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要道 | 位置 | 气候 | 重要性 | 备注 | 苏伊士运河 |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地峡 | 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 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是世界上国际贸易货运量最大的国际运河;比绕好望角航程缩短8000—10 000千米 | 密度流:表层海水从地中海流向红海,底层相反。通航能力≤25万吨 | 巴拿马运河 | 南、北美洲分界线,中美地峡 | 热带雨林气候 | 国际贸易货运量仅次于苏伊士运河;比绕麦哲伦海峡航程缩短14500千米 | 充分利用天然湖泊开挖而成 | 马六甲海峡 | 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南海与印度洋安达曼海 | 热带雨林气候 | 太平洋—印度洋航运的咽喉要道,被称为日本、中国的“海上生命线” | 通航能力≤25万吨 | 霍尔木兹海峡 | 伊朗与阿拉伯半岛(阿曼)之间;沟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 | 热带沙漠气候 | 由波斯湾通往阿拉伯海的咽喉,波斯湾沿岸石油出口的要道,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峡” | 密度流:表层海水从阿拉伯海流向波斯湾,底层相反 | 好望角 | 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岬角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处 | 地中海气候 | 超级油轮必经之地,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西方国家称其为“海上生命线” | 西风漂流 | 土耳其海峡 | 黑海与爱琴海、地中海之间 | 地中海气候 | 黑海出地中海的门户,亚欧分界线 | 密度流:表层海水从黑海流向地中海,底层相反 | 直布罗陀海峡 | 伊比利亚半岛与非洲大陆之间 | 地中海气候 | 地中海出大西洋的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 | 密度流: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底层相反 | 麦哲伦海峡 | 南美大陆与火地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南美南部东西两岸的海上交通要道;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大型轮船的航运要道 | 西风漂流 |
2016年6月26日,巴拿马运河拓宽工程举行了竣工启用仪式,竣工后运河通航能力提升了约3倍,可通航30万吨级巨轮。2015年7月29日,新苏伊士运河疏浚工作正式完成,于2015年8月6日正式开通,可通航35万吨级巨轮。读图完成8—10题。 
1.影响巴拿马运河航运的自然条件主要为 A.航运需求量大 B.多地震和火山 C.暴雨和大雾多 D.高温和多飓风
2.巴拿马运河拓宽后,对苏伊士运河构成竞争的航线主要表现在 A.亚洲与北美东海岸之间 B.东亚与欧洲之间 C.欧洲与北美西海岸之间 D.东南亚与非洲西海岸之间
3.两运河先后拓宽是为了适应现代交通运输趋势的 A.高速化 B.大型化 C.专业化 D.舒适化 【参考答案】1.C 2.A 3.B 【详解详析】 1.巴拿马运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多暴雨,且西部寒流经过,多大雾.故影响该运河航运的自然条件主要为多暴雨,多大雾.故C正确,ABD错误. 2.亚洲向东经太平洋与向西经印度洋、大西洋到北美东海岸的航线距离相差不大,巴拿马运河拓宽后,从亚洲到北美东海岸的部分大型船只可以直接经过巴拿马运河而不必绕道苏伊士运河,所以选A。 3.巴拿马运河拓宽是为了增加通航能力,便于大型船只通过,即选B。 如果你觉得“ 木子地理园 ”的内容不错,请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