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肿推文 | PICC穿刺点渗液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处理

 紫燕玥玥 2018-05-30

辽肿护理服务

微信号:gh_fc3c574b31c



话题

PICC穿刺点渗液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处理


在PICC置管患者中偶有发现从穿刺点出现渗液现象,渗出液可为无色透明、淡黄色、血性液或脓性液,如不及时进行维护会发生贴膜脱落,造成导管脱出,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为什么会出现穿刺点渗液呢,我们对可能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处理措施。


原     因


1、  体内导管破裂 :靠近穿刺点处血管内导管发生破裂时,可以导致穿刺点渗液,输液时尤为明显,穿刺点渗液的颜色为输入液体颜色。

2、  营养不良、低蛋白、组织损伤:低蛋白血症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液体向血管外渗出,形成皮下水肿,渗液顺穿刺点渗出体外; 置入PICC时,静脉旁的组织被刺破,致皮下组织损伤,组织间液渗出,造成渗液不止。

3、  淋巴管损伤:置入PICC时,静脉旁伴行的淋巴管被刺破,导致淋巴液顺导管引流至穿刺点。

4、  炎性渗出:穿刺点局部感染时,组织血管内液体和细胞成分会通过血管壁进入到组织间质,造成穿刺点渗液。

5、  纤维蛋白鞘形成:纤维蛋白鞘包裹部分导管后会导致输液时液体流向发生改变,输注的液体有少量会从穿刺点渗出。



预防及处理措施


1、 注意观察局部,如输液时渗液加重,可能体内导管破裂,可进行血管造影检查,重新修剪并更换连接器后行x光定位导管是否在上腔静脉,如不在正常位置,应拔除导管。正确维护是预防导管破裂的关键。选择不小于 10 mL 注射器进行冲管与封管;体外导管妥善固定;增强 CT 检查时禁止用高压注射器经导管(耐高压导管除外)注入药物;应尽量避免关节处置管。

2、 营养不良、低蛋白或肝功能、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应给予对症治疗。

3、 对淋巴管损伤的患者置管后应嘱其肢体勿过度活动和频繁屈伸,活动时可用食指和中指按压穿刺点。护士可用吸收性较好的明胶海绵或无菌纱布给予压迫包扎,并将体外导管呈“L”形或“S”形弯曲固定于穿刺点外侧,此法可在体外压迫穿刺血管的伴行淋巴管,减少淋巴液的外渗。

4、 穿刺点局部炎症预防处理:①置管后进行规范化维护,如穿刺点有炎性渗出应每日1-2次更换敷料必要时随时更换。②穿刺点有脓性渗出时,应彻底清除分泌物后,局部应用质量浓度为0.5%碘伏,外贴水胶体敷料,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情况。必要时做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医嘱用药。

5、 纤维蛋白鞘形成,判断方法:用生理盐水冲管时穿刺点明显渗液,停止冲管时渗液不明显,同时可伴或不伴有输液速度减慢,处理:如确诊为纤维蛋白鞘形成,应及早应用 4% 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处理,或通过导管泵入尿激酶。如处理效果不佳,影响治疗正常进行时应将导管拔除。

作者:张丽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