一、肾脏病怎样定义?

中医认为:肾脏病是人体出现正气不足之后,毒邪之气侵袭人体而导致的肾脏损害。

正气不足的实质是人体气血不调的表现。

毒邪之气是指容易侵袭人体的外来六淫之气和体内自生的五邪之气的合称。其中的六淫之气是指自然环境中的风、湿、寒、暑、燥、火。五邪之气是人体自生的内风、内热、内寒、内痰(湿)、内瘀。



此图来源于网络

二、中医对肾病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的认识

1、中医对肾病发病原因的认识

中医认为:人体的正气不足是肾脏病发病的根本原因。那么,人体为什么会出现正气不足呢?

人体正气出现不足,除少部分人是因为先天缺陷外,大部分人是由饮食不节制、起居失常(经常熬夜)和过度劳累三方面原因引起的气血不调导致的。人体一旦出现正气不足,就非常容易受到自然界中六淫的侵害,同时还容易在体内自生出五邪之气。外界的六淫,加上内生的五邪,相互胶结,共同伤害人体的五脏六腑,最终,疾病会选择五脏六腑中最薄弱的病位——肾脏,表现出来,这就是肾病的发生。



此图来源于网络

中医对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

中医认为,肾脏病的病位虽然在肾(即:全身疾病的肾脏局部表现),但根源却是肺脏和脾脏。主要原因是肺和脾出现虚症后,就会出现肺、脾内的邪气滞留不去。也就是肺、脾内多余的水、湿、热、浊、瘀得不到代谢。久之则变为毒邪,毒邪伤肾络,导致肾病发生。

三、中医对肾病形成过程的认识

1、中医对尿蛋白的认识

尿蛋白属中医的精微物质。尿蛋白的形成,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脾气虚弱,不能升清散精,精微物质下陷于膀胱,从尿中流失,出现蛋白尿;二是肺气贲郁,不能宣发,三焦气机失畅,精气不能循经,流失于尿中,形成蛋白尿;三是肾气耗损,精气不能封固,流失于尿中,即为蛋白尿。



此图来源于网络

总之蛋白尿的形成是因为肺脾肾三者均虚弱,又受到内邪和外淫的影响而出现的。顽固性蛋白尿的形成,则是因为各种毒邪夹杂其中,互为因果,反复加重而形成的。

2、中医对尿血的认识

尿血的形成是因为心、肝、脾、肾均出现了损害导致的。原因是心、肝、脾、肾均受到了风邪、热邪和瘀血的侵扰才会出现尿血。为此,尿血的形成机制有四条:一是热炽成毒,灼伤脉络,血热妄行,血出脉外,流于尿中则尿血;二是脾气不足以统血,血溢脉外,流于尿中而尿血;三是风性疏泄,扰动肾络,血泄于脉外,流失于尿中则尿血;四是瘀重成毒,阻滞肾络,血液渗于脉外,流失在尿中而尿血。



此图来源于网络

3、中医对水肿的认识

水肿的形成与肺脾肾和三焦四者关系密切。正是由于风、寒、湿、瘀久滞体内,深重成毒,才造成肺脾肾三焦气机紊乱,气机紊乱后,则会出现水湿不能正常运化,形成水肿。所以,水肿形成的机制也有四条:一是肾不主水,水湿泛滥肌肤和四肢,形成水肿;二是脾不制水,水湿泛滥肌肤与四肢,形成水肿;三是肺失宣降,三焦气机不畅,水不循经,导致水湿四溢肌肤和肢体,形成水肿;四是瘀血阻滞气机,水湿不能正常气化循行,溢于肌肤肢体,形成水肿。



此图来源于网络

中医治疗

最大特点是在治疗中大量使用了清毒药物。最突出的经验是:治疗肾病不直接针对肾病的症状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而是针对湿、浊、痰、瘀进行有特殊效果的“清毒治疗”。为此,特色之处就是以“清毒”为第一要义的“清毒疗法”。该疗法的基本准则是:“治肾先清毒,毒去病自消”。在肾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五点:

1、健脾益气,祛湿清毒;

2、祛风胜湿,通络清毒;

3、行气通腑,泄浊清毒;

4、益肾活血,散瘀清毒;

5、滋肾凉血,清热解毒;

通过“清毒疗法”,可以使体内蓄积的湿、热、浊、瘀之毒排出体外,受损的肾络得以修复,肺脾肾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达成以下效果:

1、肾脏主水功能得以恢复,则水肿消失。

2、肾脏的升清降浊功能及肾脏封藏功能得以恢复,则蛋白尿消失。

3、毒邪排出体外,脉络修复,气血运行通畅,则血尿消失。


网评:
中医认为肺是金,肾是水。金生水。中医治疗继续肾炎,用越婢汤,治疗慢性肾炎,金匱肾气汤。无论什么肾炎,最好别用人参,党参,太子参可以。用人参会出现血尿。黄芪可以大量使用,黄芪,茅根,益母草,大量使用可能立即见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