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大问题 | 敢于知道, 因为真理使你自由。

 bluewhale 2018-05-30


“Whereof one cannot speak, thereof one must be silent.”

                                       ——Ludwig Wittgenstein



「这篇文章是关于什么的?」

这是一篇关于课程「哲学大问题」的笔记总结和脉络梳理,以关键词提示、文字简述和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文章将探讨「何为心灵」、「何为真实」、「何为科学」、「何为艺术」、「何为终极实在」、「何为美好生活」和「何为自由」。对应哲学领域是:心灵哲学、认识论、科学哲学、艺术哲学、形而上学、伦理学(建议:图片可以在横屏模式下放大观看)


「哲学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难以给出理想答案的,但探讨哲学的特性是可行的。哲学不是提供现成答案的学科,但可以教你如何提问和探索。哲学不是速成的「人生智慧」,是对于智慧的追求。学习哲学不是为了掌握必胜的诡辩技巧,打赢对手,是用脑子「举铁」,使自己的思维更强健。哲学不是靠诉诸情感和堆砌辞藻来说服他人,是系统且理性化的思考方法。哲学不是与普通人无关的玄奥学问,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可能想明白的学问。


「为何讨论哲学?」

一部分出于听课以来的经常悸动,越来越认识到哲学的有趣,以分享讨论为义。一部分出于听课后的些许兴趣,做阶段性记录和输出,以促进知识落地为要。觉得「有趣」比讨论「有用」意义大太多了。



第一讲 | 何为心灵

关键词:心灵的、物理的、心灵哲学;灵魂不朽、身心二分问题;一元论、二元论;笛卡尔、波西米亚公主伊丽莎白;唯心主义、贝克莱;唯物主义、莱尔、逻辑行为主义、同一性理论、功能主义;斯宾诺莎、平行主义;莱布尼兹、前定和谐



简述:要理解「心灵的」这一概念,需要与「物理的」作对比理解。二者是理解自身存在形式的不同层面,性质不同。「物理的」部分占据空间,是有广延的,必然有朽的;「心灵的」部分不占据空间,是无广延的,有可能不朽的。「物理的」部分是服从机械定律的,是被决定的,可被其他人观察到的;「心灵的」部分似乎是拥有自由的,至少直觉上是这样的,是私密的,他人只能间接推测。


「身体和心灵看上去似乎是互相作用的,那么它们是如何作用的?」这便引出了身心二分问题。莱尔将这一问题类比为「Ghost in a machine」:机械里飘荡的鬼魂(鬼魂如何扳动机械里的扳手?)。用命题形式表述如下:P1: 身体和心灵可以互相作用;P2: 身体和心灵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实体;P3: 不同类型的实体无法相互作用。P2+P3推出P4:身体和心灵无法相互作用。P4和P1矛盾,因此P1、 P2、P3至少之一为假。


要应对身心二分问题,有一些可能的方案。笛卡尔是二元论支持者,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不同的实体:精神类型的实体和物理类型的实体(实体不依赖于其它,可独立存在)。其学生波西米亚公主伊丽莎白回应:灵魂(作为一个可思考的精神实体)如何决定身体自发行动?笛卡尔的这种解决方法实质上是否定了P3,认为不同类型的实体可以相互作用。但是对于二者如何作用,并未给出理想的解释。


一元论者否定P2,认为心灵可被还原成物质;或者没有物质,只有心灵,如此便不存在身心二分问题。前者属于唯物主义,后者属于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者认为,只有一种实体,即心灵。譬如脑海中存在椅子的理念,是私有的。这种理论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解释客观存在的物体(不仅被我所观察到,也需要被别人观察到)?如果宣称所有东西都是理念,而理念是私有的,那为什么椅子别人也可以看到?唯心主义者回应:客观存在的物体是公有的理念。这就陷入到唯我论中,世界中无需其他主体存在。这种理论的支持者贝克莱认为:存在即是被感知(理念)或感知(心灵)。


唯物主义者认为:只有一种实体,即物质。这种理论是最符合现代人直觉的,但至今有些心灵现象仍然无法用物理事实解释或者还原。唯物主义支持者莱尔批判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其存在范畴错误。唯物主义可细分为三种理论:逻辑行为主义;同一性理论;功能主义。逻辑行为主义者认为哲学问题可还原为语言问题,描述精神现象的语词本质上是在描述行为上的倾向或趋势。譬如:讨论疼痛这个问题,和讨论疼痛这个语词如何被使用是一回事,即有倾向表现出类似皱眉头、喊叫这些行为的趋势就是疼痛。逻辑行为主义显得有些极端,事实上,疼痛不等于行为倾向或者趋势。Super Spartans的思想实验可以反驳(能感受到疼,却不反映出来)。同一性理论者认为精神状态等同于大脑状态,即身体、意识、行为等同于大脑状态。这种理论的问题是将疼痛和c-fiber firing的相关性变成了因果性,甚至同一性。否认了心灵的multiple mansion。功能主义者认为只要能执行和人脑一样的功能,就具有心灵,即输入、输出、内部状态相同。这种理论的局限性在于无法解释qulia,譬如:「看到红色的体验是什么样的?」「成为蝙蝠是什么样的一种体验?」


平行主义者否定P1,斯宾诺莎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实体:god,身体和心灵是其不同的属性。譬如圆柱体在不同平面上分别呈现圆形和长方形。身体和心灵可以同时行动,但不具有直接因果。莱布尼茨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实体:单子,精神单子和物质单子。身体和心灵看上去相互作用,其实不然。god创建的世界是被决定的(譬如事先编好的程序),是前定和谐的。这种理论面临的问题是god确实存在么?如何证实?


以上理论给出了身心二分问题的相应解释,给予这两个问题以回应:「在我们身体消亡后,我们是否有可能以某种形式存在?」「如果是,这样的存在形式是否一定要依赖于某种物质实体?」但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尚无完美诠释。


思维导图:


第二讲 | 何为真实

关键词:认识论、知识;怀疑论、外部世界怀疑论;黑客帝国、缸中之脑、希拉里·普特南;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G.E.摩尔;贝克莱、唯心主义;现象学、胡塞尔



简述:身体和心灵两者之间的鸿沟的一种表达形式是身心二分问题,另一种表达形式是外部世界怀疑论。我们可以感知到的是像水晶球一样的内在的心灵,是一清二楚的;而心灵以外的外部世界需要通过中介探索,譬如感官感知,并非绝对清楚的。有时感官会欺骗我们(譬如筷子在水中是曲折的),即不是绝对可靠的。进一步的,世界有可能不是它看起来的样子,这是怀疑论的起点。


怀疑论者认为某种(通常我们认为可以确定的)知识无法被确定。其中,外部世界怀疑论者认为关于外部的一切知识(包括外部世界的存在)无法被确认。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外部世界存在,因为我们无法排除这些场景:梦境(庄周梦蝶;我并不知道我们是否在做梦);恶魔(恶魔操纵大脑);缸中之脑(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怀疑论用命题形式表述如下:1):如果我知道P,我必须知道外部世界存在;2):我并不知道外部世界存在;C:我并不知道P。


对于外部世界怀疑论存在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笛卡尔的解决方案是:「我思故我在」,我有可能怀疑我有没有身体,怀疑「我」是否存在,但有一点不可以被怀疑,即有一个主体在给出这样一个怀疑;蕴含思想的主体拥有意识,里面有「上帝」的观念;上帝的观念必须来自上帝,所以上帝存在;上帝的观念包含完美,所以是至善的;至善的上帝在大部分情况下不会欺骗我,所以感觉经验不是欺骗;因此我不是缸中之脑。这个理论中「我思故我在」之后的论述显得不够令人信服。


G.E.摩尔也给出了解决方案,P1:我有一只手;P2:我有另一只手;P3:如果我的两只手存在,那么外部世界存在;C:外部世界存在。论证形式有效,但问题是如何确定P1和P2为真,存在循环论证的嫌疑。这个理论否定了怀疑论中的1),认为对于常识的直觉应该优先于分析哲学命题的直觉。但很多科学结论是反直觉的,但也是正确的。无法说明直觉本身不能被推翻。


贝克莱的方案是:没有外部世界,存在就是被感知或感知,整个「外部世界」都是mind感知到的事情,evil scientist是上帝的ideas,所有的一切都是青秋大梦。这个理论扔掉了整个物质世界,很简洁且难以质疑,但反直觉。


胡塞尔认为:意识内部的事情可以被确定。除此之外,我们能确定的一切知识都在现象层面,我们确定地知道我在体验的是如此这般的体验感。现象学和摩尔的解决方案一样,否定了怀疑论中的1)。但现象学改变了P的内容,如果再问「体验是哪里来的」是超出了现象学范围的。


希拉里·普特南认为:「缸中之脑」思想实验是self-refuting的,如果缸中的脑子们产生了一个想法:「我们是不是缸中之脑呢?」这个想法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脑海中的映射和语词并不能指向一个真实的世界。脑子们和这个世界并没有建立因果联系,因此它们产生的任何思想图景是没有意义的。这个理论更具有语言哲学意义,但针对的是特殊场景下的「缸中之脑」,严格意义上讲回应的不是外部世界存在和认识论问题。


可以看出:大半个认识论都在回应怀疑论,但并无完美解决方法。「缸中之脑」虽然是思想实验,但仍具有意义,譬如伦理学价值。


思维导图:


第三讲 | 何为科学

关键词: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科学至上主义;非科学;奥卡姆剃刀;实证主义、卡尔纳普;证伪主义、卡尔·波普尔;牛顿力学、海王星的发现、相对论、水星摄动



简述:科学对于现代生活影响深远,科学比起其他学科有着持续而巨大的进步。这样的成功使得其他学科也有着科学化的趋势。讨论「科学和哲学的关系是什么?」是必要的。从历史观点来看,科学的历史是,从哲学身上剥离或延伸出去成为单独科学的过程,能给出答案的问题就变成科学了;从定义哲学的角度来看,哲学研究这样两类问题:一类是科学尚不能回答且永远无法回答的问题,另一类是关于为何科学无法回答第一类问题的问题。


古代哲学家的任务是理性的解释世界,通过寻找世界本原(arche)来实现。柏拉图认为知识(episteme)是确定的事实,在我们平时生活的世界,是无法获得的。亚里士多德时形成了系统的获得知识的方法,「科学」这个词语得以在语言中出现。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是分类的,不同种类的科学研究不同种类的学科,其原则、规律各不相同。文艺复兴之后,科学家们总结出科学方法论。培根认为怀疑性态度是在科学研究中必要的,并强调仔细观察,运用实验的方法和归纳逻辑推理。


什么是科学回答不了的问题?譬如「什么是数?」「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物质」这些本体论问题;再譬如「应该是什么」「应该做什么」这样的规范性问题,「我们应该保留死刑吗?」「吃饭时,主人应该坐在里侧吗?」科学至上主义(Scientism)者认为科学能回答一切问题,科学不能回答的问题就是伪问题。这种观点的支持者可能会论证说,科学无法回答的问题是伪问题,科学没有义务来回答伪问题。但此时他们便假设了什么是科学有义务来回答的问题,「有义务」和「应该」属于规范性问题,这本身是科学无法回答的问题,所以科学至上主义仍需哲学论证。


要区分科学和非科学,有三种方式:奥卡姆剃刀原则(Occam's razor)、实证主义(Postivism-verification)和证伪主义(Fasification)。奥卡姆剃刀原则又称简洁性原则,认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在解释现象时用的假设越少,解释越好。但这个原则没有对「必要性」和「实体」做更精确的定义。实证主义者认为所有确实的知识都来自于感官经验,由理智和逻辑阐释,并可以被实验证实。进一步的,只有科学知识符合以上条件,可以被证实。但如何定义「证实」呢?宗教论证算是证实吗?实证主义者认为「证实」指的是可以被科学方法检验的。在此处对于「科学」和「证实」的定义陷入了循环论证。另一个问题是:很多科学主张属于全称命题(universal proposition),譬如:「正电荷和负电荷互相吸引」。全称命题的问题在于无法穷尽。从单程命题到全称命题的过程中,用到了归纳逻辑(induction)。其假设物理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统一的,但这是存在问题的。罗素的火鸡问题可以阐述清楚: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11点来给他们送食。火鸡中有一位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观察了近乎一年都没有例外,于是他也发现了一个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理「每天早上11点食物降临」。他在感恩节的早晨向火鸡们公布了这个定理,但11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火鸡全杀了。


全称命题无法被经验所证实,于是证伪主义者提供了找出范例证伪的解决方案。卡尔·波普尔认为「一个科学理论是可以被证伪的」,即科学与否的关键判定在于理论上存在可证伪性。只要构想出一组经验事实的可能性(逻辑上的可能性,非事实上的可能性)。譬如:只要描述出,逻辑上的,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不互相吸引的情形,就可以说明「正电荷和负电荷互相吸引」是科学理论。再譬如:「上帝存在」这个命题无法被证伪,则这个宗教主张并不是科学。但对于科学理论,可证伪性并不是绝对必然的。来看两个科学实验: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当时发现天王星运行的轨道出现问题(理想轨道是根据牛顿力学定律预测的),那么可能是牛顿力学错了,也可能是存在一种质量大的物体影响了轨道运行。最后海王星被发现了,证明是后者这种情况,牛顿力学逃过一劫。之后水星出现摄动现象,即水星轨道出现了异常现象,可以假设为牛顿力学错了,也可以假设为轨道附近存在别的物体。这次牛顿力学错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给予了解释。由此可见,证伪一个科学理论是困难的,当预测事实于理论预测不符时,可以说是假设前提错了,也可以说是理论错了。


思维导图:


第四讲 | 何为艺术

关键词:艺术哲学、美学;艺术的技术论、匠艺;科林伍德、表现主义;真正的艺术



简述:「什么是艺术」讨论艺术的本体论问题;「我们如何去理解艺术」是艺术的认识论;「为什么艺术对于我们很重要」关于艺术的价值论;「我们应该如何欣赏艺术」是规范性问题,探讨的也是艺术的价值论。这些都是艺术哲学所涉猎的领域。科林伍德反驳了艺术的技术论(这种理论认为艺术的核心是技术),并建立了艺术的表现主义理论(Expressionism),定义何为真正的艺术作品(Art proper)。


艺术的技术论(Art as craft)不是由专门的哲学家所建立的理论,但在科林伍德所处的时代,大多数人倾向于通过这种方式理解艺术。在艺术的技术论中,艺术等同于技艺、匠艺。其有六个特点:目的和手段的区分(means-end distinction);计划和执行的区分(planning-execution distinction);原材料和终极产品的区分(raw material and finished product distinction);形式和质料的区分(form and matter distinction);计划和执行的反转(means-end reversal);等级制度划分(hierarchy)。手段是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行动,譬如铁匠的锤子、风箱、挥舞的手臂;目的是工匠想做成的articraft,譬如铁匠做成的马蹄铁;计划和执行同样是严格区分的,在工匠的计划中,计划是精准的,是事先思考过的。而只有执行没有计划,则成品是accident而非craft;原材料是做工之前所用的材料,终极产品是做成的产品。由原材料到终极产品之间有转化过程,单向不可逆;在转变过程中,前后没变的是质料,前后变了的是形式;在计划阶段,目的是先于手段的,在执行过程中,手段是先于目的的;articraft遵循一定的等级制度,在这一步骤中的最终产品会在下一步中变成原材料。在亚里士多德理论中,每一步的目的(telos)是下一步的产品,最终目的是至善(ultimate good)。


科林伍德认为以上六个特点并不能穷尽craft,不具备充分必要性。我们生活中使用craft这个语词时,存在不严谨性。首先反驳目的和手段的区分:譬如在诗歌创作中,手段是笔?墨水?抑或是诗句中的语词?目的是诗歌最终的呈现形式?抑或是产生了某种情感的反映?科林伍德认为在此创作中,目的和手段均不存在;另外,提前构思好的计划不是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譬如一个艺术家在玩泥巴,在玩着的过程中,发现泥巴变成了一个跳舞的小人;原材料和最终产品不存在:再譬如在诗歌创作中,原材料是词语么?但词语不被我们所拥有,不为我们所改变,不能算是原材料;形式和质料的区分也不存在。对于好的艺术作品,二者是高度结合的,不能轻易被分离,不同于工匠作品;没有目的和手段,因此也就不存在目的和手段的反转;等级制度划分也不存在于艺术创品中。一个艺术品可能具备craft的性质,但使它成为craft的特点并不是使其成为艺术品的特点。譬如一个希腊陶罐可以盛水,但并不是盛水的特质使其成为艺术品。


科林伍德建立了艺术的表现主义理论,认为艺术是情感(emotion)的表现过程,定义真正的艺术作品(Art proper)不是物理实体,而是其表达的情感。艺术的重要性体现在于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和自己的情感。在表现主义中,科林伍德认为感受、摸清自己情感的特性和实质的过程,和艺术家创作的过程是相像的。有些艺术复制品是能够提供和原作类似的审美价值的,譬如画作「The Scream」所表达的孤独感是在复制品和日常的表情包中都能传达出来的。那为什么还要去博物馆看原作呢?是因为原作具有历史价值,而不是因为其独一无二的审美价值。当然有的作品审美价值是无法复制的,譬如「The woman in Gold」,原作中充满生命力的奢华感觉是不能在复制品中体现的。根据表现主义理论,「艺术不会死」。因为人的历史会不断延续,人们会有新的情感体验,需要新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


思维导图:



第五讲 | 何为终极实在

关键词:形而上学终极实在;形而上、道;第一哲学、实体;第一原则、真理;泰勒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莱布尼兹、单子论;贝克莱、唯心主义;康德、物自体;黑格尔、绝对精神、目的论;量子力学



简述:「true」和「real」在中文中翻译都是「真」,但这两个词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对应中文语境下的「真」和「实在」。前者描述的是对事实的陈述,即命题,譬如「金庸是金庸」;后者描述的是物体真实存在,譬如「我面前的桌子比我昨晚梦见的一匹飞马更加真实」。如果说一个物体real,就说明其存在(exist)。研究「什么是真实存在」的学科是metaphysics(形而上学),即第一哲学。如何判断一个事物是最真实的(the most real)?一种定义方式是那种其他事物都依赖于它的,那种本身不会被创造或毁灭的/不变的终极实在(the ultimate reality)。


中文中「形而上」取自易经的「形而下者谓其器,形而上者谓其道」。「道」和「metaphysics」研究的内容不同,但共同目的是:找寻世间万物变化背后的规律。「形而上」和「第一哲学」在中文中常有贬义,是因为其研究对象是最抽象,最根基的,看上去离「实践」最远,但事实上联系深远。在西方古代哲学中,是形而上学引领着认识论(第二讲)和伦理学(第六讲)的,根据世界是什么样的,决定怎么做。古希腊人认为世界结构如何,决定人们应当如何生活。这种思路是和现代科学是很相似的,譬如现代化学认为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但却同关心社会伦理的中国哲学思维是背道而驰的。在文艺复兴之后,近现代哲学中,是认识论引领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如同笛卡尔提出的:我怎么知道「我们知道的知识是真实的」。


古代哲学家的目的是去解释世界,致力于研究现象(what appears to be)与实在(what really is)的区分。现象界是变动不居的,实在届是不变的,寻找可以解释一切变化的原则/第一原则,类似于中文语境中的「真理」。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用自然元素去解释世界本原,譬如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巴门尼德指出了「两个世界」的分离,即本质世界(being)和现象世界(becoming)的分离;而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本质不是不变的东西,而是变化本身,即「万物皆流」;柏拉图把巴门尼德的「两个世界」理论作出进一步阐述和发展,认为有天上飘着的理念(the world of Forms )和可感世界( the world of perceptible objects),并给出了这两个世界的联系,即繁多现象如何被本质所解释;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一个世界,而不是两个世界。所有的物体都是形式(form)和质料(matter)的混合体,终极实在是实体(substance)。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古代哲学家们不再关心如何构建一个宏大的形而上学体系,更关心如何才能拥有美好生活。那么如何评价或欣赏这些形而上学体系呢?一个充满想象力,有说服力和解释力,拥有内部一致性的理论会被认为是好的形而上学理论。


现代哲学家对「什么是实体」「实体有多少种」这些问题给予回应。笛卡尔认为有mind、body和god三种实体,实体之间的作用遵从因果互动论(causal interaction);斯宾诺莎认为只存在一种实体,即宇宙(the universe/ god), 实体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mind和body只是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attributes); 莱布尼兹认为世界上有无穷多实体,即单子(monads),其中god是超级单子(supermonad)。实体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单子看上去在互动,但其实是god在初始时刻安排好的。形而上学家们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产生了,包括外部世界怀疑论,身心关系问题,因果关系。为了回应这些问题,一元论者和多元论者出现了,但前者面临的更大的问题是,如何用一个实体解释多个现象?后者面临的更大问题是:实体之间如何交互作用?

 

介绍另外两个形而上学家:康德和黑格尔。康德认为有两个世界,即现象界(the phenomenal world)和实体届(the noumenal world)。前者是我们所经验的,不停变化的,符合物理规律的/被决定的;后者是物自体(thing-in-itself),是自由的,最终关于实体届的知识我们是不知道的。我们能够认识/能理解的事物必须符合我们的认识形式,譬如占据空间,存在在时间中,具有因果性,而在我们认识的世界之外,实体本身我们并不能直接知道。黑格尔建立动态理论,认为终极实在是世界精神(world spirit),世界历史是世界精神不断挣扎,理解自身,最终达到自我意识的过程。


尼采说「形而上学终结了,上帝已死」,即古典形而上学体系崩塌了。在此之后解释终极实在的任务落在了物理学家手中。但现代物理学家们的理论也并没有比形而上学显得更直觉。人们一直有个观念,就是倾向于认为世界的终极实在是不变的,是统一的。而建立统一的理论去解释一切是不容易的,宗教和科学都做着这样的尝试。以前总觉得「唯」是狭隘的,仅一个「唯」何以解释世界,但其实「唯心」和「唯物」都是形而上学家们希望用一个理论解释一切所做的尝试。


思维导图:



第六讲 | 何为美好生活

关键词:美好生活、伦理学、道德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理念;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学;理性主义、存在主义;伊壁鸠鲁主义、享乐主义、快乐主义



简述:形而上学研究何为终极实在,通过「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我们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如何生活?」这个问题,推出伦理学答案。


形而上学研究何为终极实在,通过「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我们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如何生活?」这个问题,推出「如何获得美好生活」这个伦理学答案。


柏拉图/苏格拉底式的形而上学观点是:理念是终极实在;认识论的对象是理念,人应当运用理性和灵魂去认识理念,同时身体带来的感官/感知是阻碍;心灵哲学部分是:灵魂是不朽的,是纯粹的理智。身体部分是欲望和情感;伦理学是:使理智部分变得越强越好,用理智统治身体。死亡是灵魂和身体的分离,而学习哲学就是练习死亡的过程,即让灵魂习惯和身体的分离。让灵魂锻炼出抽象思维的能力,能去天上的「理念世界」和终极实在的理念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通过追逐欲望阻碍灵魂接近「理念」。


如果人的灵魂在身体消亡之后仍然会存在,接近不朽,因此人们应当更加关心灵魂,而不是身体。「如何关照灵魂呢?」是获得知识。柏拉图/苏格拉底认为智识即美德,如果人缺乏美德,则缺乏智识,不分好坏。用命题可以这样表述:P1:没有人希望自己会被伤害;P2: 给自己准备一个坏的东西意味着自己会受到伤害(譬如毒品)。如果一个人希望拥有一个X,且X是坏的。则要么这个人不知道P2,要么不知道X是坏的。这两种情况都是缺乏智识的表现。这个论证的前定假设是知行合一,知道这件事就会照着做。「如何让身体不去阻碍灵魂呢?」克制欲望,去健身。据柏拉图的「会饮篇」记载,苏格拉底在和朋友们喝了一晚酒,聊了一晚哲学。宴毕,把朋友们安置睡觉,自己去健身房举铁了。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观点是:所有物体是形式和质料的混合体;认识论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获取知识;心灵哲学是:人的灵魂是身体的功能,即理智;伦理学是:对于人来说最好的状态是实现其功能,即完全实现理智功能。哲学在完成道德生活的地位是:做哲学意味着运用理智,实现作为人的功能,接近于神。


「如何由形式/质料理论推出人怎样行为呢?」可以用功能论证:P1: 所有东西都有一个形式(根据形而上学);P2: 一个东西的形式决定了他的功能; P1+ P2 = 所有东西都有功能;P3:如果一个东西具有一个功能,对于他来说好的事情是实现其功能。亚里士多德定义「功能」为: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对于X事物是独特的特性。譬如投影仪的功能是投影,而不是镇纸。那么「人的功能是什么呢?」人可以吃东西使自己生长;有感官能力;具理性思考。与植物和其他动物相比,理性思考是只有人才具有的功能。因此对于人来说的美好生活是实现他的功能,即坚持理性思考。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人什么时候有幸福呢?学习的时候有幸福。学习本身有价值,学习本身带来幸福。人的美好生活是:充满理性,是自己接近于神。


综上,柏拉图/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都是理性主义者,都认为道德上好的状态就是运用理性。康德和黑格尔也是理性主义者,并发展理性主义至顶峰;而存在主义者意识到理性的局限性,认为理性不是一切问题的答案,人应当照看自己的非理性。


另外,伊壁鸠鲁主义在现代意义上是享乐主义的同义词。但古代含义是快乐主义。二者的区别是:享乐主义者认为要尽量多的享受快乐;而快乐主义者认为生活的好坏要根据感官感受中的快乐程度来界定。伊壁鸠鲁主义的认识论假设是:感官告诉我们的事情是真实的;形而上学是:世界上物体是由原子构成,原子之间有空隙;心灵哲学是:灵魂也由原子构成,人死之后灵魂会毁灭;伦理学是:人的美好生活是适度的。哲学的地位是:区分不同的欲望,指引我们不要遵循一些错误的,给我们带来痛苦的信念。譬如惧怕神灵,惧怕死亡。


那么「伦理学观点如何被推出呢?」感官告诉我们好的东西就是快乐,所以我们应当获取快乐,避免快乐的缺乏,即痛苦。「如何得到快乐呢?」应当拒绝可能带来更多痛苦的快乐;接受可能带来更多快乐的痛苦。必须满足自然且必要的欲望,譬如饥饿;不一定必须满足的是自然不必要的欲望,但如果简单方便的话,也可以满足,譬如吃奶酪;避免实现不自然的欲望,因为这些欲望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譬如荣誉。有趣的是,伊壁鸠鲁主义者认为最高的快乐是没有痛苦,在此之后,快乐不会增加,只存在不同形式的快乐。因此最好的生活是适度的,谨慎的,公正的。


思维导图:



特别篇 | 何为自由

关键词:自由、欲望;绝对自由、相对自由;自由意志;决定论;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懒人难题;斯多葛主义、量子力学、薛定谔的猫、康德



简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是自由吗?」自由(freedom)和欲望(desire)是需要加以区分的。自由是自己作为自己的理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即变成了欲望的奴隶,譬如:「凌晨一点想吃小龙虾」。在此需要定义「何为自我」「何为心灵」(第一讲),如康德这样的理性主义者认为:真正的自己是自己的理性。而有人认为:欲望也是我的一部分。需要看「想」的来源,是来源于欲望还是理性?如果来源于欲望,看欲望的部分是否来源于我?譬如:「某人对高油高热食物的偏爱可能出于基因」。事实上,绝对自由(absolute freedom)似乎是不可能的,自由会受到能力的限制,譬如:「我想飞」;自由会受到逻辑可能性的限制,譬如:「1+1不等于2」。这些都属于相对自由(relative freedom)。有人认为自由也会受到道德或法律的限制,但道德限制的其实不是自由本身。道德/法律讨论的是应然问题,是对行为的限制,而不是对自由的取消。譬如:「我们不应该杀人」。自由意志(free will)是指在意愿范围内有选择的能力,排除掉能力和逻辑可能性的限制,譬如:「我明天早晨吃苹果还是梨?」


决定论是自由意志的敌人。决定论者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都已经被决定了。决定论者认为没有「可能发生,但有可能发生」(no could have been)的事情,譬如:「希拉里·克林顿本可以成为第45届美国总统。」用哲学术语表示是,决定论者认为只有一个可能世界(only one possible world)。用命题形式论证「为何决定论是自由意志的敌人?」P1:我可以选择在8点吃苹果还是吃梨「free will exists」;P2:如果我可以选择在8点吃苹果还是吃梨,那么既有可能W1:苹果在8点被吃掉了,也有可能W2:梨在8点被吃掉;P3:如果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被提前决定(predetermined),那么W1和W2只有一个是可能的「determinism」。P1 and P2 and P3推出: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没有被提前决定。


决定论有很多种形式:因果决定论、物理决定论、生物/心理决定论、逻辑决定论、神学决定论。因果决定论者认为:因果链+ 初始状态= 决定论。其中因果链是指所有事情都有原因,即充足理由律(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人的理智会倾向于去理解一切事物,找因果联系。但因果链会导致无穷倒退(infinite regress),这也是人的理智所不愿接受的。物理决定论者认为:物理定律+ 初始状态/某一时刻的状态= 决定论。因为物理定律在时间上是对称的,不用追溯到初始时间/初始状态,只需要从现在或者任意时间/状态出发,没有其他可能世界。但直觉上看,人的行动似乎无法被物理定律所规定,可以被生物/心理规则所决定。于是生物/心理绝对论者认为:生物/心理定律+ 生物/心理状态= 人的行为被决定。物理决定论+ 生物/心理决定论= 一般决定论。人们看上去似乎有自由意志/选择,可以选择吃苹果或吃梨,而实际上只是幻觉,这些已经很早被注定好了,你在某种环境某个时刻对苹果/梨充满渴望。逻辑决定论者认为每一个命题要么为真要么为假。P1:  你明天吃梨;P2:你明天吃苹果;C:你明天吃苹果要么是真要么是假。但关于未来命题的真值我们无法确定。神学决定论者莱布尼兹认为:上帝全知全能全善= 决定论。上帝全知是指其知道世界上发生所有事情的所有可能性;全能是指所有可能性都可以被创造;全善是指上帝会创造出所有可能性中最好的那个。所以现在的世界是唯一的确实的最好的。


决定论很强势,很难反驳其是错误的,很多哲学家选择接受决定论。但决定论也会带来道德责任问题。譬如A扔了一块石头,砸死了B,那么是否责怪石头?当然不应该责怪石头,因为其没有自由意志。道德责任的前提是自由意志,即没有自由意志就没有道德责任。一种对决定论的反驳是懒人难题。假设你要交论文了,而世界是决定论的,你要么拿A要么不拿A。如果你注定拿A,你写或者不写论文,都会拿A;如果你注定不会拿A,你写或者不写论文,都不会拿A。因此根据决定论,写不写论文是没有意义的。这个论证结论明显是有问题的,然而其论证形式是有效的。决定论会回应说:不写论文和拿A是co-fated。


如何从理论上应对决定论呢?斯多葛主义者认为自由意志和决定论是可兼容的。外部原因(external cause)经过大脑从而导致行动,外部原因可以给人留下印象(impression),譬如我要吃梨或者吃苹果了,印象不会直接导致行动(action),大脑中还有理性同意(rational assent)。有了理性同意,人才会形成做某事的冲动(impulse),发生行动。斯多葛主义者认为理性同意超出了因果链,且这一部分来源于我自己,某种意义上是自由的。这种理论存在的问题是:斯多葛主义者们认为自由的「理性同意」也是被其他东西决定的,「自由意志」的定义实际上被修改了。


前面提到的物理决定论中的物理定律指的是牛顿定律,是针对宏观物体的;而量子力学涉猎的范围是亚原子粒子(譬如电子、质子、中子)。亚原子粒子的运动轨迹(譬如位置、速度)是无法给出确定描述的,只能通过概率分布描述。再譬如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所需时间是固定的,最后是否衰变如同上帝掷骰子,我们是不确定的。那么微观世界如何影响到宏观世界呢?「薛定谔的猫」将微观物质在观测后是粒子还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观的猫联系起来。这个思想实验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衰变,扳动开关打碎毒气瓶,从而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这说明了:宏观物体的状态也有可能是不确定的,外界的因果链无法侵入这个盒子。「猫是否活着」不可能在宇宙初始被决定,恰恰相反,这个事情完全随机,因此决定论是错的。这个实验跳出了因果决定论,说明亚原子粒子的运动遵循概率分布,是不被决定的。假设我们的大脑也有亚原子粒子构成,则我们大脑引发的行为也没有被提前决定。但这个理论是存在问题的,亚原子本身的行为跳出因果决定论,不代表一大堆亚原子粒子结合在一起也能跳出决定论,即一个组分与其构成总体的性质可能不同。即使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不确定性能否就代表自由意志?不确定依然很难说是自己本身决定的。


康德也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根据康德的认识论:世界分为现象界和本体界,前者是我们可以认识到的;后者是我们不能认识到的。后者向前者提供被认识的质料;前者通过我们的感觉和先天认识把质料加工成符合我们认识形式的样子,于是有了时间、空间和因果性。关于自由意志问题,可以做这样的解读:现象界是被决定的,我们一部分在现象界,譬如身体,其背后有本体,即物自体,是自由的。本体界为我们的自由留下了空间,也为道德留下了空间。但是我们怎么知道物自体是自由的,既然它不被我们见到,不被我们认识到?事实上,「人类自由是道德存在的前提」是康德的假设,我们很有理由相信物自体是自由的,因为我们关于决定论的观念完全来自于现象界,而现象界的决定性源自于先天认识形式。


思维导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