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次范式转变和三个世界理论:心灵哲学及其前沿问题

 寒树2018 2019-03-06
心灵哲学及其前沿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用语,即形而上学,为后来所说的哲学。
他把知识分成三类:
理论科学:包括第一哲学、第二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数学。
实践科学:指政治学、伦理学和理财学。
创作科学:指各种工艺技术及音乐、医学等。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胡塞尔的《第一哲学》

一、心灵哲学概况
1.何谓心灵哲学
心灵哲学是在哲学的分化过程中产生的以各种心理现象及其本质、心理与物理的关系为对象的哲学分支学抖。
Philosophy of Mind。在西文中,除了以心灵哲学这样的术语表示对心理现象作哲学探讨的这门分支以外,还有称之为哲学心理学(Philosophical Psychology)和心理学哲学(Philosophy of Psychology)的。这两个概念与“心灵哲学”一词大同小异。

(1)学科基础
三个基础:心灵学、心理学、哲学

心灵学spirituality
定义:心灵学是研究人类生活中发生的超出常规,而又不能用科学知识加以解释的一些精神现象的学科,又称心灵研究。
心灵学于19世纪后期首先在英国和美国出现,此后曾在欧洲风行一时。自20世纪30年代起普遍称其为“超心理学”。
主要观点:人类具有一种潜在的能力,它可以不通过正常的感官渠道而感知世界。 
研究对象:一类是有关生物体在认识上的超常现象,即“超感官知觉”;另一类是生物体不经物理媒介而作用于物质的现象,即“心灵施动”。
1848年,美国的Margaret Fox和其妹妹的心灵感应的事例就是现代唯灵论的一次实践实例. 灵魂交流现象的早期支持者包括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美国新闻工作者赫莱斯.格里利,英国科学家华莱士和威廉.克鲁克斯等。

(2)心灵哲学研究方向
西方哲学处理这个问题时有两个方向:
物理主义,他们肯定只有身体和行为才是最真实的,思想与情感等东西都是由物理性质的身体所形成,如大脑的电子脉冲,肌肉的化学反应等物理现象会形成我们各种思考和情感反应。总之,所谓一个人就是大脑加身体加神经系统。
理想主义(或译「观念论」)肯定精神多于物质,由于我们所见的物质、身体、他人的身体、和一切经验到的,都可能是假的,因为都是经由我们的心灵所反映给我们知道的。 
* 西方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的怀疑论,我们感官所知的一切都不一定是真的,都可能是假的,只有「我思故我在」才是最真实的。这才是哲学的起点。
巴克莱的唯心主义——英国大主教、洛克思想继承人,巴克莱认为所有事物都是在心灵上存在的。 
*莱布尼兹:单子论。真正是理想主义者。

“本体论变革”
最近三、四十年,心灵哲学作为哲学的一大分支,倍受哲学家的关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并且,该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所谓的“本体论变革”。这一变革,共同的目的是批判、颠覆常识的心身观和潜藏在大多数并未超越笛卡尔的思想

2.心灵哲学的特征与内容
在长期的演化发展中,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心灵哲学形成了它的一些具有独特的提问方式和意蕴的、相对稳定的问题和问题域。

(1)本体论问题——心身或心物问题,即心理的东西(the mental)的本质以及与身体的相互关系问题。具体地说,它包含这样一些子问题:
  • 人有没有“心”(mind),有没有民众心理学所说相信、愿望、思维、情绪、意志等?
  • 如果有,它们的结构、形态和本质是什么?是独立存在的实体、现象,还是可还原为物理实在、现象的东西?
  • 心理的东西与生理的东西之间是什么关系?能否相互作用?如果能,怎样相互作用? 
  • 心灵、心理的东西在肉体死亡之后能否续存?
(2)认识论问题,有两个特别令人困惑的子问题。
①他心知问题
②内省与自我意识问题
(3)语义学问题,即日常心理概念的意义问题。
(4)心理现象学问题,即诸心理现象的分类、表现形式与本质问题。
(5)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问题。

3.心灵认知范式的三次转换
库恩提出“范式”概念
这里所谓范式(paradigm)是指一种由诸多概念、假设、方法构成的框架,在此框架里,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从事其研究。因此,范式有两层含义:一是从本体论上讲,在每一个范式内,人们拥有共同的、基本的信念、价值。二是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他们会利用同一理论模型或说明框架去解决问题。
就心灵认知来讲,自近代以来,一共发生三次范式转换,即笛卡儿范式、行为主义范式、公开理论范式。
(1)笛卡尔范式
(2)行为主义范式
(3)公开理论范式
* 笛卡尔范式虽然不能合理解释他心知问题,但较好地解决了自我认知问题。
                                            ——心灵是私密的。
* 行为主义范式虽然较好地解决了他心知问题,但又不能解释自我认知的一些特性。 
                                                  ——心灵是公开的。
于是人们渴望能有一种新的范式可以集二者之长,公开理论范式于是应运而生。

其倡导者有维特根斯坦、赖尔、戴维森、赖特等人,其主要观点是:他们认为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新知识,而是澄清问题,这主要是通过语言分析来进行的。
经过分析,他们否认了实体的心的存在,认为世界是一元的,但我们却可以以物理、精神的两套语言去描述它。由于两者意义不同,因而不能互译。

K·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
波普认为:我们所生活的宇宙是多次进化的产物,其性质多种多样,但这不妨碍我们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或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或“世界l”即物理世界
“第二世界”或“世界2”即主观精神世界
“第三世界”或“世界3,是客观精神世界的实在,包括一切见诸于客观物质的精神产品。

“世界3”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
一是以人脑以外的物质基质如书本、电影、声波、磁带、建筑物、绘画、雕塑、石窟等表现出来的精神产品;
二是储存于人脑记忆沟回中的概念、知识等。记亿中的信息之所以也算世界3,是因为主观精神编码于特殊的物质即人脑之中;(迷途metoo以为这部分应该纳入“世界2,主观精神世界”)
三是“潜在的世界3对象”或“未具体化的世界3对象”,即未被人们发现或认识的、潜在地存在的“世界3”。

==================================================================
迷途metoo以为:“世界2和世界3可以理解为精神的共性和个性,或共相和殊相。
共性或共相精神在精神的世界里是可以持续长存的,即是客观的,不因精神个体的消亡而消失;而个性的或殊相的精神在精神的世界里只能存在一段时间,随着精神个体的消亡而消失,即是主观的。因此“二是储存于人脑记忆沟回中的概念、知识等”应该纳入“世界2,主观精神世界”的范畴
作为主观精神世界的精神个人,应该致力于两件事情:
一是改造物理世界,
二是创造客观的精神世界。
即作为主观的幻灭的精神个体)应该在“世界1”和“世界3”中留下“持续长存的”、“代表自身精神烙印”的东西:
在“物理世界”中留下特殊的生命痕迹,
在“客观精神世界”里留下自我思想的作品。
==================================================================

二、心灵哲学的前沿问题

(一)心灵哲学基本问题:身心关系论

原始形态:灵魂与肉体的关系问题。在原始社会和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它通常被称之为灵魂与肉体的关系问题(“灵魂”一词在特定的意义上继续被一些人所使用)。
迷茫形态:多元取向——受二元论影响
随着人们对心理现象和物质属性的认识的扩展,心身问题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
(1)心理现象与精神实体的关系问题,即心理现象与支撑它们的基质(精神实体)的关系问题;
(2)人的物质属性与物质实体的关系问题,即人的物质属性与支撑它们的基质的关系问题。
(3)心理现象、属性与物理现象、属性关系问题
(4)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的关系问题
明朗形态:心理与生理或心理与物理的关系问题
随着认识德深化和发展,灵魂之类的神秘观念逐渐被淘汰,到了18世纪以后,心身问题更多地是以心理与生理或心理与物理的关系问题等浓缩而简约的形式表现出来。
科学形态:心脑关系问题
20世纪以后,脑科学等自然科学前沿科学向人们暴露了关于大脑这一“黑箱”的较多的秘密。加之人们日益清楚地意识到心身问题的焦点在大脑,身问题研究的范围就主要集中到脑问题上来了。
1.一元论(物理主义)
持分析行为主义立场的主要是赖尔、维特根斯坦和马尔科姆等。下面分别予以简要的分析。
观点:心理的概念可分析为关于行为的概念
分析行为主义主要内容是批判二元论
作为实体的心灵及其活动之类是语言的误用是人杜撰、虚构出来的,而不是真实
存在的。
2.二元论
(1)实体二元论 笛卡尔
(2)属性二元论
这种形式的二元论不同于前述实体二元论的地方在于:它否认非物质的精神实体的存在,否认有两种二元异质、互不相干的实体,只承认一种实体,那就是物质实体的存在。因此属性二元论有背叛、否定实体二元论的地方。但是另一方面,它承认有非物质的、不能还原、归结或等同于物理属性的心理属性的存在,也就是说在世界上尤其是在人身上存在着物理和心理这样两种独立的、不能相互归结和还原的二元属性。与此相应心理概念与物理概念、对人的心理学解释和物理学解释也是不能相互归结的,而都有自己的独立价值和自主性。
斯特劳森的“人论”。/普特南的功能主义。
3.多元论
K·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波普认为:我们所生活的宇宙是多次进化的产物,其性质多种多样,但这不妨碍我们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或三个世界。
“第一世界”或“世界l”即物理世界
“第二世界”或“世界2”即主观精神世界
“第三世界”或“世界3,是客观精神世界的实在,包括一切见诸于客观物质的精神产品,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以人脑以外的物质基质如书本、声波、磁带、建筑物、绘画、雕塑、石窟等表现出来的精神产品;二是储存于人脑记忆沟回中的概念、知识等。记亿中的信息之所以也算世界3,是因为主观精神编码于特殊的物质即人脑之中,三是“潜在的世界3对象”或“未具体化的世界3对象”,即未被人们发现或认识的、潜在地存在的“世界3”。

(二)“他心知”何以可能

心灵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就是如何得到关于有意识、有理智的心灵及其内在活动和状态的知识的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就是他心知问题;如果我们相信“我”以外有他心,那么如何予以证明?或者说我们能否认识自己以外的他心、他人的心理活动、状态、过程和事件?如能认识,是怎样认识的?其基础、根据、性质和过程等是什么?也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何确定自己以外的某东西——异己的造物、复杂的机器人、有社会能力的计算机或他人——是不是社会的、有感情的、有意识的存在?如何判断一种无意识的自动机,它的行为是由不同于真正的心理状态的某种东西引起的?怎样把这种行为与人的行为区别开来?
第二,就是所谓的内省与自我意识的问题:有意识的存在怎样得到关于自己的感觉、情感、信念、愿望乃至自我、心灵?如果有心灵的话)等的直接的知识?这种知识如何可能?这种知识有什么价值?
这两类问题在古代哲学中就已萌芽,近代的笛卡尔、洛克、休漠等不仅使其明确和具体,而且还提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现代西方心灵哲学以这些认识为基础,对之进行了较为深入全而的探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许许多多、别具一格的理论。
1.民众心理学印证他心知的可能
(1)他心知的途径:言语和行为
我们由于看到一造物的行为包括他的言语行为,才断定他是有意识的、能思的造物,即是另一个心灵。例如从他人身体的伤害和呻吟中,我们能推断:他处在痛苦中;从微笑或笑声里,我们能推断:他很兴奋;从对环境的复杂的、适当的处理,我们可以推断:他有什么愿望、意图和信念;从这样和那样的事实特别是言语活动,我们可推论造物所具有的理智能力。
(2)他心知的模式:解释和预言
这种常见的说明他心存在、推断他人内在的心理状态、过程和事件的模式就是民众心理学的模式。它由一些说明行为的理由、预言行为的根据的原则所构成,亦即有一原则网络。这些原则把心理状态相互联系起来,把心理状态与环境、与行为联系起来。这种理论与其他理论相比,有一特点,即为大多数人所特有,是他们解释和预言人类的行为的工具。但有什么理由相信它对不可观察的状态和性质的说明与预言呢?与相信其他理论的理由相同:它的解释和预言常常是成功的。
(3)他心知的依据:心灵与行为的对应关系
哲学是注定要超越常识的。一当我们反思民众心理学的常识说明模式时,特别是当我们问:有什么根据和论证可以证明上面所说纳那类推论时,问题就出现了。
从某类行为的发生推理某类隐藏的心理状态的发生。这就是假定:在它们之间有普遍的、一一对应的联系,亦即肯定了这种形式的联系:“如果B类行为由任何造物做出了,那么在通常情况下,S类心理状态就发生了。”这种关于心理行为的联系的概括具有下述经验概括的标准形式:“如果雷一样的声音出现了,那么在天空的某处通常就有闪电出现。”其证明也是相同的:即根据过去经验到的现象的有规则的联系。

2.他心知的怀疑论和唯我论
(1)行为不等于心灵
但是一个人在自己身上所经验到的心理一行为联系怎么能证明也适用于他人呢?一个人所能观察到的他人身上的联系仅只是联系的一半,即身体的行为,而心理状态是不可能为他人观察到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能得到所需的经验根据。雷声与闪电都是可经验到的,因而推理的有效性可以诉诸经验予以证明,而这里无法得到这样的证明,因为对他人,我们只知道他的行为,而不知道他的内在心理状态。因此从经验上说,人们没有可靠的根据去证明从行为到心理状态的推论,即没有办法证明根据行为所推论出的关于他心的状态的知识的合理性,也可以说没有确实可靠的理由相信他人也有心理状态?
(2)行为不对应心灵
另外,民众心理学承认心理与行为的分离,即不把它们等同,而且认为两者不是必然地联系在一起的。既然如此,便有这种可能,即没有一个而有另一个,如有行为而没有心理是完全可能的。即使有与行为相联系的心理,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理解他人关于他心的报告、命题呢?唯一的办法是从自己出发去理解。如要理解他人的疼痛概念,不得不从自己的疼痛出发。而任何人设法把别人说的疼与自己的加以比较,因此从根本上说,人是没有办法确切知道、理解他人的疼痛的。
这就是他心知问题上的怀疑论论证。它不合常理甚至不符合事实,但强而有力,很难驳倒,因为对他心的信念依赖于根据行为的推论,而这种推论需要对一般造物的抽象概括,而这种概括又只能通过造物的一般经验予以证明。
(3)自心不代表他心
但在这里,人只能得到关于自身情况的经验,对他人的内心没有确切的知识,因此一般的概括进而对他心的推论便是不可能的。这是他心知问题上的最大的难题。
他心知问题上的怀疑论论证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怀疑论,即它只是怀疑有他心的存在、怀疑能认识他心或得到关于他心的确切知识的可能性(如果有他心的话)。它肯定个人自己的心灵及其状态的存在,承认能得到关于自我的知识。在这个意义上,他心知怀疑论实际上是一种准我论。另外,从逻辑上说也是如此。因为它主张:既然一切经验知识部可通过分析,归结为对于感觉内容的关系的知识,同时还主张:一个人的整个感觉过程是为他自己所私有的,那么在逻辑上就必然得向唯我论,即主张除了他自己以外,没有其他人存在,或没有充分可靠的理由假定他人、他心存在,即使存在也没法予以认识。
应当注意:在当代西方的他心知问题探讨中,几乎没有人自称是怀疑论者或唯我论者,相反,大多数人都是以克服他心知问题上的怀疑论为目的和出发点的,试图对关于他心的知识这一事买作出哲学的说明和论证。为此,他们往往事先设想有怀疑论或唯我论这样的屏障。因此怀疑论不象其他理论那样有倡导者和支特者,而只是作为人们探讨他心知问题的时候设想的靶子而存在的。

3.行为主义:认识他心=认识他人的行为倾向
在行为主义看来,他心切问题上的怀疑主义的一个错误根源是把心理与行为分离开来,以为在外部行为之内还有一个内在的、隐秘的、与他人隔离的心理世界。由于心理以及它与行为的联系不在公开的可观察的范围之内,因此自然导致了怀疑主义。心理与行为之间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即不具有通常所说的那种关系,而本身就是同一的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对他心知问题似乎就可能找到一种更好的解决办法。
行为主义有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和哲学的行为主义之别,因此我们分开来考察它们关于他心切问题的思想。

1.心理学行为主义
认为:如果说人的心理是存在的话,那么作为科学的对象,它一定是客观的、可观察的行为,充其量是一种高级的行为。心理主义术语如“意识”、“思维”、“痛苦”、“愉快”等如果正确地使用的话,指的就是人的一种内隐的行为。因此在行为主义那里,他心知问题也就是如何知道他人的内隐行为的问题。他们反对内省的和类比推论的有效性,试图提供关于这些内隐行为的客观证据,如在他人思维时记录喉、舌的运动,这些测量揭示了被测试者在思维时有关部位的微弱运动。
其次,行为可以分解为刺激——反应的单元,而刺激相反应都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反应是有规律地在环境中完成的某种结果,而不是肌肉成分的集合。刺激有单个的、简单的刺激,也有“刺激情境”,它可被分解为组成它的各个特殊的刺激。因此,只要同有机体的环境联系起来,通过把整个刺激和反应的复合体分析为组成它们的刺激元素和片断,就可能发现行为的特殊规律,从而像认识物理学的对象如原子、电子等一样认识他人的行为,最终获得象物理学知识一样的、关于“他心”的客观知识。
2.哲学行为主义
认为:“心理事件”之类的概念是从实际和可能的行为事件中抽象出的逻辑构造,就象数目o、1、2等是从具体的事物中构造出来的抽象概念一样。因此心理语词或概念指称的并不是行为之外的特殊实在的特殊属性或事件,而就是行为本身。由之所决定,这些概念应根据行为加以分析和定义。
不同的哲学行为主义者有不同的看法,哲学行为主义本身不是一个学派,而只是一种体现在许多哲学派别中的理论和方法论倾向,因此对他心知问题的看法尽管有共通之处,也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这里主要分析赖尔的看法,至于其他人如维特根斯坦等的看法在后面再具体予以讨论。
(1)知我心即知他心。赖尔说明了他心知问题的性质,认为认识他心并无什么特殊之处,与认识自己在性质上并无差别。如果说有区别的话,两种认识也只有程度上的差别。既然我们每个人能认识我们自己,那么也能认识别人。
(2)心灵即行为倾向。为什么没有阻挡我们认识他心的屏障呢?这主要是因为作为对象的他心不是二元论、唯我论所说的幽灵般的另一世界,而就是行为或行为倾向。谈论一个人的心,不是谈论非物质的心灵,而是谈论他的行为倾向。这里的行为是广义的,包括人的言语行为。正是由于有言语行为这种行为,我们才有认识他心的便捷之路。
(3)认识心灵与认识物理过程相同。既然心理活动和状态如思考、判断、命题等实际上就是行为倾向,或者形象地说就是“内心的独白或言语”,就是“说者与听者之间的社交性交谈”,那么认识他心的形式、过程和方法也就与认识其他物理过程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借助于眼睛的观察、耳朵的倾听,就能认识它们。我通过观看这个棋手与别的棋手的对弈而评价他的技能和策略,我通过批改我的学生的作业,注意听取他的申辩和他与别人的谈话,将他的行为举止与别人作比较,便可以得知他是懒散的、野心勃勃的和聪明机智的。
在认识他心时,有这样的情况,即有些人伪装、欺骗,因而使他们的心境、品质难以捉摸,如有的伪君子装出像悔过的样子,采取真正悔过的人助手势、语调和行为。这种心况尽管难以认识,但不是没法认识的、因为我们也有识别真伪、戳穿欺骗的方法,这就是对行为的反复观察和认真比较。总之,通过人的外部反应,我们是可以认识他人的心及其特定的心理状态、事件这样的特殊行为倾向的。
与唯我论相对立的极端是行为主义。它把心理与行为等同起来,试图根据对行为的认识去认识心理。但行为主义与难我论也有相似性,即都假定:第一人称现在时态的心理陈述是可通过自我观察而得到检验的。

(三)“自心知”的途径与困境

自从笛卡尔和洛克建立了传统的内省和自我意识理论之后,内省作为自我认识的形式,在西方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的历史中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首先在传统理论统治了两百多年之后,随着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崛起,内省失去了昔日的地位,不是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就是被认为是主观的、随意的因而不是科学的、客观的认识形式。在当代,由于认知心理学等有关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行为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衰落,与内在心理过程、特别是高级复杂的心理过程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相呼应,内省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当然,在这总的肯定的趋势中又充满着唇枪舌战,贯穿着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环节。
1.传统的内省和自我意识理论
在考察当代心灵哲学的有关观点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笛卡尔、洛克等人所提出的内省和自我意识理论。
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口号标志着人类对自己身上的一个不同于外部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内在世界的确认。从此人们把目光转向主体自身。在不断重复“认识自己”这一口号的过程中进行着艰难的自我认识。
以人类这种自我认识的实践为基础,笛卡尔和洛克便建立了关于自我认识的完整而又系统的理论。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部是可以怀疑的,但“我怀疑”“我思维”本身除外。思维(广义的思维包括感觉、情感等一切心理现象)是最可靠、最确定的对象。人们有许多认识它的形式,如直觉认识它的“存在”的本质规定性,即是说通过对“思”本身的直觉,它认识了它和它的主体(即我;精神=灵魂=心灵)的存在。通过自我意识,人可以认识“我”的具体的心理内容。
所谓内省就是对心理活动的注意和知觉,因此也可以称之为内知觉。内省象外感觉一样,依赖于一定的感官,当然不是眼、耳等感官,而是所谓的“内感官”。内省的进行也有一个过程,即当人们在有心理活动的时候,人自己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注意、反观自照,便有了对这些活动的认识。
从笛卡尔和洛克的上述论述,我们不难发现:内省、直觉、自我意识等自我认识形式有如下不同于外部认识形式的特点。
第一,我们对外界的知觉总是以感觉、观念或某种形式的印象为中介的,外界只是间接地、不真实地为人所知。然而,我们由内省而得的知识是直接的。
第二,由于对心理的认识是直接的,因此内省是不可错的。一当人们考察自己心灵的状态,表象与实在的区别完全消失了。因此,一个人对自己心理状态的内省判断是不会错的。

2.行为主义和实证主义论自我认识
行为主义和实证主义对传统的内省理论提出了深刻、有力的批判,有的彻底予以否定,有的根据行为主义重新予以定义和解释,赋予它以新的内涵。
(1)行为主义心理学论内省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内省不是认识心理现象的可靠的、客观的方法,不是心理学的科学方法。
J·B·华生说: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纯客观实验的一个分支。其理论的目的就是预见和控制行为。内省并非其方法的本质因素。
后来他抛弃了意识概念,认为:行为主义不关心它们,在现代天文学抛弃占星术、现代化学抛弃炼丹术的意义上,现代心理学也抛弃意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概念是没有根据的、是不科学的。他否认内省是认识心理(实即行为)的方法的主张是基于如下理由:第一,内省在过去作为一种方法已造成丁许多无法消除的混乱。其次,研究动物的心理的科学家不用内省法,照样可以认识动物的心理。第三,内省不精确、不客观,有主观随意性。
1915年,A·M·琼斯在《心理学方法》一文中认为:内省是普通认识的一种形式。这一规定与他对意识的理解密切相关。所谓意识就是生理机制即人类个体的属性或机能,是在外界刺激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脑的状态和特征性行为。它同样可为人自己所认识,即通过内省加以认识。
E·c·托尔曼1922年发表的《行为主义的新公式》也不满华生的行为主义对内省的态度。他认为,内省不能排除,因为它也是一种行为动作,这种行为动作是一种更明显的行为方式的替代物,是人们认识自己在外界刺激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动作的方式。
K·拉什利也认为:内在心理过程、意识事件是不能否认的,但主观认识是支离破碎的、歪曲分析。行为主义则有可能提供对同样数据的一种更接近完美的分析。因此它提供对问题的一种更接近合理的解决,并把内省降到次要地位作为科学方法反常的一个例子。
B·F·斯金纳的工作几乎全是实验,他不满意于内省论心理学并希望使心理学与自然实验科学结成联盟。他的后期著作表明他坚信心理学就是行为科学,心理学这门科学象所有科学一样是为了建立秩序和实施控制。它根本不需要所谓诸如意向、欲望或思想之类的内在原因。因此,内省在行为科学中并无举足轻重的地位。

3.内省的等同论解释与可错性问题
当今,一些有科学主义倾向的哲学家,试图根据已有的科学原则、实验材料说明内省的机制与过程,提出了一些引人入胜的见解。但由于他们所理解的内省对象实际上是可还原为生理、物理过程的心理过程,而不是非物质的过程,因此他们对内省的说明也打上了还原论、等同论的烙印。
斯马特、阿姆斯特朗等人认为:内省是大脑的自我扫描过程。
M·邦格反对心灵主义的下述看法:即自我意识是对内心的探视,主张对包括内省、自我意识在内的一切现象作心理生物学说明,或者根据心理生物学重新定义这些概念。
K·塞耶尔认为:人类主体有不同的认识域,如知觉和不同形式的推理域,它们是主体的另一不同于他们所认识的外部对象的对象。用控制论的术语来说,自我认识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亦即当主体在思维、推理、感觉时,一方面加工、输出信息。另一方面将自身活动的状态、特点的信息反馈出来,使另一域的活动认识到了,这样人们就得到了对思维、感觉等内心状态的自我认识。
阿姆斯特朗认为,通过对内省的过程的分析,内省是可错的。因为正如扫描仪器可能出问题、提供错误的、不真实的报告一样,内省是一个依赖于许多机构,经过较复杂环节的过程,因此中途可能发生故障,报告也可能不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