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砸锅卖铁”—章丘同盛永铁锅

 舍予119 2018-05-29

据《章丘文史集萃》记载,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的同盛永铁锅锻打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其前身源自京勺,是当时备受京城名家厨师所青睐的一种独特锻打工艺制成的铁锅。

同盛永手工铁锅锻打工艺是“打座炉”的典型代表。据《章丘文史集萃》记载,同盛永手工铁锅锻打工艺源自京城曹盛永师傅传授。相传,由于连年动乱,京城打铁人曹盛永于1912年左右来到山东济南,在正觉寺街落脚起火打锅。曹盛永打制的铁锅做工、用料之考究,品质之优越远超市面上普通的铁锅,一时间闻名泉城。由于曹盛永膝下无子,打锅仅靠夫妻二人甚是辛苦,但因祖训工艺不传外人,因此产量极低,造成了一锅难求的局面。

1928年,25岁的吴运甲因家境贫寒学一门手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曹盛永念其真心拜师,自己又苦于缺少帮手,答应其做学徒跟随在身边做打铁伙计,只给粮食不计工钱。两年后,吴运甲年仅17岁的弟弟吴运茂一同跟随曹盛永学习铁锅制作技艺。

都说人生有三苦,渡船、打铁、磨豆腐。打铁苦,守着炼铁炉,汗流浃背,终日锤炼,耳膜震痛,臂膀震酸。当初选择打铁为生,是生计的选择,再苦再难也得坚持。吴氏兄弟从做徒弟的第一天起,便提着一口气,晚睡早起,手脚勤快,生火,抡锤,很快掌钳领作,单说烧火拉风箱,就学了三年,不是说火烧旺了就行,炭火的颜色和火苗的大小都是打铁制锅的关键,12道工序,18遍火候,每一个环节都大有学问,不是十天半月就能掌握得了的,唯有刻苦认真才能学到真功夫。

春去秋来,辛苦的学徒生活练就了吴运茂娴熟精湛的打铁技艺,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此时的曹盛永年事已高,铁匠活儿逐渐力不从心,打算携妻返乡,临行前再三叮嘱兄弟二人一定要将这套制铁锻打技艺传下去。曹永盛离开后,吴运茂兄弟二人继承师傅志愿继续打制铁锅。1933年,吴氏兄弟在济南山水沟创建钢勺店,为感念曹盛永教导之恩, 故起名“同盛永”。同期,家族中几位亲戚也前后来到同盛永学徒。

同盛永出产的铁锅因工艺精湛、深浅合适、翻炒顺手,享有“锻打三万六千锤,勺底铮明颜色白”的美誉。当时蜚声遐迩的鲁菜饭店如汇泉楼、聚丰德、燕喜堂等所用的铁锅都是出自吴运茂之手,同盛永钢勺店在济南城可谓盛名一时。吴运茂常对徒弟说:“不砸个几万锤,打不出好的钢勺来”。当时同盛永所锻制的铁锅按轻重可分五种,即四斤、五斤、六斤、七斤、八斤,勺越重越好。在此期间总共有七位师傅先后在同盛永学徒做工,同盛永手工铁锅逐渐达到鼎盛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供销社的体系改革和生产需求,同盛永的师傅们到生产队来开铁炉,共建社会主义 ,为供销社锻打铁锅。二十世纪80年代,需要自产自销,同盛永的铁锅依然订单不断,在济南百货大楼设了专柜,销量持续上升,同时由八里桥仓储货运站销往全国各地。济南友谊宾馆开业期间还专程前来定制厨师专用炒勺,其事迹被收录进《章丘文史集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的打锅师傅们纷纷在家中另起炉灶,各自打制铁锅,但好景不长,90年代末国外涂层锅占领了中国锅具市场,抢占了手工铁锅生存空间,使其一度近乎停产,之前的打铁师傅们纷纷熄火转行。在此期间,吴运茂之子吴振坤一直秉承父亲的手艺,坚持为老顾客们打锅,艰难地维系着家里的生活,其子吴克谦见父亲年过半百依然顶住生活压力坚持做个手工匠人,被其父恒心打动,放弃原本收入不错的工作跟随父亲学习打铁工艺,几年苦练逐渐悟到匠人的心境,生活却日渐得不到保障,收入甚微。

2008年,冯全永闻其家人说起自己远房亲戚中还有人坚持手工锻打铁锅,甚是好奇,便来到章丘探访,为老师傅们艰苦的生活条件和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所感动,通过网络将同盛永铁锅及手工锻打技艺推送到大众的面前。打铁老师傅的收入情况因此逐渐好转,并聘请了更多之前的打铁师傅回归打铁行当。

2016年,为挽救濒临失传的同盛永铁锅的手工锻打技艺,冯全永、刘紫木正式拜吴克谦为师,学习手工锻打技艺,以此来影响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

一百多年以来,同盛永铁锅凭借精湛的技艺,优质的产品赢得顾客青睐,在章丘铁匠制品中独具代表性,其历史价值、制作工艺更是具有重大研究意义。

编辑:杨蕊    审核:贾绍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